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养老送终:河东民俗、民俗文化和养老机构

养老送终:河东民俗、民俗文化和养老机构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用今天的话说,“养老”与“送终”都是大事,不能不按规矩来,不能不符合“礼道”,所以千百年来“养老送终”也是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没有儿子者也有招“上门女婿”养老送终的,农村俗称“倒顶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各乡镇都建立了敬老院,让无儿无女的老人到这里养老,被称为“五保户”。

养老送终:河东民俗、民俗文化和养老机构

中国古代“以孝治天下”,讲究“孝道”,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支撑。孔子将“孝”定义为“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也就是说父母在世时要以“礼”来侍奉他们,父母死后要以“礼”来安葬他们,安葬以后还要按照“礼”来祭祀他们。用今天的话说,“养老”与“送终”都是大事,不能不按规矩来,不能不符合“礼道”,所以千百年来“养老送终”也是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

【“拔粮食”一老人的赡养】

在过去,儿子结婚就算“成家立业”。成家之后,因为家庭里面婆媳不和、兄弟妯娌不和,再就是感觉在大家庭里生活、生产不自由,小辈没有家庭主导权,往往会矛盾不断,最后闹得要分家;或者父母为防止家庭出矛盾,在家庭和睦的情况下提前做出分家决定。旧时分家多带有伤感色彩,常常引起老少之间的伤心流泪。

分家时,自然还需要分割家产。通常找本家族里面辈分较高、德高望重的人或者请孩子的叔、伯、舅等人来主持进行。为避免偏差,主持人往往将家产按几个儿子分成几等份,用抓阄的形式分割。分家前,要考虑老人的生活需要,一般还会留出父母居住的房屋和养老的田地。分割财产后由主持人、族人、乡邻写出分家清单,俗称分单,兄弟几个人,人手一份,不得反悔。分家之后,儿子们就要各自立门户,过自己的日子。

当然也有不分家的,三世四世同堂,往往惹得众人羡慕。

旧时分家以后,儿子们就要担负起对父母的赡养责任。父母在有劳动能力时自己耕种,或者由儿子们帮助耕种,收了粮食归老人。如果老人失去劳动能力,就把自己耕种的地再分给儿子们种,由儿子们“拔粮食”给老人吃。老人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后,则由儿子们轮着伺候,或各家轮着送饭。至于老人的房屋修缮、穿衣盖被、人情往来,也都由儿子们分担。

分家文书

临沂是孝悌之乡,河东人重视“孝道”。在河东,过去评价一个人往往就看他是不是孝顺父母。所以做家长的一般从小就教育自己的孩子孝顺父母。教育孩子的内容除了借用“孔孟之道”“圣人之言”进行直接说教,还会讲一些传说故事生动形象地进行“劝诫”。比如在河东曾流传着“八斤的狸猫降伏千斤老鼠”的故事,传说古代某朝有个习俗,人到了六十不死的话就要活埋。有个朝廷大臣不忍心埋掉自己年过六十的父亲,就把父亲藏在家里。有一次,皇宫里出了件怪事,不知从哪里来了一只千斤重的大老鼠,吓坏了皇上。皇上召集大臣询问对策,没有一个人能说出个“子午”来。那个大臣回家后对父亲说起这件事情,父亲告诉他八斤的狸猫能降伏千斤的老鼠,让他上朝的时候,在官袍的袖子里藏一只八斤的狸猫,见到大老鼠后如此这般。按照父亲的嘱咐,第二天上朝时,这个大臣悄悄地让狸猫从袖口里露了一下头,那大老鼠立马吓得缩了一大块,随着狸猫一次次露头,到最后千斤的老鼠竟然缩成了一只常见的老鼠,大狸猫从袖中一跃而出,直接咬死了它。皇上对此十分惊讶,问这位大臣是怎么想出这个办法的。大臣只好如实回答,并请求皇上不要治他藏匿父亲的罪过。谁知皇上不但没治他的罪,反而废除了“人到六十不死活埋”的规定。据说“家有一老胜似一宝”的谚语,就来自这个传说,意在劝诫人们要尊重老人,重视老人。

