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本细读:提升语文教师教学效果

文本细读:提升语文教师教学效果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细读文本”是一位语文教师的首要基本功。这里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何为“文本细读”。教法必须要服务于教材,回归语言文字本身,关注语言形式,必定依赖于文本细读。教师通过文本细读,课堂上带领学生对文本一起去认知与重建,有助于生成学生的“意义”,达成文本的“主题”或“思想”。文本细读的起点一定是文章的语言。这就是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提升语文教师教学效果

作为教师,应该具备一些从业的基本功。我们在师范学校练就的“三字两话(画)”,即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普通话简笔画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下教育教学的要求。

新时代教师应该具备一些符合时代特征的基本素养与能力。而“细读文本”是一位语文教师的首要基本功。这里要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何为“文本细读”。

这要先说“细读法”,“细读法”是20世纪英美新批评学派——语义学创造的一种具体的批评方法,它是建立在对文本语义的细致分析基础之上。所谓“细读”就是要细密的研究作品的上下文及其言外之意,它要求批评家注解每一个词的含义,发现词句之间微妙的联系,包括词语的选择和搭配、隐显程度不等的意象组织,等等。

这里借来用于语文教材中文本的解读和教学,探讨文本细读方法在教学中的适用性、可能性,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效果。

而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就是“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意思是读书的时候,每个字都不能忽略,每一句话都要认真领悟其意思)吕叔湘先生则说:“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南帆先生说:“文本细读就是沉入词语。”还有其他种种生动表述:谭学纯说文本细读“就是穿行在话语之间”,王尚文说就是“倾听文本发出的轻微细响”,就是“逐字逐句摸索别人的行文思路”。

总而言之,文本细读就是指教师在反复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深度分析作者的遣词造句、行文思路、结构层次、情感意境、写作手法等,力求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解读,从简约的文字材料中捕捉丰富的信息,挖掘、筛选教学的资源。

第二,为什么要“文本细读”。

其一,语文课程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自然离不开语言文字本身。当老师舍弃了语言文字本身,过多的去关注教材所体现的内容,这无疑是舍本逐末。教法必须要服务于教材,回归语言文字本身,关注语言形式,必定依赖于文本细读。这就要求教师对于文本、对于教材、对于语言文字,有高度的敏锐感,有较强的语文意识。

其二,细读文本的功力是语文教师的必修课。它既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其三,细读文本的过程也是和作者心灵碰撞的过程,教师有了阅读后的感悟、体验和理解,才能更好地将教师的情感体验与收获传递给学生,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情感共鸣。教师对教材解读得浅,教得就浅,学生学得更肤浅。

其四,细读文本的过程也是确定教学内容的过程,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奠定基础。

其五,作者要“表情达意”,自然在文本中注入“主题”与“思想”。教师通过文本细读,课堂上带领学生对文本一起去认知与重建,有助于生成学生的“意义”,达成文本的“主题”或“思想”。

第三,如何“文本细读”。

在具体文本解读中,要做到读出高度、厚度、深度、广度。文本细读的过程常常是和教学过程的设计紧密相连的,接下来以王崧舟老师曾就如何进行“文本细读”的阐述与所举课例为例,做进一步说明。

其一,关注文本语言。

文本细读的起点一定是文章的语言。用朱光潜先生的话说——“慢慢走,欣赏啊!”就是要把“走”改为“读”:“慢慢读,欣赏啊!”这就是文本细读。它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心态。有了这种心态,你才会潜下心来,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地直面文本,它将直接影响你的教学设计。

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发现文章字词句段、标点修辞上的亮点,并且将自己解读到的亮点变成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着眼点。以细读词语为例,我们应当反复琢磨、体味隐含在词句中的深刻意义。

课例1:《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第1自然段是这样写的:“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一位老师在教学这一段话时,先让学生读一读这段话,然后说一说留下什么印象,并出示:

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_____________,村前河水________,天空_____________,空 气_________。

让学生用书中的词语再来填一填,说一说感受,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这段话,然后教师旁白,学生闭上眼睛想象。(www.xing528.com)

这个环节的设计,教师关注了词语,关注了朗读,并且做到了熟读成诵。然而教师忽略了“早先有过”。为什么要加上“早先有过”这个词语?联系全文,不难发现,全篇文章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压抑的。文章第1自然段第1句话便奠定了感情基调,沉重而充满了忧虑。如果我们扣住这个字眼,慢慢地读,慢慢地去品味,你就会发现这位教师的教法违背了作者的情感基调。教法要调整,不要过多地去渲染森林怎么样。最后要追加一个问题:这样的森林还有吗?没有了,你是怎么知道的?那么这一段该怎么读呢?通过“早先有过”就形成一种巨大的情感落差,让学生形成情感的张力。这样也就自然地转入下一自然段的学习。

