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园设计原则:追求美景与游人兴趣的基础

公园设计原则:追求美景与游人兴趣的基础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园是人们以视觉享受为主的地方,在那里应使人感到赏心悦目,愉快而满足,简称一个字就是“美”,所以公园设计就是求美。这一原则与其他原则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公园设计原则。无论哪一种均衡的形式,都是公园设计中求得美景的基础,以此引发游人的游园兴趣。艺术形象、艺术情趣、艺术气氛及艺术联想,在造园艺术设计中应该由设计师反映在构思中,因此说“意”的产生来自主体。

公园设计原则:追求美景与游人兴趣的基础

公园是人们以视觉享受为主的地方,在那里应使人感到赏心悦目,愉快而满足,简称一个字就是“美”,所以公园设计就是求美。

(一)多样统一原则

各类艺术都要求统一且在统一中有变化。这个统一用在公园设计中所指的方面很多,例如形式与风格、造园材料、色彩、线条等。从整体到局部都要讲求统一,但过分统一则显呆板,疏于统一则是杂乱,所以常在统一之上加一个多样,意思是需要在变化之中求统一,免于形成大杂烩。这一原则与其他原则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公园设计原则。

(二)形式的统一

确定公园形式是自然式、规则式还是混合式,然后将这一形式贯穿在全园的规划与设计中。

(三)风格的统一

风格是因人、因地而逐渐演进形成的。实际上一种风格的形成,除了与气候、国别、民族差异及文化历史背景有关外,还有深深的时代烙印。风格是艺术范畴,形式属哲学领域,二者都要求在公园内达到统一。

(四)建园材料的统一

在同一公园内,园林建筑的材料如采用木结构或仿木结构,无论大小建筑都要求完全一致,不能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园林建筑混杂在木结构建筑当中。

(五)色彩的统一

公园内色彩的来源有几个方面,如植物、建筑物、水面等。设计中主要靠植物表现出的绿色来统一全局,随季节变化的植物色彩与终年不变的建筑色彩要注意统一与谐调,以免喧宾夺主而显得主次不分。另外,还有其他方面的统一原则:线条的统一、时代感的统一、闲与静的统一、趣味的统一。

(六)均衡原则

均衡又称平衡,是人对其视觉中心两侧及前方景物所具有的感觉分量。从感觉分量来说有轻有重,从距离来说近则重,远则轻,从色彩来说也有浓重轻淡之感。这些感觉上的轻重因素,正好方便我们设计出巧妙的不对称的平衡效果。

不均衡的布局会使人产生不安定感、不统一感和运动感,以致游人匆匆而去而觉得公园乏味无趣。在公园里,如希望游人流连忘返,需处处留意应用均衡布局。无论哪一种均衡的形式,都是公园设计中求得美景的基础,以此引发游人的游园兴趣。

(七)比例原则

比例是相同性质的物体相比较的一种关系。园林景物是以活植物为主的,相互的比例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间断的变化。而且,植物生长快慢不一,其中原因既有自然环境的因素又有本身遗传的特点,所以相互的比例是一个难以求得的数字。不过设计师要大致明了植物生长的快慢习性,以便于设计出相对稳定的配置。

公园中到处需要考虑比例的关系,大到局部与全局的比例,小到一木一石与环境的比例。一旦比例失去平衡,品评者很容易发觉。

(八)韵律原则

音乐或诗词中按一定的规律重复出现相近似的音韵即称为韵律。韵律有两种,一种是“严格韵律”,是以一种内容严格地按一定空间距离重复为特征,人为的韵律感均表现于生硬而明显,给人的感觉严肃而庄重;另一种是经常在自然式公园中出现的“自由韵律”,韵律表现得比较含蓄,不十分严谨,这也是比较难以设计的一种韵律。公园中韵律的形成主要靠植物,设计时,使人产生韵律感的着眼点应放在植物的体形、线条、颜色上。

(九)对比原则

对比是把两种相同或不同的事物或性格做对照或互相比较,在各类艺术中对比均为艺术手法之一。如创造公园的形象时,为了突出和强调园内的局部景观,利用相互对立的体形、色彩、质地、明暗等使景物或气氛得以表现,从而造成一种强烈的戏剧效果,同时也给游人一种鲜明的审美情趣