旧时的官府也会惩处不肖子孙,如果有父母告自己的子孙“忤逆”,不肖子孙轻则会挨板子,重则会被判刑。

柳琴戏《墙头记》剧照

正是“法”“礼”“俗”等各方面都倡导孝敬老人,所以在养老问题上,孝顺的子女多,人们都是以孝为荣。尽管这样,也不能说不孝顺的子女就没有。过去几乎每个村都有几个被人“戳脊梁骨”的不孝者。极端的例子,比如有送粮食给父母不及时的,有几个儿子“撑起来”却不管老人吃住的,甚至有儿子儿媳妇打骂老人的,往往名声很坏,因为这显然与尊老敬老的伦理和传统不符。河东有一部柳琴戏《墙头记》就是专门批评不孝儿子的:说俩儿子对老父亲不孝,都将老人拒之门外,把老人逼到墙头上。老父亲的朋友“银匠大叔”替老人出主意,告诉他俩儿子说老人存了一笔银子,暗藏防老。儿子儿媳们听后又惊又喜,都想先把爹弄到自己家里好将来独吞藏银,于是爆发了一场“争爹战”,争执不下,最后协商决定轮流养爹。老人死后,儿子儿媳们以为老爹的银子埋在墙里,结果刨墙时墙倒被压,受到了惩罚。

过去,农村一些没有子女的夫妇或者光棍汉,为解决养老问题,也会过继一个孩子防老。过继的孩子通常是亲兄弟家的侄子,也有从姐妹的多个儿子中过继的。过继时要写过继文书,明确被过继孩子的“权利”和“义务”,比如会有“继子有权继承‘养父母’的财产,负责‘养父母’的养老送终”之类的条款,同时明确在原父母那里的“权责”不再有效。双方当事人、见证人、书写人签字生效。没有儿子者也有招“上门女婿”养老送终的,农村俗称“倒顶门”。

一对夫妇或者一个光棍汉既没有儿子,又没有过继儿子或招上门女婿,那么等他年纪大了就要靠家族养老。靠家族养老,如果自己没有什么能耐,身体强壮时没攒下多少积蓄,那处境就会和要饭吃的乞丐差不多,东家一口,西家一顿,晚年生活往往比较悲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各乡镇都建立了敬老院,让无儿无女的老人到这里养老,被称为“五保户”。现在又兴起一种半商业半福利性质的养老院,政府扶持一部分,向入院的老人收一部分,设施条件和服务水平也都普遍较好。还有一些医院或企业依托汤头温泉办起商业性的养老机构,各种条件更好。但这些养老机构对于农村的老年人来说,他们根本住不起。

河东敬老院老人的晚年生活

在农村,即使是有子女的老人,独居的情况依然非常普遍,子女们都忙着挣钱,老人们晚年生活单调、精神生活匮乏也是不争的事实。

【人到六十始做寿】

给老年长辈祝寿,通常被认为是晚辈孝顺的表现。旧时,人到了六十岁才会“做寿”,六十岁以前过生日不叫做寿,叫作“做生”。在富裕人家,做寿那天,中堂要挂寿字,家里要准备好“寿桃”“寿面”和祝寿的酒席,里里外外张灯结彩,儿女及孙辈和不出“五服”的本家晚辈都要给老人磕寿头、献寿礼。开宴时要先给“寿星”敬“寿酒”,祝福老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至于官僚士绅家中做寿,场面会更加排场,往往还要请戏班子唱大戏。而小家小户贫穷人家,老年人基本不做寿。倘若做寿的话,也多是因陋就简,只是子孙们过来坐一坐,老白干酒喝上两盅,说说祝福的话,其他的也就不讲究了。

六十大寿做过,以后每逢以十为整数的生日,比如七十、八十、九十都是大寿,要格外重视。而且做寿一旦有开头,必须年年做,不能间隔或中断,否则就会犯忌讳,民间认为会带来不吉祥的事,老人的子女也会被人看作是“大不孝”。

闰月年闺女送面蟾】

有闰月的年,民间认为寓意为“天增岁月人增寿”,因而河东传统风俗有“闰月之年送鱼蟾,父母安康到永远”的说法,每逢农历有闰月的那年,出了嫁的闺女要在闰月里蒸一对面鱼和面蟾送到娘家。“鱼”代表“富裕”,蟾象征“长寿”,希望娘家的日子过得富足有余,父母健康吉利

旧时农村庄户人家的主食是瓜干煎饼、渣腐菜之类,面食稀缺“金贵”,闺女送来面鱼和面蟾,一方面可以表示对父母的孝敬,另一方面也是告诉父母自己的日子过得不错,让父母放心。

做面鱼时,要先把面粉和好揉匀,醒一段时间,再把面团揉成鱼状,用剪刀在面鱼头部平着剪一刀,剪出鱼嘴;在腹部上下剪几刀,剪出鱼鳍;在尾部竖着剪几刀,剪出鱼尾。在头部,摁进两粒黑豆做鱼眼。在鱼身上,用顶针密密地按出鱼鳞状,这样一条栩栩如生的大面鱼就做成了。然后放到锅里蒸熟,白生生,香喷喷,让人垂涎欲滴。做面蟾的程序和做面鱼大同小异。

