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未来展望:教学方法例解

教育未来展望:教学方法例解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强调人的发展与教育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是不矛盾的,只有在个体得到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国民素质提高了,自然有利于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必然会引起教学的变革,变革的趋势是学生自主学习将加强,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将降低。因此无论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在教学中都要注意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的空间。

教育未来展望:教学方法例解

当前的改革已不限于课程改革,实际上涉及整个教育系统,包括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方法。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引起了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科技在不断进步,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变革,因而教育改革也未有穷期,似乎上一次改革还没有完成,新一轮的改革又在兴起。对于今后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实在难于预测,只好在与过去相比较中谈点看法。

1.在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上,强调大众教育,所谓“教育为大众”、“科学为人人”。科学技术已经不是神秘的东西。在当今科学技术广泛应用的时代,人人都要懂得科学技术。当然这种大众教育并不排除培养少数精英,使他们掌握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创造更新的技术。但是培养少数精英也需要建立在提高大众教育水平的基础上。为此,课程要有灵活性,把必修课的标准定在大多数学生能接受的水准上,同时为不同的学生设置各种选修课,允许学生选学不同的课程。

2.在课程设置上,过去过分强调课程的工具性,课程要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为社会服务。现在更强调人的发展。教育的本质是提高人的素质,也即个体的发展。强调人的发展与教育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是不矛盾的,只有在个体得到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国民素质提高了,自然有利于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因此,要把为人的发展服务与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统一起来,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

3.在课程目标上,过去强调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现在更强调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知识不重要,而是出发点不同。不是为知识而学习,而是要对所学的知识有一种认识。例如学习了地理,就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学习了水,就要知道节约用水;学习了抗日战争历史,就要激发爱国主义感情等等。

4.在课程编制上,过去以学科系统为依据,现在强调要以社会实际为依据。过去学习是为了升学,现在学习是为了走向社会。除了学科课程外,强调设置实践性课程,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在学科课程中学到的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在知识内容上,过去强调学习各学科的系统知识,现在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整合性,强调学科之间的联系。许多国家都设置综合学习课程,把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结合起来。(www.xing528.com)

6.在教学过程中过去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现在则强调学生的自主性。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必然会引起教学的变革,变革的趋势是学生自主学习将加强,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将降低。因此无论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在教学中都要注意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的空间。

7.由此而引起的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已经不是知识的主要载体,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帮助学生设计正确的学习路线,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和帮助学生处理各种信息,抵制不良信息,也就是帮助学生学习。未来的学生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和知识,他们的信息和知识可能比教师知道得还早还多,因此教师也要不断学习,才能跟上学生的需要。所以未来的教师将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有人认为,在网络时代教师的职业将消失。笔者不认为这是正确的。教师的角色会有变化,但不等于教师将消失。青少年是长知识的时期,他们尚不成熟,他们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很差,判断是非的能力还很弱,需要教师指导和帮助。何况教师的身教言传,教师行为风范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任何事物不可替代的。

8.教学方法、评价制度也要相应地改革。由于篇幅有限,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展开,需要专文论述。这里只作简要的提示。笔者认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二是不仅重视学习的结果,更重视学习的过程,在教学中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思考;三是鼓励学生创新,敢于提出与众不同、与教师不同的见解,敢于坚持自己正确的意见;四是评价标准多元化,很多问题不只是一种答案,尤其是社会科学,要允许有不同的见解。

总之,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变革要求学校课程不断改革,而课程改革又会引起教学过程的一系列变革,其关键在于教师的教育观念要跟上这种变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