(十)和谐原则

和谐又称协调、调和,是指公园内景物在变化统一的原则下达到色彩、体形、线条等在时间和空间上都给人一种和谐感。这是造园中,从公园的局部到整体随处可见的基本造园要求。(www.xing528.com)

(十一)简单原则

“简单”一词含有朴素、坦率、天真的意思,用在园林设计中是指景物的安排要以朴素淡雅为主。自然美是公园设计中刻意追求和模仿的要点,自然美被升华为艺术美要经过一番提炼。

(十二)满足“人看人”原则

“人看人”的行为学理论是近二十多年来才提出的新课题,并将此课题引申到公园的设计中来。也就是说,公园设计中应当首先考虑“人的行为问题”。一个好的设计应当能对人的需要做出最敏捷的反应,使游人尽情地游玩,使他们精神焕发、兴趣盎然并满足他们行为的需要。

(十三)寻求意境原则

意境就是特定的艺术形象和它所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气氛以及它们可能触发的丰富的艺术联想与幻想。艺术形象、艺术情趣、艺术气氛及艺术联想,在造园艺术设计中应该由设计师反映在构思中,因此说“意”的产生来自主体。然后经过施工、养护、管理而形成一座公园,即触发联想与幻想的“境”。“境”属于客体,意境的产生正是主客体的结合。

(十四)生物多样性原则

生物多样性具体包含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个层次。生态系统则包含陆生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而物种多样性则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则主要是指同一物种内遗传的变异。城市的生物多样性主要是以植物为主。

多样性具有稳定性,也具有可持续性。只有物种多样,才能保证城市园林具有较强的抗拒外来干扰的能力,构建丰富的园林景观风貌。对生物物种而言,物种单调就意味着危险性的增加,物种多样则意味着安全性的提高。[2]

(十五)适地适树原则

选择最适合当地气候及土壤的植物是园林建设的根本所在,只有选对了植物种类,园林建设才能多、快、好、省,否则将会事倍功半,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城市具有特殊的小气候及土壤条件,对植物的选择要求较为苛刻,尤其是对城市行道树的选择更是要求严格,要求既能够忍耐城市街道强烈的辐射热,又能忍耐瘠薄的土壤。

(十六)地域特色原则

选择的园林植物一定要有地域代表性,这样才能有利于营造具有当地特色的风貌。本土植物的栽植量及本土植物与外来植物的比例尤为重要,如果一个城市的基调树种是外来树种,那么这个城市的园林风貌很难体现其地域特征。

(十七)设计构思与设计原则

1.强调以人为本,突出功能的主体地位

环境塑造的目的是提升景观质量,同时也是为人服务的。因此,在设计之初就应着重分析并预见环境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和可能形成的空间结构,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愉悦而又富有层次的景观环境空间来满足人们交流、游憩、观赏、娱乐等要求,使之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与环境相互协调、环境与建筑充分融合的室外非正式交流空间。

2.融入生态环保意识,坚持以植物造景为主

人居环境受到重视后,生态效益、环境效益便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环境要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强调的是一种生态系统中物流、能量流的良性循环和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而植物在其中充当了最重要的角色。植物群落是创建绿色空间环境的基础,坚持以植物造景为主,不仅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21世纪生态环保意识在景观设计中的具体体现。

3.以科技为先导,将艺术融入景观

现代景观设计在强调功能的同时,正在向艺术创作和工程技术两个方向深入发展。有了工程技术为先导,艺术创作便是一个突破口。环境景观本身就是一个造型艺术,始终和艺术互相影响、共同发展。因此,在设计中应对场地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布景,尽可能使景观小品和使用设施雕塑化、艺术化,同时技术应适当超前。

(十八)养护管理中省工省时原则

养护管理中省工省时原则有五点:①克服“重建轻养”的倾向,绿地养护的支出是对环境资本的投入,绿地养护是最积极、最根本的保护措施。②要尽快统筹制定养护质量标准和养护经费定额。③加强绿化宣传和绿化执法力度,在加大“依法治绿”力度的同时,应积极倡导“依德治绿”。④采取“科学规划、科学种植,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绿化、先改良后种植”的手法。⑤长效管理,园林植物依靠持续的养护管理。不断生长、成熟、日益增长其功能和效益。不间断的养护、管理是建设的继续,保证养护管理的持续投入是绿化维持所必需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