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负葬甲:用小数小时实现动物尸体完全掩埋

负葬甲:用小数小时实现动物尸体完全掩埋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名师导读负葬甲会将动物尸体埋入地下,并在上面产卵。两只负葬甲虫,只需几个小时就能将一只小鸟或老鼠的整个尸体掩埋起来。在负葬甲遇到的尸体中,有小一点的,比如鼩鼱;有中号的,比如田鼠;也有大的,比如鼹鼠。这些动物的残骸比它的体型都大出许多,埋葬工作所需的力量也远远超过了一只负葬甲所能承受的负担。因而,运输是不可行的,负葬甲只能将尸体就地掩埋。四只负葬甲,一雌三雄,已经赶到了施工现场。

负葬甲:用小数小时实现动物尸体完全掩埋

对于动物界的某些成员来说,4月的柔和春风中,到处弥漫着危险和血腥。刚刚换上绿色珍珠衣服的蜥蜴,被不懂事的顽皮鬼们用石头砸死;春耕的农民愤怒地用铁锹剖开鼹鼠的肚子,将尸体扔到路边;无毒蛇在踏青时意外身亡,被“正义的”过路人用脚后跟踩死;一阵大风刮过,还没长出羽毛的小鸟狠狠地摔到了地上。

这些生命等不到夏日炎热的阳光了,它们变成了等待腐烂的尸体,人见人嫌。不过,这些尸体不会烦恼人们多久,因为一支庞大的尸体清理队伍正在赶来。

蚂蚁作为先头部队第一个赶到,它们迫不及待地奔向尸体,将尸体分割成碎片。随后,长着深暗色宽大鞘翅的葬尸甲、腹部涂抹得雪白的皮蠹、碎步小跑且鞘翅发光的腐阎虫、细瘦的隐翅虫等,成群结队地匆忙赶来,似乎是约定好了一样。

这些狂热奔忙的虫子在执行大自然的法则:一切生命向自然索取,最终也都要回归自然。它们正在开发死亡,用来滋养生命。它们是自然的净化系统,将肮脏可恶的腐烂物变成生命的燃料。它们乐不可支地对尸体进行加工,耐心地利用尸体的每一根骨头、每一条韧带、每一点皮毛,一点点地汲干尸体的液汁,直到尸体干得酥脆作响。这些环境的净化者、大自然的执法者疯狂地劳动着,直到所有生命的残渣都回归到生命的另一种循环。

春耕的这些受害者们,田鼠、鼩鼱、鼹鼠、蜥蜴、癞蛤蟆,它们的尸体被葬尸甲、皮蠹和其他昆虫大吃特吃,然而在这腐臭的野味欢宴中,有一位赴宴者吃得很少很少。它身穿一袭米黄色法兰绒衣,鞘翅上佩带着齿形边饰的朱红色腰带,触角顶挂着红色绒球,浑身散发着麝香气味。它就是最享誉盛名、最刚健有力的土地维护者,负葬甲。尽管负葬甲拥有锋利的大颚,却不像其他食客那样将尸体的肉撕咬下来。准确地说,它是一位大自然殡仪馆工作人员,是掘墓者,是葬尸者,它那身庄重的衣服是葬礼的着装,是它对逝去的生命的哀悼,是它对自己崇高职务的尊重。

这位葬尸者将残骸就地掩埋在地窖里,待它在地窖中烘熟了之后,便成了它的幼虫的家产。它埋葬尸体是为了家庭,为了安顿好孩子。而在这个过程中,它只是为了维持体力,才汲几口野味的血浆。

其他昆虫在享用完野味之后,心满意足地撤退,留下被掏空的尸体,任生命的残骸承受风吹雨打、饱受苦难;而负葬甲这位有家庭责任感的掘墓者,则处理尸体,将其掩埋。它平时动作迟钝,在将尸体埋入地窖时,却手脚麻利,动作迅速。在几个小时之内,一具相当大的鼹鼠尸体,就被它整个儿掩埋在地下。原来散发着尸臭的地方,一下子就被腾空,整理得干干净净,似乎这里从来没有发生过死亡和昆虫的食腐欢宴。唯一与之前不同的是,这里留下了一个被沙土覆盖的鼹鼠丘,这是亡者的墓碑,也是葬尸者的劳动纪念碑

名师导读

负葬甲会将动物尸体埋入地下,并在上面产卵。幼虫孵化后以腐肉为食,在雌雄成虫的精心照料下长大。负葬甲除了是为数不多的“哺育”幼体的昆虫,还能根据食物的多少调整幼虫数目——杀死较弱的幼体,以保证最多数幼体成活。两只负葬甲虫,只需几个小时就能将一只小鸟或老鼠的整个尸体掩埋起来。

这位收殓葬尸工使用的方法简单快捷,是田野清洁队伍中的佼佼者。在深入研究这种虫子之前,让我先谈一谈负葬甲的正常劳动环境条件吧。如果要评选一位田野卫生队伍中的先进员工,负葬甲一定当选。它不但工作效率高,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对于大自然安排的工作从不挑挑拣拣、敷衍了事,它用一种近乎狂热的执着对待每次任务,大自然给它安排什么,它就接受什么。

