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学方法与自我总结反省,提升教师教学效果

科学方法与自我总结反省,提升教师教学效果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旁观者对教育现象客观地加以描述与解释,强调运用观察、测量与实验等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其实,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探究并非局限于此类“科学方法”,至少他们更注重的是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自我观察、内省,而内省反思也好,经验总结也罢,用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标准来衡量,都是不够格的。

科学方法与自我总结反省,提升教师教学效果

旁观者对教育现象客观地加以描述与解释,强调运用观察、测量与实验等科学方法进行研究。据说,这些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认识的客观性,排除主观情感因素的干扰。目前出版的众多的有关教育研究方法的普及性读物,一般均侧重介绍这类“科学方法”,以致不少人一提到“研究”,就以为非运用此类“科学方法”不可,进而将“教育研究”与“教育科学研究”等同起来。其实,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探究并非局限于此类“科学方法”,至少他们更注重的是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自我观察、内省,而内省反思也好,经验总结也罢,用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标准来衡量,都是不够格的。众所周知,心理学是在引入“实验”法取代“内省”之后,才步入所谓“科学研究”的轨道,成为“科学的心理学”。教师所开展的“实验”也不像专业理论工作者那么正规、严格,因而被认为是“非正式”的,是一种“试验”。

教育活动是立体的、多层面的。与此相适应,对教育活动的探究可以从不同层面切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彼此衔接,相互补充,力求达到对教育活动的综合性认识与把握。中小学教师要更多地学习专家严谨的治学态度与追求真理、服从真理的勇气和胆量,以抵制“研商式”的炒作,但不必完全照搬专家治学的方法。严格的“学科规训”制度与教师所处的情境要求相距较远。教师的研究与专家的研究属于不同的性质类型,它们应当受到同样的尊重。教师的研究应当从严格而正统的“学科规训”压力下解放出来,走一条有别于学院式科研的研究之路。这条道路有它自己的理念与准则,并非是别国“行动研究”模式的照搬。(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