面鱼或面蟾可大可小,大的可做成四五斤重,小的可做成两三斤重,足够娘家吃好几天。

闰月年,河东有的地方还流行女儿做双鞋子送给母亲穿的习俗,叫作“闰月鞋,闰月穿,闰月老人活一千”。所以有母亲在世,哪年是闰月年当闺女的必须牢记在心,一旦进入闰月年,就要早早动手,精心为母亲做双闰月鞋。现在,社会进步了,生活富足了,很少再有手工缝制做鞋的了。每逢闰月年,当女儿的都会到商场或集市上给母亲买上一双合意的新鞋,送上良好祝福。

【入土为安,“厚葬”为孝】(www.xing528.com)

有生就有死。人去世后,亲属为他办理丧事,目的是让死者有个归宿,让生者有所悼念。丧葬与传统的孝道祭祖、死者为大、血缘感情有关。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不断进步,殡葬制度也在不断变革。

旧时,河东普遍实行土葬,讲究入土为安。同时,不管穷富,都以厚葬为孝,因而历来有丧事“大操大办”的习俗,形成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有人还会为此拉下沉重的“饥荒”,甚至要卖粮食卖地。过去河东有句俗话叫作“喇叭一响,粮食往外淌”,就反映了丧事大操大办给人们带来的沉重负担,不能不说是一种陋习。

为把丧事办稳妥,丧主家必定要邀请总管。在河东,总管也叫执客,一切事务由总管负责安排指挥,这样丧主家里的人就省心省事,只负责哀悼就行了。总管的角色很吃重,不仅需要指挥协调能力,还要有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人品。总管一般要请好几个,为首的称为大总管,其他总管按照大总管的安排各负其责、分头操办。帮忙的一般是死者本族的人或村上乐于助人的外姓庄邻,他们中帮着抬棺材的人称作“举重”,或者“举重的人”。如果死者是个“大块头”,棺材又比较厚实,抬起来往往很重很吃力,所以“举重”的更愿意抬轻的棺材。民国时期,范筑先县长为严禁吸毒,专门组织人编写了《戒烟歌》,其中一句说“吸大烟三等好,举重的喜欢,狼烦恼,仙体吗?不——皮肉干枯瘦没了”,用“举重的喜欢”来警诫吸毒的人,诙谐生动,讽刺味很浓,发人深省。

传统的丧葬仪式,一般包括上灵床子、报丧、入殓、吊丧、送汤、出殡、守坟、圆坟、上五七坟等若干程序。

上灵床子。老人弥留之际,征兆往往很明显,这时家人就要及时在堂屋正中搭造一个临时床铺,将弥留的老人移到临时床铺上,直到老人去世,俗称“上灵床子”。临时床铺为南北向,一般用秫秸、玉米秸、麦穰之类的柴草做成。设灵床子的原因有多种说法,主要的还是怕老人死在原来的床铺上,以后家人再用会犯忌讳。

老人被移到灵床后,儿女们自己动手或找来专人,及时给老人穿上衣帽鞋袜等“老衣裳”(寿衣)。民间认为如果老人咽气之后再穿,他就会得不到,等于光着身子去了阴间。这当然都是迷信,但里面也包含着尊敬死者的意思。此后,老人的儿女们就要一直守在旁边,直到老人去世。

旧时,“老衣裳”多数是死者去世之前就缝制好的。在河东农村,老人过了六十,都会自己准备好“老衣裳”,或者由儿女们提前准备好。早做“老衣裳”在民间说法上是能够给老人添寿,同时也是防备不时之需。而到了现在,很少再有提前为老年人准备的了,急用时都是到专门的寿衣店现买。

农村葬礼

老人咽气后,要请人或由子女给死者净面、理发、擦身子,好让其干干净净地上路。有的乡镇的习俗是做儿子的要喝口老人的洗脚水,据说这样一来能送老人平安上路,二来显得儿子孝顺并庇佑后代健康成长。此后,要找一个夫妻健在、儿女双全的老年妇女,帮着、指导着老人的儿女们披麻戴孝——儿女们穿上孝服,外面腰间束上苘绳,苘绳的一端留出很长一段要一直拖到地上。男的要剃光头戴孝帽,女的则要头顶孝布。