课例2:《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第一句:“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一个“冷”字,而且“冷极了”,已表达出冷的程度,又“下着雪”,更冷,还有天快黑了,又是一个冷。三个冷放在一起,层层推进。这是大年夜,寒冬腊月、冰天雪地——所有这些加在一起,该是个怎样的冷呀?细读之后,我们仿佛看到了那雪花纷飞、寒风刺骨的场面。如果说夜幕的下垂,好比轻轻揭开了故事的序幕,那么,原来这看似简简单单的环境描写,却让我们一下子就置身于故事的情境当中。读出了这样一层意味,后文中提到的小女孩光着头、赤着脚就更能唤起我们的同情怜悯之心。可见,每一个用词后面,都有一份意味深长。

总之,细读语言,从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的联系中揭示含义,把知识语言、文字语言变成心灵语言、智力语言,我们的语文教学,方能有意识、有方向、有技巧的以“艺术训练”来代替“重复劳作”。

课例3:梁晓声《慈母情深》中有这样一段话:“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段话很特别,“我的母亲”出现了三次,这叫一唱三叹,回环复沓。按照常理,作者应该把“我的母亲”放在前面,可是作者把“我的母亲”却放在了后面。三次“我的母亲”后面是省略号,不是句号。

作为语文老师,就是要在这些空白的地方细细品读。用电影术语来讲,这就是慢镜头,让你看得更仔细、更真切、更形象。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这时你会看到一个怎样的母亲,但作者没写,这是留白。这就要求你读出来,这可能是一个极其瘦弱的母亲,弯曲的、佝偻着背的母亲。作者第一次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看到自己的母亲,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怎么可能是自己的母亲呢?我的母亲不是这样啊!这些空白的地方是要用我们的想象,我们的体验,我们的生活经验去开掘它、充实它、拓展它。

其二,关注文本细节。

在对文本进行细读时,除了对文章的语言进行玩味、推敲,文本中的某些细节也是我们值得发掘的点。

课例4:《七颗钻石》是19世纪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和清晰有序的脉络,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小姑娘在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之时,她为生病的母亲找水,而当得到水的时候却几次让水,使得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神奇变化的故事。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对于“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特别注意,这是一个细节。这是一篇关于爱的童话。从文章开头的找水喝,爱一直都是因为血缘关系,爱的境界也一直在提升,因此,这里的过路人很重要,把爱的境界一下子提高了。由血缘之爱提高到了爱所有人,到了博爱的境界。如果忽略了“过路人”这个词,一切便无从谈起。

其三,关注文本结构。

一篇文章的结构常常也是我们细读文本的重要一方面。结构常常体现作者的行文思路,谋篇布局。循着作者的思路去解读,更能准确理解作者的“情”和“意”。

课例5:统编教材二年级语文《枫树上的喜鹊》一课,全文分成两个部分,第1至4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主要写“我”喜欢渡口旁的枫树和树上的喜鹊。以四个“我喜欢”的句子作为文章的情感线索。四个“我喜欢”的句子反复出现,层层递进,体现了作者观察的细致。第5至13自然段为第二部分,主要写“我”观察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这一段作者主要是通过喜鹊的叫声展开丰富的想象。

援疆支教期间为泽普县小学语文教师作学科教学新基本功培训

文章前后两部分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正因为作者喜欢喜鹊,才会去长时间细致地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并将自己对喜鹊的喜爱之情融入语言文字之中。

其四,关注文本背景。

每一篇文章都有其写作的背景,特别是一些经典作品、古诗词等。背景是语言产生意义的原因和前提。“得作者之用心”,这样的解读才会更为真实丰满而深刻。背景虽然通常并不直接显现于文本之中,但却决定着文章的意蕴。

因此,考究作品创作的背景,需联系与作者相关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等具体而微的情境,解读文本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也就是说,我们在进行“还原”分析的时候,最根本的是要“还”,要“原”,将作者写作的意图“复现”出来,将作者所表现的生活“复现”出来,越是接近作者的本意,就越能体会作者的情和意。

细读并没有确定的方法,细读有法,但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