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奶爸布丁泰国之旅:体验式亲子旅行

奶爸布丁泰国之旅:体验式亲子旅行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泰国古文化中心在中北部的大城和素可泰,东北部却更接近柬埔寨的吴哥文化,有著名的披迈寺和帕侬蓝寺。如何说服布丁和我去披迈寺呢?思考了好久,我想出“边旅行边记录”的法子。我就和布丁约定,一起去披迈寺里画画写生,拍几张好照片出来。披迈寺离下车的地方非常近,不过几百米路。披迈寺虽然主体是印度教的吴哥风格,但后来朝代换了,改供奉佛陀,变成了一座佛教寺庙。

奶爸布丁泰国之旅:体验式亲子旅行

在Pak Chong这个不知名的小镇不知不觉就住了三晚,该动身走人了。我们的下一站是泰国北部边境小镇塔通。从东北部到北部却不是令人开心的旅途,需要先坐一晚上的车去清迈,再从清迈坐四小时的车去塔通。Pak Chong是个小城市,只有去往呵叻和曼谷的车,所以还要先去这两个地方之一,才有车去清迈,这趟行程注定要大大折腾一番的。

布丁背上他的黄色小背包,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酒店,他太爱这家的早餐了。我们最终没有回曼谷,而是搭车去了呵叻,在呵叻车站买了晚上的大巴车票去清迈。这么做,是因为离呵叻一小时车程远有个城市叫披迈,在披迈城里有一个著名的高棉风格遗址:披迈寺。买好晚上的大巴票之后,我们还有大半日时间,足够去披迈转一圈了。

国人去泰国旅游,热点地区是普吉、苏梅、曼谷、芭堤雅和清迈,最近去清迈周围的拜县、清莱等地方旅行中国人也渐渐多起来了。但泰国东北部呵叻境内的几大著名高棉吴哥风格的遗址,一直少有国人问津。泰国古文化中心在中北部的大城和素可泰,东北部却更接近柬埔寨的吴哥文化,有著名的披迈寺和帕侬蓝寺。

喜欢文化的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两座古香古色的高棉风格遗址,但要让小布丁陶醉于文化遗址中,却是一件艰巨的任务。因为这个,这次的泰国旅行放弃了我钟爱的大城、素可泰两座古城,但我还是想尝试一下,是否有办法能让孩子也喜欢逛寺庙遗址。

小孩子听从于自己的内心,对他们喜欢的事情可以释放出无穷的热情和精力,连大人都跟不上他们的节奏。但对他们不喜欢的事情,就算逼着去做,也会磨磨蹭蹭地消极抵抗。看过不少父母带孩子旅行,花了大价钱买门票去瞻仰某著名景点,就盼着把精华部分一网打尽,才不算埋没了这门票钱和飞机票钱。不料,太阳一晒,走了没多久孩子就叫累了,要抱、要回酒店。哄也不奏效,许以冰激凌玩具有效期也不过半个小时。父母们气得要死:“这么美的景点,你怎么就觉得不好玩了?”“爸爸妈妈花了这么多钱和精力带你来玩,为什么一点都不体谅?”

我希望带孩子旅行的爸爸妈妈了解这样一件事情:这不是孩子的错,是大人自己的问题。孩子不是真的累,不是真的走不动,而是真的没兴趣。爸爸妈妈们需要考虑孩子的需要,找到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旅途中才能和孩子共同玩得开心。

一路上,去什么地方我都是和布丁商量的。这小子可有主意了,如果没事先和他沟通,带他去了无趣的地方,他定会振振有词地责怪我:

“这里有什么好玩的?”

“没有小朋友玩!”

“没有小动物看!”

“没有游乐场!”

“没有玩具玩!”

“没有冰激凌吃!”

“之前干吗不和我说?”

面对布丁的一连串质问,我都懒得理他,反倒是这小子更加嘚瑟了:“这下没话说了吧!”我狠狠瞪他一眼,暗示他:人要是太嚣张了,是不会有好果子吃的!

给了孩子选择的权利,有时候还是蛮烦人的。

但有个好处,一旦坦诚地讨论过,父子俩会达成了一致。万一结局不如预想的美好,布丁开始发牢骚时,我也可以振振有词地反驳回去:“这是你答应过的!”是的,他自己作的决定,布丁没话说了,最多只能嘟囔几句。

如何说服布丁和我去披迈寺呢?

