首页 理论教育 河东民俗:神灵崇拜的起源和心理寄托

河东民俗:神灵崇拜的起源和心理寄托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神灵崇拜起源于原始社会,当时人们面对自然界的种种现象不能做出合理解释,产生恐惧,于是幻想出超自然的神灵,作为心理寄托进行崇拜。人们希望通过对神灵的崇拜,借助神灵的力量获得庇佑、帮助和解脱,使得心理上获得慰藉,精神上赢得胜利。在河东区域内,过去人们崇拜的神灵主要包括神、圣、灵魂和灵物等。祖先崇拜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灵魂崇拜。

河东民俗:神灵崇拜的起源和心理寄托

神灵崇拜起源于原始社会,当时人们面对自然界的种种现象不能做出合理解释,产生恐惧,于是幻想出超自然的神灵,作为心理寄托进行崇拜。人们希望通过对神灵的崇拜,借助神灵的力量获得庇佑、帮助和解脱,使得心理上获得慰藉,精神上赢得胜利。

在河东区域内,过去人们崇拜的神灵主要包括神、圣、灵魂和灵物等。

【神仙圣人都崇拜】

在河东区域内,人们信仰的神与圣和我国大多数地方差不多,既包括各种宗教里的神,也有天地万物幻化的自然神以及神话传说中的神,还包括半人半神的圣人。

自古以来,天神被人们认为是最大的神,被称作老天爷、黄天神。民间认为天神居住在天上,高高在上,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当人们遇到好事喜事,要通过敬天神来表示感谢和崇敬;当人们遇到困难、苦难或者不幸时,就要向老天爷祈求帮助或者控诉不公。到现在,农村一些年纪大的妇女有时还习惯扯着长腔哭诉:俺那个黄天神(俺那个老天爷)啊,你说俺可怎么办啊。

民间有时也把玉皇大帝等同于天神。春节敬天地,据说就是敬天神玉皇大帝;旧时遇上大旱,老百姓常会组织敬天活动,祈求玉皇大帝帮忙。敬天求雨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甚至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河东也还有一些农村在天旱时自发组织相关活动。

旧时在河东,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神”还有灶神、土地神、财神、观世音菩萨、雹神、汤神、雷公等。灶神俗称“灶王爷”“灶君老爷”,负责管理人间烟火,只要是平时家里生火做饭的人家就受他管辖,因而他是家家都供奉的神灵。河东人有经商做生意的传统,加上过去河东人普遍贫穷,迫切渴望改变现状,故而财神也是河东民间普遍信仰的神。

古代传说中,土地神为地方行政神,掌管死者的户籍,保护乡里安宁,又被称为土地老爷,土地老爷的配偶被称为“土地奶奶”。即使到了现在,多数村庄也都还保留着土地庙,供奉着土地老爷,但庙一般很小,有的就是简单用水泥砌一个半米高的场所,有的干脆倒扣一口瓷缸算作土地庙。农村有人去世后,其儿孙们要披麻戴孝到土地庙送汤,祭祀土地老爷,据说目的是让土地老爷关照逝去的人。

观音菩萨又称观世音菩萨。旧时,河东民间信仰观世音菩萨的较多,有的还在家里供奉。民间传说观世音菩萨能救苦救难、普度众生。过去年画上也画有观世音,怀抱婴儿坐在莲花台上。那些希望家里添丁的就会请张这种年画贴在家里,因而观音菩萨又被称作送子观音。

白塔街雹神庙

雹神在河东民间被称为“魃子老爷”。旧时每到春夏之交,河东这一片区域常会降下冰雹,给农业生产带来灾害。古代的灾害不说,20世纪50年代以来,据《临沂市志》记载,河东区域内就曾多次发生过严重的雹灾,如1954年5月29日,由汤头经常旺至莒南一带降冰雹,星移庄、北官庄、新庄等小麦全被砸光。1969年5月9日,由费县经半程、大桥、朝沂、独树头、东冷庄、黑墩屯、旦彰街一带降冰雹,农作物受灾严重。1976年7月21至22日,册山、塘崖、太平、王桥等地遭风雹,农作物、房屋受损严重。1979年6月9日,李官、汤头、册山等地降冰雹,4.85万亩(1亩合666.7平方米)农作物受灾。1982年6月17日,降雹40分钟,受灾作物16.6万亩,其中郑旺公社36个村受灾4.3万亩,绝产1.1万亩。1983年5月20日,风雨冰雹在郑旺公社持续1个多小时,受灾作物3万余亩。1988年6月1日,半程、李官、枣沟头、汤头、太平、相公、重沟共7个乡镇遭冰雹,总损失达600余万元。

旧时,人们总认为雹神在左右这一切。每到下冰雹的时候,一些老年人会嘴里默念“魃子老爷行行好,求您快往东山上跑”,祈祷“魃子老爷”别带来灾害。河东民间有很多关于雹神的传说,太平就有一座雹神庙,据说各地的雹神庙很多,唯有这一处最为灵验,至今香火不断。

