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媒体环境下受众新闻信息行为分析

全媒体环境下受众新闻信息行为分析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2012年7月英国路透社研究所最新发布的《数字化新闻报告》当中,对英国网络新闻用户通过新闻需求分类:每日获取新闻30分钟以内作为轻度新闻需求者,30分钟~3小时作为普通新闻需求者,3小时以上为重度新闻需求者。调查发现英国受众中,轻度新闻需求者占22%,中度新闻需求者占70%,重度新闻需求者占7%。

全媒体环境下受众新闻信息行为分析

1.新闻需求动机与类型

信息需求动机是受众信息行为的起点。无论是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还是信息情报科学的信息行为理论,都以信息需求作为受众使用媒介获取信息的首要环节。本研究将新闻信息需求概括为获取信息,以利生活;增长见识,提升品位;关注社会,有归属感;参与时事,发表评论;增加话题,扩展人际;消磨时间,休闲娱乐六个方面(见表3-1)。发现受众的新闻信息需求动机排序为:信息获取、休闲娱乐、社会归属、增长见识、增加话题、参与评论。

表3-1 受众新闻信息获取主要动机排序表

受众的新闻信息需求有强弱程度区别。在2012年7月英国路透社研究所最新发布的《数字化新闻报告》当中,对英国网络新闻用户通过新闻需求分类:每日获取新闻30分钟以内作为轻度新闻需求者,30分钟~3小时作为普通新闻需求者,3小时以上为重度新闻需求者。调查发现英国受众中,轻度新闻需求者占22%,中度新闻需求者占70%,重度新闻需求者占7%。本研究借鉴这个分类方法,将样本人群根据每日平均新闻获取时长划分为轻、中、重度三个需求人群。研究发现在本样本中,轻度新闻需求者占44%,比例稍低于中度新闻需求者的53.7%,重度新闻需求者较少,占2.3%(见表3-2)。

表3-2 受众新闻需求强度表

接下来,将考察新闻需求强弱与人口特征之间的关联。通过皮尔森相关检验发现,新闻需求强弱程度与年龄、职业、学历、收入四个变量呈显著相关,而与性别无关(见表3-3)。

表3-3 新闻需求强弱与人口特征相关性分析表

注:**.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年龄、职业、学历、收入与新闻信息需求之间的相关关系具体陈述如下:

(1)年龄。

观察不同年龄段人群在不同新闻需求受众类型中的比例分布后发现(见图3-1),年龄与新闻需求程度的相关规律如下(见表3-4):

图3-1 不同新闻需求强度受众各年龄层分布图

表3-4 年龄与新闻需求程度相关分析表

续表

1)总体而言,中轻度新闻需求者占多数,重度新闻需求者比例低。轻度新闻需求者在各个年龄层中的平均比例是44.0%,中度新闻需求者的平均比例为53.7%,而重度新闻需求者平均比例仅为2.3%。

2)轻度新闻需求者随着年龄增加而减少,直到55岁以上,比例有所增加。18岁以内人群的轻度新闻需求者比例为73.0%,18~24岁年龄段为51.8%,25~34岁年龄段为34.8%,35~44岁年龄段为28.3%,45~54岁年龄段为22.2%,55岁以上年龄段为40.0%。

3)中度新闻需求者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直到55岁以上,比例有所减少。18岁以内人群的中度新闻需求者比例为25.2%,18~24岁年龄段为44.6%,25~34岁年龄段为62.9%,35~44岁年龄段为71.1%,45~54岁年龄段为75.6%,55岁以上年龄段为56.0%。

4)新闻需求程度在“25~34岁”和“55岁以上”两个年龄段出现转折:首先,25~34岁年龄段,需求程度由轻度转向中度。25岁以下两个年龄段的轻度新闻需求者比例是中度需求者的1.5倍,平均比例为62.4%,中度者比例为44.05%;25~34岁年龄段出现反转,25~54岁年龄段的中度需求者平均比例70.1%,轻度需求者平均比例28.4%,比例差距近3倍。