在儿女等近亲属守灵的同时,总管会派出专人,分头到死者的亲戚门上报丧,告知死者的死亡时间和出殡时间。现在,通信工具人人都有,一般都是通过打电话报丧。但是距离近的、十分重要的亲戚,还是会派专人登门告知,以示重视。

入殓。入殓就是把死者遗体放入棺材。死者停在灵床子上的时间有长有短,一般是死者咽气之后就可以入棺。有的地方,如果死者是女性,要等其娘家人来看过之后再入棺。有的事先没有准备,则要等到打好或者买来棺材之后再入棺。入棺前,还要请村庄里德高望重、儿女双全的老年女性用新笤帚扫棺,扫棺人对着棺材扫三下,边扫边念“一扫金,二扫银,三扫扫个聚宝盆”之类的话。扫棺之后,在棺中铺上褥子,叫“铺材”。之后将死者安放在棺中,并在旁边放一些衣服,或者死者生前爱好的物品,然后再盖棺。棺不是全盖严实,而是留着一条缝,待出殡前再全部盖上,俗称“杀棺”。对这种做法的正确解释,应该是老人一旦不是真死,可以防止造成人为窒息。入殓后,在棺材的前头,也叫“材(财)头”上燃香;点长明灯,有的叫引魂灯;放泥瓦盆,用于焚烧草纸。堂屋外设灵棚,安供桌,摆供品。实行火化制度之后,农村一般还是会将死者从灵床子上抬入棺内,让死者先“占占”,待出殡那天,再从棺中抬出火化,之后将骨灰盒放入棺中。有的地方,将骨灰用红色包袱包好放在棺中。

出殡。出殡也叫送殡,有的乡镇叫拉棺。现在河东各乡镇的习俗,基本都是死者去世的第三天出殡。而在过去,富裕人家或者非常讲究的大户,要停棺七天,叫出大殡。

出殡前子女要日夜守候在棺旁,对前来奔丧吊丧的亲朋好友磕头感谢致礼,并不断往火盆里焚烧草纸,保持香火不断。每天早中晚三次,死者的晚辈都要到土地庙“泼汤”,也有的一天五次或七次。民间传说“泼汤”是为了让死者在黄泉路上不受饥饿。“泼汤”这个程序中有个重要环节是“送盘缠”,意指送上充足的路费和乘坐的工具,告诉死者如何一路走好。这一仪式多数在土地庙前举行,先由专门人员念“路引”,再由死者的儿子举着高粱秸向西南方向指路,口中念道:“爹啊(娘啊),你上大路,上光明,你甜处安身,苦处使钱。”“爹啊(娘啊),请你去西天,三条大路你走中间。甜处安身,苦处使钱。”连喊三遍,晚辈们都放声大哭,同时焚烧扎制的纸轿、纸马和草纸及指路秸秆。

过去村里有人去世,“泼汤”时往往会引来很多人围观,河东土语叫“看呀(河东土语读作‘显’,哭的意思)街的”。看“咞街”的,最主要的是看死者的晚辈们哭得是不是真心、用心,还有人专门总结出一套俏皮话,叫作“儿子‘咞’,惊天动地;闺女‘呀’,呼天喊地;儿媳妇‘咞’,虚情假意;闺女婿‘呀’,老驴放屁”。

出殡之日,上午亲朋好友携带纸、烛、香、箔等前来吊丧,俗称“吊纸”。吊客要到灵棚里面向死者棺材致祭行礼。每一拨吊客来到,总管就要喊“客至”,吹鼓手吹奏起哀乐,吊客“行礼”,孝子孝孙磕头还礼。“行礼”结束,总管要喊“礼毕”。对前来的吊客,丧主家要招待酒饭。过去农村都吃流水席,就是各种酒菜一起上,一拨客人吃完走人,换另外一拨人再吃。吊丧过程中,还有破孝和破大孝的说法,破孝是指只给死者的至亲孝帽和孝带,破大孝指凡是参加吊丧的都给孝帽和孝带。这个习俗在河东南乡、北乡有一定的区别。

一些高寿的老人去世,则有“喜丧”的说法,富裕有钱的人家通常会请戏班子唱戏。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受攀比风气影响,农村办丧事几乎家家都请“野戏班子”唱戏,唱的内容也由过去的“肘鼓子”变成了流行歌曲,往往一边是丧主家因失去亲人而痛哭流涕,一边是唱戏的“野班子”高唱情啊爱啊之类,十分别扭,很不协调。