汤神是旧时河东汤头一带人们敬奉的神仙。每到清明期间前来祭拜“汤神”以及“下汤”的人特别多,加上此时汤头街要逢三天的“大会”,往往人山人海。到民国时期,这里还存有一处灵泉寺,据临沂县志记载,位于“汤泉之左,金大定四年僧静觉建”,寺里供奉着“汤神”。

雷公常被看作是正义的化身。过去有人偶尔被闪电击中,河东民间就都传是被雷劈了。被“劈”死的人要么是生前做了很多恶事,伤天害理,十恶不赦;要么就是有妖魔鬼怪藏在他身上,老天要收服或惩处妖怪,就连这个人一起“劈”了。至于被闪电击中却没被“劈”死的人,则是他的恶行还不够,老天爷在给他一些警告。如果家里的孩子不孝顺,或者对父母不敬,当父母的也会骂道:打雷你不害怕吗。至于对那些让自己遭遇巨大不公的人,老百姓则习惯咒骂他“早晚让老天爷劈了”,以发泄心头之恨。这些当然都是迷信,是人们缺乏常识,对雷电不理解、不明白的产物。

旧时,河东人还相信门有门神、井有井神、碓有碓神、树有树神,有管冻疮的疮神、管瘟疫的瘟神、管山的山神、管河的河神,八仙扶贫济困,鲁班祖师爷保佑木匠,太上老君保佑铁匠,等等。此外,河东人崇尚礼义,追慕先贤,对尧舜禹天地水“三官”、孔圣人、关圣人等也都祭祀、尊敬。由于春秋时期河东区域长时间处在鲁国的统治下,长期浸润浓郁的儒家思想,据说孔子七十二贤徒中临沂籍就有十三人,人们十分崇敬孔圣人,并尊敬他的贤徒。在河东区域内,人们骂谁家的孩子没有教养,至今还习惯说他家是圣人没走到的地方,是圣人没教导过的。(www.xing528.com)

【灵魂也能降福灾】

过去,人们普遍相信人有灵魂,认为人活着的时候,魂住在身体里;人死了以后,灵魂出窍,变成鬼魂。人们还认为,鬼魂有降福和施祸的能力,对其必须小心谨慎、礼遇尊敬。

祖先崇拜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灵魂崇拜。人们相信祖先虽然已经去世,但祖先的灵魂会永远存在。过去大户人家、大的宗族,会建家庙供奉自己祖先的灵位。重大节日,家族的长辈还会在家庙里当着祖先的灵位对年轻人进行家族教育,讲光辉家史,讲族训家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各种“破四旧”、破除迷信运动的开展,过去很多大户人家的家庙都已不复存在。

河东人在过年、清明节、七月十五、冬至以及娶媳嫁女、结婚生子时,都要上坟祭祖,以示对祖先的重视。在河东,喜坟通常要在午饭前上,其他的过了午进行,清明节则一般要提前一天或者当天一大早给祖坟添土。上坟前,先要“打纸”,即把上坟用的草纸铺在地上,用“纸什子”(一个圆木棒,末端刻有方孔铜钱印)在草纸上“打印”,就等于印上了钱,烧掉草纸后,鬼魂就可以拿到钱花。现在还有人用大额的人民币在纸上按一遍,也算是打了“印”。这时候就会有人说,不知道在那边用不用这种钱,立马旁边也会有人说,过去这边用铜钱那边就用铜钱,现在这边用人民币那边肯定也认人民币啊。一群人便会哈哈大笑起来。市场上也有卖冥币的,但河东人很少买冥币祭祀祖先。

过去上坟只能由男人参与,现如今在清明节、中元节等节日也有女人到坟上去烧纸、祭奠先人的,可见随着社会的进步,过去的很多禁忌都在改变。上坟时,每个坟顶上要压上提前裁好的草纸,叫压坟头。然后每个祖先的坟前都要放上一份草纸,但多少并不一样,往往三代以内先人的坟前要多放。过去夭折的孩子被称作是“不成旗号的”,埋掉后不会堆坟头,但烧纸时也会放上一份。烧纸放鞭炮之后,还要给祖先们磕头,年纪大的人通常先作揖,然后再磕。这之后,整个上坟流程才算完成。

除了建家庙、上祖坟,过去在河东区域内,人们对鬼魂的信仰还表现在其他很多方面,比如在丧葬礼仪式举行过程中,有一种被鬼魂附了身的说法,大都是某人突然神志不清,被救起后则模仿逝者生前的声音和动作。人们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这个人“八字”软,被逝者的鬼魂给“治”了,被“附”了身。当然这些都是迷信的说法,科学的解释应该是因为过度悲伤或受到惊吓,造成情绪波动大而产生幻觉或精神暂时失常。