其次,55岁以上,轻度新闻需求者比例又逐渐回升。25~54岁期间的三个年龄段,受众中度新闻需求者的比例都为轻度新闻需求者的2~4倍。但到了55岁以上年龄段,轻度与中度新闻需求者的比例骤然接近,轻度为40.0%,中度为56.0%,说明到年老退休年龄,新闻需求程度相对降低。

(2)职业。

表3-5 职业性质与新闻需求程度相关分析表

续表

1)政企事业单位职工的中度新闻信息需求者比例普遍高于轻度新闻需求者。政府公务人员中度新闻需求者比例在各人群中最高,其中轻度新闻需求者比例为80.0%、20.0%,差距达到4倍。国有企业为71.6%,27.2%;事业单位为68.9%,29.5%,差距在2倍以上;外资企业为64.4%,34.2%;民营企业为57.1%,41.1%。可见政府单位工作人员新闻需求度最强,其次为国有企业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再次为外企与民企工作人员。

2)退休人员与自由职业者的中度新闻需求高于轻度新闻需求者。退休人员的中度与轻度新闻信息需求者比例为61.5%、30.8%;自由职业者为71.4%、28.6%。这两者的共同点是工作时间相对于其他群体有弹性

3)学生、农民、待业人员的中度新闻需求者比例普遍低于轻度新闻需求者。学生的轻度新闻需求者比例高达61.3%,而中度新闻需求者比例仅为35.6%,差距最大。这与政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新闻需求情况恰好相反,可见有社会工作、工作相对稳定、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阶层,新闻需求普遍较强,而反之新闻需求相对较弱。

4)退休人员的重度新闻需求者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人群。退休人员的重度新闻需求者比例为7.7%,而其他职业基本在1.0%左右,甚至很多职业都无重度新闻需求者存在。可见退休人员长时间看新闻的比例较高。

(3)学历。

表3-6 学历与新闻需求程度相关分析表

*注:以上数据计算遵照四舍五入原则

1)高学历人群的新闻信息需求度高于低学历人群。高中以下、高中(专)学历人群的轻度新闻需求者比例要高于中度新闻需求者比例,高中(专)学历人群轻度新闻需求者比例为64.2%,中度为32.8%,将近2倍的差距。但大专学历及以上人群,恰恰相反,中度新闻需求者比例普遍高于轻度新闻需求者比例,大专学历人群中,轻度为31.3%,中度为66.7%;本科学历人群中,轻度为36.7%,中度为61.2%;硕士及以上学历人群中,轻度为36.8%,中度为60.5%。

2)除高中以下学历,重度新闻需求者在其余各学历层次都有分布,比例均衡。高中以下学历人群的重度新闻需求者比例为0.0%,而重度新闻需求者比例在其他学历人群中在2%~3%之间。

(4)收入。(www.xing528.com)

1)1500元以下收入人群的轻度新闻需求者比例最高,中度新闻需求者比例最低。1500元以下收入人群的轻度新闻需求者比例高与中度新闻需求者,轻度为61.4%,中度为36.3%。六个档次的收入人群中,只有1500元以下收入人群是轻度需求者比例高于中度新闻需求者。

表3-7 经济收入与新闻需求程度相关分析表

*注:以上数据计算遵照四舍五入原则

2)5001~8000元收入人群的中度新闻需求者比例最高。1500元以上有五个档次收入人群,普遍是中度新闻需求者比例高,其中5001~8000元收入人群的中度新闻需求者比例最高,达到74.4%,是轻度需求者比例的近三倍。

3)1501~3000元收入人群的重度新闻需求者比例最高。重度新闻需求者在整个样本人群中的比例仅为2.3%,但1501~3000元收入人群的重度新闻需求者比例达到了8.2%,这与职业中的退休人群需求相符,可能与退休人群的收入情况比较集中于这个档次有关。

2.新闻获取行为偏好

(1)媒介选择。

复合化的媒介环境中,受众日常会使用多少种媒介设备进行新闻信息的获取呢?调查显示,在纸质报刊、电视、广播、手机电脑平板电脑这六类最常见的媒介终端中,使用3种媒介设备获取新闻信息的选择频率最高,占32.4%;使用4种媒介设备的受众占23.9%,使用5种媒介设备的受众占16.6%;使用超过3种媒介设备获取新闻信息的比例为81.6%,而使用单一媒介设备的受众仅占3.5%(见图3-2)。可见使用多种媒介获取新闻已成常态。

