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忘了学生:教师教学方法例解

忘了学生:教师教学方法例解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由于师生关系问题本身的复杂性,特别是传统教师中心观的影响至深,因而在教学的实践中往往忘了学习的主体——学生。这种以教师为中心单纯灌输的教学过程,是从教师的立场出发拟定的,并不反映学生的思维程序。如果说传统教学在师生关系上经常表现为二者非此即彼的“中心”选择,那么,在主导主体的理论指导下却更多地体现为对教师地位的强调和重视,它的实践困惑也是对传统教学不足的重复性演示。

忘了学生:教师教学方法例解

传统教学论的理论基础之一即教师中心论,意即教学过程必须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能围着教师的指挥棒转。80年代中期以来,在凯洛夫教师主导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主导主体”说。但是,由于师生关系问题本身的复杂性,特别是传统教师中心观的影响至深,因而在教学的实践中往往忘了学习的主体——学生。姑且不论“主导主体”说概念、逻辑上存在的问题,从这一目前基础教育教学实践占主流的教学原理的实践中,人们并未看到现代教学的实践理性之光,却更多地表露出传统教学论仍在经历的实践困惑:

1.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只通过课堂上教师的滔滔讲述和向学生灌输知识来体现,于是教学过程变成了“灌装”的过程,师生关系囿于传统的教学实践被诠释为形象的“壶与杯”的关系。这种以教师为中心单纯灌输的教学过程,是从教师的立场出发拟定的,并不反映学生的思维程序。而学生思维程序的展开是以“储存区”和“想像区”的同时活动为条件的,单向的讲授使学生大脑“储存区”负荷过重,“想像区”开工不足,留在学生头脑中的只能是一串不连贯的论据和干巴巴的结论,教学的效率极低。[7](www.xing528.com)

2.认识学生主体的重要性其实并非难事,难的是将这一认识转化为观念,贯彻到教学中去。在教学的实践中,教师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夸大自己的主导作用。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时表现为两种共同的倾向,一是习惯于把有结论的知识条理化地、完整地讲授给学生,总以为讲得越多越细越透彻,学生就理解得越好,而从未考察学生是否愿意或喜欢这种教学。二是过分强调自己在教学中“负责任”因素,看重自己在组织、学业上的特殊地位。总是力求寻找体现自己主导作用的工作要素,忽视学生的“自主动因”,导致以“我”为中心,学生必须跟着教师转。如果说传统教学在师生关系上经常表现为二者非此即彼的“中心”选择,那么,在主导主体的理论指导下却更多地体现为对教师地位的强调和重视,它的实践困惑也是对传统教学不足的重复性演示。正如杜威所指出的,“传统教育的重要意图或目标是通过获得教材中有组织的知识和成熟的技能,……那么学生的态度,总的说来,必须是温良的、顺受的和服从的。书籍,特别是教科书,是过去的学问和智慧的重要代表,而教师是使学生和教材有效地联系起来的机体,教师是传授知识和技能以及实施行为准则的代理人。”[1](P34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