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浦双祥村:制陶之地闻名

青浦双祥村:制陶之地闻名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双祥村有挖泥制坯、烧窑的百年历史,早在清嘉庆年间就有“日出千砖万瓦村”之称。解放后,制坯仍是双祥村的一项重要产业,在全村经济收入中占较高比例。烧土窑与制坯,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双祥村土窑最多时达30余座。2016年以来,双祥村启动了区级美丽乡村水务整合项目建设,积极实施河道整治项目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与此同时,农村生活污水改造项目也取得重要成果。

青浦双祥村:制陶之地闻名

民居

双祥村位于金泽镇西北部,南临急水江,西与江苏昆山古镇周庄隔江相望,北靠长白荡与昆山锦溪古镇相接。境内有长白荡、东荡、祥坞荡、蔼端荡等。商周公路贯穿全村,交通便捷。

双祥村由道上浜、张家浜、匠人浜、朱家坞4个自然村组成,农业合作化期间为张家浜、道堂浜、祥(匠)人浜、朱家坞4个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时期为张家浜、道堂浜、祥(匠)人浜、朱家坞4个生产大队。1963年张家浜与道堂浜合并为双浜大队,祥(匠)人浜与朱家坞合并为祥坞大队,1984年9月分别改建为双浜村和祥坞村两个村民委员会。2001年初,双浜村与祥坞村撤并为双祥村,各取前面一字为村名。面积3.31平方千米,其中耕地117.35公顷,有人口2700余人。

从清顺治年间起,这里的村民就有读书求上进的好风气民国初期就建有三浜小学。解放初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就有10多人。自恢复高考起,村民子女考上大学本科以上的有220多名,其中在国外留学的8名、博士生5名。

双祥村有挖泥制坯、烧窑的百年历史,早在清嘉庆年间就有“日出千砖万瓦村”之称。民国《青浦县续志》记载,嘉道年间朱家坞村民在嘉兴大窑当雇工,回来后教人范土成坯,制成砖瓦,后商榻各村都有人制坯烧砖瓦了。解放后,制坯仍是双祥村的一项重要产业,在全村经济收入中占较高比例。烧土窑与制坯,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双祥村土窑最多时达30余座。

制坯和烧窑,有负面作用,致使高田成低田,低田变荡田,良田变瘦田,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防汛抗灾。土地资源遭受破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1997年,双祥村认真贯彻镇政府关于切实保护耕地全面禁止挖泥制坯和烧窑生产的意见,决定转变发展方式,制坯烧窑业从此告终。(www.xing528.com)

1997年底,全村充分挖掘利用本村资源,着力发展以生态养殖为主的特色农业,鱼虾养殖业快速发展。2004年引进上海幕锦庄企业发展公司,投资开发集贸易、园林、观光、苗木种销一体化的生态林基地(23.33公顷)。这是实施淀山湖沿湖生态林带建设工程以来,第一个由村级引进的实体型企业。与此同时,沈寒林等5户村民率先开发了长白荡河蟹生态养殖。

2016年以来,双祥村启动了区级美丽乡村水务整合项目建设,积极实施河道整治项目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与此同时,农村生活污水改造项目也取得重要成果。村内道路绿化、亮化和入村景观、农家“小三园”(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等建设也取得进展。一个整洁、美丽、生态、文明、宜居的新农村正在形成。

为了实现产业兴旺、村民富裕的目标,该村正在制订规划,利用东荡300亩水面建设生态乐园,逐步将休闲、观光、体验、度假农业旅游集于一体,以吸引更多市民走进双祥,亲近水乡,感受乡土

(叶建生整理)

旧砖窑 叶建生摄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