叫魂”一说也和灵魂崇拜有关。过去,农村有胆小的孩子受到惊吓后会出现精神不振、迷糊嗜睡的情况,人们就认为是吓掉了魂,需要给孩子叫魂。一种办法是“嘟喽嘟喽”,即让孩子平躺着,由家里的老人端一碗清水,里面放七根刺槐树上长出的圪针,含一口水后发出“嘟喽嘟喽”的声音,经过“丢了魂”的小孩的全身,据说这样就能把魂叫回来。再一种办法是家里人领着“丢了魂”的孩子到大街小巷,最好是到吓掉魂的地方,一边走一边喊着这个孩子的小名,说“某某,听到了吗,回来吧”,这个孩子要回答“听到了,回来了”。如此反复走上几趟,民间认为这样就能把孩子的魂找回来。

由于迷信鬼魂,过去人们在遇到一些不正常的自然现象时,也都认为是鬼魂所为,比如晚上走夜路遇到磷火,就认为是鬼火,传说遇到鬼火要倒穿着鞋跑才能摆脱。还有一些喝醉酒的人迷了路,就说是让鬼给迷住了;某某人上吊自杀是受了吊死鬼的诱骗,等等。当然,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文明进步,今天的人们听到这些传言大都一笑了之,当成笑话

【万物有灵多“担待”】

过去,在河东人的眼里,任何动植物甚至石头瓦块都可能成为灵物。流传最广的是狐狸精和黄老鼠精(黄鼠狼),据说狐狸和黄老鼠久经年月就会修炼成人形,被尊称为“胡大仙”“黄大仙”。“胡大仙”“黄大仙”喜欢住在破庙里或古树洞里,这些地方常年会有人来烧香跪拜。如果一个人对“胡大仙”“黄大仙”不敬或者其他原因得罪了它们,“胡大仙”“黄大仙”就会施祸于人。农村过去流传着很多人被狐狸精和黄老鼠精附了身的故事,讲故事的人为了把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往往添油加醋,言语动作既恐怖又夸张滑稽。

喜鹊则被看成是吉祥的灵物。河东的民谚说“喜鹊家里来,报喜又报财”“喜鹊叫,好事到”,如果谁家院子里的大树上有喜鹊窝,往往被看作是家中兴旺发达的征兆。老人家还会禁止小孩子们摸喜鹊蛋、拆喜鹊窝或者打喜鹊。燕子也享受这种优待,也被看作是吉祥的鸟。

东王庄古桧柏树

过去,关于树有灵的说法更多。传说古树年久日深会成精,农村一些老树通常被传得神乎其神。太平东王庄有棵古桧柏树,现高15米、树围约4米,树龄已无法考证,被列入临沂市古树木保护名录。关于这棵古树的传说很多,今收录两个:一个是据说1945年日本投降后,有国民党的部队驻扎在东王庄村,正当他们打算砍杀这棵古树用来插木寨时,忽然枪声大作,吓得他们慌忙逃跑,此树幸免于难。另一个是说某年有人由于生活困难,打算杀这棵古树换钱。可这个想法刚说出口,就突然得了一种怪病——头疼、腰疼、腿疼,人不能动了。他的家人连忙到老树前“打诵”许愿,说以后再也不起这种“心念”,他的怪病竟马上好了。20世纪80年代,郑旺也有棵老树被传有了神灵,每天有大批群众到树下烧香跪拜。有病的人还前来祈求仙药——跪拜的时候面前放一张白纸,跪拜之后白纸上出现的任何东西都是求到的仙药,要赶紧服下,包治百病;心不诚的人则什么也求不到。其实那些求到的“仙药”不过是被风吹过来的尘土、草木碎屑罢了,根本治不了病,所以后来就没有人来了。旧时,还有说法是如果小孩子发烧,早晨摘七个向着太阳且带着露水的桃树芽煎鸡蛋给他吃,就能治好病;家里栽石榴、椿树能带来吉祥,比如栽石榴寓意多子多福,栽椿树能帮着小孩子长高;再就是家里不栽葡萄,院子前不栽桑(因为与“丧”同音)后不栽柳,家中不栽“拉拉手”等,这些都有讲究。

其他的还有石头崇拜、颜色崇拜、古铜钱崇拜等。传说正月初十是石头的生日,小孩子生下来,拜石头为干娘,就好养活,长命百岁。旧时在白塔街雹神庙前有对石狮子,常有父母带着不好“养活”的小孩到石狮子前,拜石狮子为干娘,白塔街有句顺口溜叫作:“摸摸干娘手,活到九十九;干娘身上背一背,活到一百岁。”过去盖房子,山墙凡是冲着路口或犯形煞,要在墙上嵌入一块石板,石板刻上“泰山石敢当”五个字,用它来辟邪镇妖。朱砂、红布、红纸、铜钱等,均被认为能镇邪,比如婚嫁的时候要写青龙贴,家里的石磨要用红被盖上;官衙判人死刑要用蘸着朱砂的笔在囚犯的名字上画个叉才能镇住死者的鬼魂;小孩子脖子上挂个铜钱吓不掉魂,等等,都是非常迷信的说法,不足为信,只不过是心理暗示或心理安慰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