在负葬甲遇到的尸体中,有小一点的,比如鼩鼱;有中号的,比如田鼠;也有大的,比如鼹鼠。这些动物的残骸比它的体型都大出许多,埋葬工作所需的力量也远远超过了一只负葬甲所能承受的负担。因而,运输是不可行的,负葬甲只能将尸体就地掩埋。

埋葬地点是不可选择的,而且变化无常。这一次幸运些,尸体躺在疏松的沙土上;下一次可能会异常艰难,碰到了布满鹅卵石的埋葬地。有时,挖掘地点在一片光秃秃的土地上;有时,挖掘地点在一片盘根错节的杂草中;甚至,有时会在布满荆棘的地方,刚刚被剖开肚膛的鼹鼠被农民用铁锹随便那么一扔,扔到了荆棘的托架上,离地面还有距离。

这些变化无常的地点给埋葬工作带来的困难也是多种多样,如果负葬甲采用一成不变的方式方法来对待这些难以预料的困难,那么它也就无法成为称职的掘墓者了。它受偶然的条件所支配,在它那微小的辨别能力范围之中选择不同的策略。扫清、锯开、砸烂、震动、升起、移动,这些都是负葬甲的绝技。(www.xing528.com)

我将负葬甲安置在瓦钵的金属钟形罩中,并在瓦钵中装满了压紧的新鲜沙土,一直溢到瓦钵的边沿。为了保证实验顺利进行,防止受野味吸引的馋嘴的猫来捣乱,我将笼子放在一个封闭的玻璃房里。

让我们先说说负葬甲的食物问题。它在这方面毫不挑剔,对于任何散发着腐臭味道的尸体都欣然接受。两栖动物挺好,爬行动物也不错;长羽毛的动物可以,穿皮毛的动物也行。一次,我将一只红色的鱼放进笼子里。这是一只中国的金鱼,是负葬甲从未遇到过的。但是,这些开明的掘墓者很快将其判定为好东西,用和埋鼹鼠一样的方法将其掩埋了。牛排骨、羊肋条在腐烂变臭时,也成为它们的新品菜肴,被迅速地埋到地窖里。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负葬甲是怎么工作的。一只死鼹鼠躺在荒石园的中央,我为这些掘墓工选择的工作地点,土质疏松,易于挖掘。四只负葬甲,一雌三雄,已经赶到了施工现场。它们钻到鼹鼠尸体下使劲地摇动,那只失去生命的死鼹鼠仿佛复活了一般。

等了很久,有一位挖掘工,几乎总是同一只雄虫,它从鼹鼠的尸体下面爬出来,围着尸体转圈,它对施工对象进行了一番仔细的勘探。然后,它又急急忙忙地钻回死鼹鼠身下,接着又爬出来探测新的情况,然后再次钻回去。随后,这只死鼹鼠恢复了摆动,而且动个不停。与此同时,它周围的沙土被压紧,形成一个环形软垫。鼹鼠身下的泥土被破坏,它已经失去了支撑物,加上四位掘墓工的大力摇动和鼹鼠自身的重量,这具残骸陷入了地下。

这四位掘墓工此时还在地下进行着推土工作,不见踪影。不过它们没有休息,而是推动着那堆堆成环形的被压紧的沙土。沙土很快被推入坑中,将尸体掩埋起来。这具尸体就像是陷入沼泽一般,自动被吞没了。在我们看不到的沙土里,它将一直下降,直到埋葬工认为深度已经足够为止。掘墓者一边挖洞,一边摇动和拖拽尸体。随着洞穴的不断加深,即使四位掘墓工停止摇动,墓穴也会由于沙土的震动、崩塌而自动填平。

负葬甲所使用的方法和工具都十分简单。它们的爪端有锋利的铲子,帮助它们迅速地挖好墓穴;它们背部强壮有力,能够让沙土产生轻微的震动。这些工具就足够了。不过,它们还需要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那就是它们必须频繁地摇动来埋葬对象。这种摇动的目的是将尸体的体积压缩得更小,以减少它们下降时所受的阻碍。

最后,在这具尸体旁边,只剩下了两只负葬甲,一雄一雌,它们是一对夫妇,在那里看守和加工尸体。那其他两只雄虫呢?我看到它们已经到了地窖的顶端,在接近地面的地方休息。我曾多次观察到一群负葬甲协力合作,在将尸体顺利地入殓入仓之后,只有一对负葬甲夫妇留在了地窖里,其他的则爬上地面。在地面上的这些多数是雄虫,每一只都身怀绝技,干劲十足。

负葬甲的族群中,所有的父亲都尽心尽力地干活,不论是为了帮助别人,还是为了自己,它们都不遗余力。每当一对负葬甲夫妇陷入劳动量超负荷的困难中,这些热心的帮手就会循着猎物的气味赶来,和猎物的所有者一起,挖坑、摇动、探测、掩埋,直至任务完成。

思考·感悟

1.为什么负葬甲被称为“敬业的入殓师”?

2.请简单描述负葬甲是怎么工作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