图3-2 受众日常获取新闻的媒介数量

为了进一步考察受众日常最喜欢使用的新闻媒介,本书设置的多选题“您日常会使用该媒介看新闻30分钟以上吗?”答案显示(见图3-3):会花超过半小时获取新闻的媒介中,61.2%的受众使用电脑,排名第一;52.0%的受众使用电视,排名第二;50.6%的受众使用手机,排名第三。使用手机和电脑获取新闻的人数都占到样本的半数,且比例非常接近。新兴的平板电脑排名第四,受众选择率是23.1%;传统的纸质报刊(19.1%)与广播(18.7%)则排名最末。

图3-3 受众获取新闻的媒介渠道类型(以受众日常看新闻30分钟以上媒体为例)

综上,电视新闻依然受到青睐,电脑、手机、平板成为新的热门新闻媒介,而广播和纸质报刊则相对势弱。

(2)使用频率。

近六成受众日常获取新闻信息的频率超过每日1次。其中31.7%的受众平均每天获取2次以上新闻,29.5%的受众平均每天获取1次新闻(见图3-4)。

图3-4 受众日常获取新闻信息的频率

(3)使用时段。

如图3-5所示,样本人群全天获取新闻的总体时间段分布,可见晚间19∶00~22∶00是获取新闻的最高峰,其次是傍晚17∶00~19∶00,第三个高峰是在早晨6∶00~9∶00。可见上班前后是获取新闻的高峰时间段。下午15∶00~17∶00及深夜22∶00以后获取新闻的比例比较低。

(4)使用场所。

受众获取新闻的场所最频繁的是在家,占比83.5%;交通工具上看新闻的比例超过工作场所,分别占比47.3%、34.5%。2009年复旦大学《新技术环境下上海市民媒介使用现状与特征》调查报告显示,上海市民上网的场所排序分别是家、工作场所、移动状态、公共场合。而本次调查中新闻信息获取的场所排序为家、交通工具、工作场所、学习场所、户外。由于手机等移动性媒体新闻媒介的普及,在交通工具上上网看新闻的情况比较常见(见图3-6)。

图3-5 受众日常获取新闻的时段

图3-6 受众日常看新闻的场所

(5)内容偏好。

受众最青睐的新闻信息内容是国内新闻与社会事件类新闻,选择概率都近6成。排名第三的是国际类新闻(49.6%);再依次为体娱文教类新闻(44.5%);本地新闻(40.0%);时事政治类新闻(32.4%);商业财经类新闻(26.7%)(见图3-7)。

(6)形式偏好。

受众最青睐的新闻信息形式是:电视新闻(44.2%)、以文为主的图文类新闻(31.2%)、网络视频新闻(28.1%)、纯文字的新闻报道摘要+详细图文链接(27.7%)。电视新闻依然最受观众所喜爱。图文类的新闻中,相对文字更多的新闻(31.2%),受众更喜欢图片为主,文字为辅的信息形式(40.1%)。由上可知,受众更加偏爱图像类的新闻报道。22.0%的受众选择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形式的新闻信息。纯文字的摘要报道与广播音频类、纯文字的详细新闻报道的新闻报道形式相对而言比较弱势(见图3-8)。

图3-7 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内容偏好

图3-8 受众新闻形式偏好

3.新闻媒介使用评价

受众对新闻媒介的整体评价为比较满意(见图3-9)。本书分别从信息内容满意度、技术功能满意度、费用价格满意度、界面外观满意度四个方面让受众对目前的新闻媒介使用做出评价。结果显示,综合而言,整体的满意度较好,这四个方面的一般满意比例均占到近半数,比较满意平均占近三成。比较而言,对技术功能的整体满意度最高,比较满意度与满意的综合评价占到46.8%,其余的三者均在37.0%左右,表明受众对新闻媒介技术部分相对更加认可。

图3-9 受众对新闻内容满意度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