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河东民俗:喊来闺女扑蝴蝶

河东民俗:喊来闺女扑蝴蝶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扑蝴蝶”是一种极具特色的广场舞蹈,河东汤河的“扑蝴蝶”表演远近闻名。扑蝴蝶表演近年来,每逢节庆日,汤河“扑蝴蝶”秧歌队就进行排练、演出,并集资添置服装,制作道具。男青年右手满握竹劈抖动蝴蝶,女青年双手交替前后甩动彩巾,扑蝴蝶时将彩巾甩向蝴蝶,动静对比十分鲜明。扑蝴蝶动作既夸张又逼真,使观众有一种亲临其境之感。目前,汤河“扑蝴蝶”表演已先后被列入市、区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河东民俗:喊来闺女扑蝴蝶

“扑蝴蝶”是一种极具特色的广场舞蹈,河东汤河的“扑蝴蝶”表演远近闻名。抗日战争时期,前东庄村老艺人李仲香当兵时从战友山西人杨凡那里学会了“扑蝴蝶”表演,抗战胜利时经过李仲香与几位民间老艺人们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演形式。

过去,“扑蝴蝶”表演多在逢年过节、庆祝丰收时进行,多则百余人,少则十几人,男女成对,有歌有舞;另有一丑婆(杂角)手持一把破蒲扇,在演唱中穿插跑动插科打诨,如开场时高声喊道:“我说闺女们呀!你们今日讹(撒娇),明日讹,讹着要个花蝴蝶,这么多蝴蝶你不逮,可别回家再讹我。”之后,歌舞演唱开始,自始至终轻松愉快,表现青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家乡美景的赞美之情。据老艺人介绍,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曾利用这种演出形式,组织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对当时的“减租减息”“土地改革”“动员参军”“缴送公粮支援前线”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此时的演出已将演唱及丑婆删除,成为一种纯舞蹈形式。

扑蝴蝶表演(www.xing528.com)

近年来,每逢节庆日,汤河“扑蝴蝶”秧歌队就进行排练、演出,并集资添置服装,制作道具。“扑蝴蝶”表演也有了新的变化,现在表演时以跑场子走队形为主,队形以“单趟”“双趟”为主线,跑场图案繁多,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和劳动工具,如“剪子股”“跑四门”“金锁链”“跑葫芦”“龙捆珠”“跑汉纹”“蝴蝶展翅”“满场欢”等。所有跑场图案之间都用“圆场”“行进步”连接。男、女腿部动作基本统一,只是上身动作稍有差异。男青年右手满握竹劈抖动蝴蝶,女青年双手交替前后甩动彩巾,扑蝴蝶时将彩巾甩向蝴蝶,动静对比十分鲜明。扑蝴蝶动作既夸张又逼真,使观众有一种亲临其境之感。

目前,汤河“扑蝴蝶”表演已先后被列入市、区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