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使用水量平衡法监测土壤水量

使用水量平衡法监测土壤水量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水量平衡法是将作物根系活动区域以上土层视为一个整体系统,输入项有降雨量、灌水量、侧向补给量、地下水补给量;输出项有作物蒸腾蒸发量、地面径流量、侧向流出量和深层渗漏量。每次灌水或降透雨都将改变θi的变化趋势,在进行逐日土壤水量平衡时应作为新的初始状态,进行新的递推。

使用水量平衡法监测土壤水量

水量平衡法是将作物根系活动区域以上土层视为一个整体系统,输入项有降雨量、灌水量、侧向补给量、地下水补给量;输出项有作物蒸腾蒸发量、地面径流量、侧向流出量和深层渗漏量。在任意时刻系统的水量应保持平衡,数学表达式为

式中 Wi-1、Wi——第i-1、i日计算土层内的蓄水量;

Pi——第i日总降雨量;

Ii——第i日灌水量;

Vi——第i日土层侧向补给量;

Ki——为第i日地下水补给量;

ETci——为第i日作物需水量;

Roi——为第i日地面径流量;

Qi——为第i日侧向流出量;

Gi——为第i日深层渗漏量。

在旱作物灌溉中,一般不允许有深层渗漏。若忽略土层侧向补给量和侧向流出量,即认为在土层内,其水平面上不发生土壤水流动,并将上式中的降雨和径流项用径流系数法概括,则上式可简化为

式中 Pei——第i日有效降雨量,mm。

有效降雨量计算公式为

其中α为降雨入渗补给系数,其值与一次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延续时间、土壤性质、地面覆盖及地形等因素有关,取值如下

地下水补给量与地下水埋深、土壤质地、作物需水强度等有关,计算模型为(www.xing528.com)

式中 σ——经验系数,对砂土、壤土、黏土可分别取值为2.1、2.0、1.9;

H0——地下水埋深,m。

若将土层蓄水量换算为相应时刻的土壤含水率,式(5-10)可变形为

式中 θi-1、θi——第i-1、i日土壤含水率,旱作物为田间持水率的百分数,%;

θf——田间持水率(占土壤孔隙率%);

ETi-1——第i-1日作物需水量,mm;

Pe,i-1——第i-1日有效降雨量,mm;

Ii-1——第i-1日灌水量,mm;

Ki-1——第i-1日地下水补给量,mm;

H——作物根系深度,m;

A——土壤孔隙率,%。

当地下水位在3m以下时,可不考虑地下水补给量,因而在非灌水日的土壤水量平衡计算公式为

利用上式推求θi,应在递推起始日实测一次土壤含水率,或者选择生育期以前的一次降透雨,或者灌水之后1~2天作为初始日。每次灌水或降透雨都将改变θi的变化趋势,在进行逐日土壤水量平衡时应作为新的初始状态,进行新的递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