思考了好久,我想出“边旅行边记录”的法子。鼓励孩子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将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如果孩子喜欢美术音乐、剪纸、写作、讲故事等等,都可以用来记录旅行。布丁喜欢摆弄相机,在我的指点下,拍照技术有所长进,拍照姿势更学得专业,很有摄影师的范儿。布丁还喜欢画画,总是将旅途中见到过的东西画在纸上,内容丰富有趣。

历史遗址之所以吸引我们,在于它们沧桑的故事和充满魅力的外观。孩子也能欣赏这些美,也能产生兴趣,尤其是印度教遗址,可以扯出一连串离奇的印度神话来。为了此行,我老早就开始作铺垫了,每天给布丁讲睡前故事。我喜欢天马行空地讲神话,从中国神话到北欧神话再到印度神话,从《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到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努曼。

披迈寺中除了几座主塔,就是残垣断壁的石头,但这里有印度大神的痕迹。我就和布丁约定,一起去披迈寺里画画写生,拍几张好照片出来。布丁听说可以见到仰慕已久的湿婆和毗湿奴,爽快地把画笔纸张放入他的小背包,挂上他的小相机,欢欣鼓舞地和我出发了。

披迈寺离下车的地方非常近,不过几百米路。广场的大喇叭一直在放一首喧闹的歌,歌里面反复大声地喊:“披迈,披迈,披迈……”大中午的,吵得人都没法打盹了。(www.xing528.com)

门票很便宜,小孩还不要钱。我们进到这个半开放式的遗址中去,入口处是由许多条七头蛇神那迦守护的步道。

我问布丁:“你知道为什么会有七个头的蛇在这里吗?”

布丁不知道。

我告诉他:“七头蛇是毗湿奴的床啊。”

布丁开心地说:“啊,我知道了,这里就是毗湿奴的庙。”

实际上,我搞错了,里面主塔中央供奉的一座坐在七头蛇身上的神像,那不是毗湿奴。毗湿奴是躺在蛇床上睡大觉的,这个却是佛祖在打坐沉思,忽然天降暴雨,蛇神那迦就把自己撑成伞状替佛祖挡雨。披迈寺虽然主体是印度教的吴哥风格,但后来朝代换了,改供奉佛陀,变成了一座佛教寺庙。

不像一般的蛇只有两颗大尖牙,蛇神那迦长了七副整整齐齐的好牙。布丁上去摸了摸蛇头,敲了敲它的大板牙,石质的,经过风雨的侵蚀变得有些粗糙。

“它有七个头呢。梵天原来有五个头,后来被湿婆砍掉了一个,变成四个头了。”布丁记得挺清楚。

披迈寺四周是一圈回廊,回廊上一个接一个的大窗口形成了一个个天然的相框,布丁拿起相机拍摄相框中若隐若现的人类,其中一张穿红衣服的女孩子探出头,如同相框中的照片。披迈寺到处是石头遗址,布丁爬上爬下,把这儿当作了游乐场。

我们找了一个平整的石头平台,放下背包,拿出了布丁的画笔画纸。布丁将画册铺在石头上,蹲在一旁,仔细地观察眼前的回廊、石塔、大树和绿草,沉吟片刻后下笔了。几分钟后,布丁说:“好了!”

一气呵成,真不错,我凑过去欣赏。只见画纸上赫然出现一辆大卡车,其他啥也没有。

我诧异地问布丁:“你看到的难道是辆大卡车?”

“可我只会画汽车。”布丁无奈地说。

“那你装模作样地边画边看干吗?”我感觉被骗了。

“你让我看的啊。”布丁耸了耸肩,把两手摊开,小手还抖一抖,展示他刚从一个老外那儿学来的绝学。

我都不知道说他什么好了。

还好,老爸二十年前上过几堂美术课,会一点照葫芦画瓢。平时这点三脚猫的功夫怕误导了布丁,但这个时候需要给他一些启发,豁出去了。我也摊开一张画纸:“布丁,咱们一起画,不会的爸爸教你。你看,画画和摄影一样,首先需要完成构图,树在哪儿,塔在哪儿,回廊在哪儿,先在画纸上想好位置。”

讲到构图,布丁有些开窍了。布丁喜欢摄影,我教过他一些构图的原理,现在他拍出来的照片已经比布丁妈要强多了。我们爷俩在佛陀的大殿外静静地画画,大殿门头上火中跳舞的湿婆在注视着我们,门外七头蛇神那迦在守护着这座神庙。

我们俩合作完成了几幅大作。布丁虽然还不会画雕像和建筑,但在卡车旁加上了回廊和大树,改造成了披迈寺外公路上开过的一辆卡车。

在披迈寺中走走、拍拍、画画,一下午的时光就这么悄悄溜走了。布丁是个开朗活泼的孩子,喜欢的歌曲却总有股淡淡的忧伤,他听不懂歌词,也不懂“忧伤”,会说:“我喜欢听这首歌,因为听起来很可怜的样子。”也许被遗址中残垣断壁的沧桑所感染,逛完披迈寺,布丁说:“我喜欢这儿,下次还要来遗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