招待完吊客,丧主家下午要起棺送往坟地埋葬。首先“举重的”要将棺材抬至村头或街口,安设上祭桌,亲友们再祭拜一次。之后由孝子的舅舅把之前烧草纸用的泥瓦盆在棺前摔碎,河东俗称“摔老盆”。民间传说这么做是为了让死者能把钱带到阴间,另一种说法是这个盆是死者的饭碗,摔碎了死者到阴间才能有饭碗。此时儿媳妇们要争抢老盆的碎片,据说谁抢到大的,日子过得就会比其他妯娌家好。“摔老盆”之后起棺前往坟地,路上棺材不能着地,如果路比较远,“举重的”中间需要休息,要在棺材下面垫上木棒,同时还要焚烧草纸。出殡时还有亲友或受过死者生前恩情的人在灵柩经过的路旁举行祭奠,叫行路祭。路祭规模有大有小,简单一点的备有供桌,摆上供品,灵柩经过时把供桌抬到灵前拜祭,有僧道送殡的还要诵经念咒;大户人家往往更隆重些,亲朋好友要搭路祭棚,扎牌楼,挂挽联,棚内设供桌,上面摆供品以及香炉等。“举重的”抬着棺材,每到一处路祭棚前都要停下,主祭人叩首拜祭,死者亲属还礼答谢,然后继续前往墓地。到了墓地之后,孝子们清扫墓室,放置粮食、钱币等一些殉葬品,接着下棺,填土、埋棺、筑坟,焚烧纸人、纸马、纸轿等“纸草”。这个过程中,死者的女性亲属不能前往。

安葬后的第二天或第三天,有的在早上,有的在傍晚,死者的子女到坟上焚香化纸进行哭奠,围着坟墓左转三圈右转三圈,这个过程就叫作圆坟。圆坟时为新坟添置用麦草黄土合在一起砌好的坟头。现在多是在死者埋葬后当天傍晚圆坟,为的是照顾远道而来的亲戚及时返回。

旧时,死者葬后第三天,上坟添土,称“三日坟”。满一月后,再上“五七坟”,五七坟一般定在三十五天以内,具体哪一天举行,由丧主家找“先生”掐算,选择吉日,然后通知亲朋好友。这一天,亲朋好友都要参加。有的亲友在死者出殡时没能参加,五七坟时则一定要过去,足以证明五七坟的重要。上五七坟时,死者出嫁的闺女还要带上用花纸轧制好的摇钱树、金童玉女、马牛等“纸草”。现在则添加了楼房、汽车、冰箱等一些“现代化”的祭品,连同做好的各类菜肴、香烛带到墓地,进行祭祀。死者的至亲都要披麻戴孝。

五七坟之后还有百日坟、三年坟和十年坟等。在河东,十年坟不是按十周年算,而是要在第九年的时候上,死者的儿女们、亲戚们都要参加,携带菜肴以及扎制好的摇钱树等各类祭品,一路鸣放鞭炮,形式非常隆重。通常旁边看景的上了年纪的人都会感叹道:“没觉着,某某某已没了十年了,哎,人这一辈子到底有什么用。”

居丧。传统的丧葬礼仪,并不是举行完墓葬仪式就结束了,葬后仍有一些礼仪需要遵守,一是孝子及有关亲属的居丧礼制;二是葬后对亡灵的祭祀仪式和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举行的祭祖仪式。

居丧,又叫作“守孝”,即孝子在父母亲去世后一段时间内生活的一些方面要有所节制,以此来表示对逝者的哀悼和怀念。儒家传统孝道认为,小孩子出生后三年内都离不开母亲的怀抱,受到父母的呵护、照料,因此父母亡故后,儿子应该还报三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守孝三年。通常所说的三年,一般是指三个年头,而非36个月。

按照礼制,在居丧期间还有许多居丧的规定要遵守,称为“守制”。如古代做官的要解除职务,在家守孝至居丧期满,被称作“丁忧”;普通百姓要谢绝应酬。居丧期间不能住在家里,要在父母坟前搭个小棚子,睡草席,枕砖头土块,并且要粗茶淡饭、不吃肉、不喝酒、不与妻妾同房、不听丝弦音乐、不洗澡、不剃头、不更衣等,如果有违反,还有相应惩处规定,有时甚至处以极刑。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习俗规制如三年内过年不放鞭炮、不贴红对子等,到今天继续被沿袭,但也有不少逐渐被改变,比如守孝期间过去要穿“白鞋”(鞋口码白布),后来多是在袖子上戴黑布缝制的“孝”字,而像不理发、不吃荤等习俗规制则完全被抛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