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然质朴之美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梵天共舞

自然质朴之美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梵天共舞

时间:2023-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都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并在相处中相互感应,相互交流。然天地生物,各遂其性,莫若茶叶,烹而啜之,以遂自然之性也。茶之冲饮法盛于明代,并延续至今,这与田艺蘅等人

自然质朴之美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梵天共舞

第四节 自然质朴之美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梵天合一

老子先于孔子论“道”,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著名命题。在道家看来,“道”是最高的功能和实体,但仍要从属于自然,也就是说得绝对地遵循自然,照自然规律办事。

儒家一贯主张“天人合一”,到汉代大儒董仲舒那里,进一步提出“道之大原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并十分重视天、人之间的交感作用。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模式的中医学甚至于将天、人相比附,《黄帝内经·灵枢·邪客》中说:

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律。

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节。

佛教提出“梵天合一”、“物我同根”,即认为主宰世界的“梵”与个体灵魂的“我”本体上是统一的,所谓“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涅槃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区别”(《中论·观涅槃品》),“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大珠禅师语录》),“物不异我,我不异物,物我玄会,归乎无极”(僧肇《涅槃无名论》)。这一世界观的特点是认为主体与客体同构,而且主体与客体可以双向交流,打成一片。

应当说,儒、道、释三教在天、人观这一点上并无根本区别,只是提法不同。都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在相处中相互感应,相互交流。见之于实践就是要返璞归真、回归自然。

这些哲学思想对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古代士子中的山水诗人、山水画家,他们回归自然怀抱,写山水诗,画山水画,并进入物我两忘的相融境界,所谓“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唐·志契《绘事微言》)、“思与境偕”、“情与景冥”、“意中有景,景中有意”(谢榛《四溟诗话》)、“万物在秋之中,而吾人又在万物之中”(廖燕《李谦三十九秋诗题词》)。

士子介入茶事,便引入这一美学主张,在品茗中返璞归真,茶我两忘。他们对于茶之色、香、味,讲求一个“真”字,要有真色、真香、真味,“真”则自然。蔡襄《茶录》云:

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建安民间试茶,皆不入香,恐夺其真也。若烹点之际,又杂以珍果香草,其夺益甚,正当不用。

明人张源《茶录》云:

香:茶有真香、有兰香、有清香、有纯香。雨前神具曰真香,火候均停曰兰香,不生不熟曰清香,表里如一曰纯香。

无名氏《论美人》一文云:

美人自少至老,穷年尽日,无非行乐之时。少时盈盈十五,娟娟二八,为含金柳,为芳兰蕊,为雨前茶,体有真香,面有真色。

周高起《阳羡茗壶系》云:

茶至明代,不复碾屑、和香药、制团饼,此已远过古人。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又近人远过前人处也。陶曷取诸?取诸其东山土砂,能发真茶之色、香、味。

朱权《茶谱》云:

至仁宗时,而立龙团、凤团、月团之名,杂以诸香,饰以金彩,不无夺其真味。然天地生物,各遂其性,莫若茶叶,烹而啜之,以遂自然之性也。

综上所述,一言以蔽之:真则自然。明代田艺蘅是“眠云跂石人”,其《煮泉小品》全面论述了茶事要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观点。他的主张有如下几个方面:

1.主张用本地水煎本地茶。他说:

陆羽尝谓“烹茶于所产处无不佳,盖水土之宜也”,此论诚妙,况旋摘、旋瀹,两及其新耶。故《茶谱》亦云“蒙之中顶茶,若获一两,以本处水煎服,即能祛宿疾”是也。今武林诸泉,惟龙泓入品,而茶亦以龙泓山为最。盖兹山深厚高大,佳丽秀越,为两山之主。故其泉寒甘香,雅宜煮茶。虞伯生诗:“但见瓢中清,翠影落群岫。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姚公绶诗:“品尝顾渚风斯下,零落《茶经》奈尔何。”则风味可知矣,又况为葛仙翁炼丹之所栽。又其上为老龙泓,寒碧倍之,其地产茶为南北两山绝品。鸿渐第钱塘、天竺、灵隐者为下品,当未识此耳。而《郡志》亦只称宝云、香林、白云诸茶,皆未若龙泓之清馥隽永也。余尝一一试之,求其茶泉双绝。

这段话中列举的“茶泉双绝”是指蒙顶水瀹蒙顶茶,用深厚高大、佳丽秀越的龙泓山中那清寒甘香的龙泓泉去瀹龙泓茶,用寒碧倍之的老龙泓水去瀹龙泓绝品茶……这一思想源于陆羽的《茶经》,陆羽曾指出“烹茶于所产处无不佳,盖水土之宜也”。而宋明时代仍有不少茶人四处觅水,或四处觅茶,不肯就地取材瀹出风味自然的好茶汤

2.主张瀹茶汲自然之水。他说:

龙泓今称龙井,因其深也。《郡志》称有龙居之,非也。盖武林之山,皆发源天目,以龙飞凤舞之谶,故西湖之山,多以龙名,非真有龙居之也。有龙则泉不可食矣。泓上之阁,亟宜去之。浣花诸池,尤所当浚。严子滩一名七里滩,盖砂石上曰濑、曰滩也。总谓之浙江。但潮汐不及,而且深澄,故入陆品耳。

他认为有龙不可食,有潮汐不可食,意即水贵自然,杂入他物则不佳。

3.主张择自然之茶。他说:

茶之团者、片者,烈出于碾垲末,既损真味,复加油垢,即非佳品,总不若今之芽茶也。盖天然者自胜耳。曾茶山《日铸诗》:“宝img22自不乏,山芽安可无。”苏子瞻《壑源试焙新茶》诗:“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是也!且末茶瀹之有屑,滞而不爽,知味者当自辨之。芽茶以火作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且断烟火气耳。况作人手器不洁,火候失宜,皆能损其真香也。生晒茶瀹之瓯中,则旗枪舒畅,清翠鲜明,尤为可爱。

他认为制茶不宜团者片者,而自然地芽茶有真味;芽茶宜断烟火以生晒者为上。这些话很有道理,中国制茶业的发展也基本如此,由团片到芽茶,芽茶中晒青多于烘青,制作的变化也导致饮茶习俗的改变。

4.主张自然地煎茶。他说:

唐人煎茶,多用姜盐。故鸿渐云:“初沸水合量,调之以盐味。”薛能诗:“盐损添常戒,姜宜著更夸。”苏子瞻以为茶之中等,用姜煎信佳,盐则不可。余则以为二物皆水厄也。若山居饮水,少下二物,以减岚气或可耳。而有茶,则此固无须也。

陆羽也曾反对茶中加作料,视为沟渠中弃水。但他的主张不彻底,他又认为不加盐会淡得没有味。薛能、苏子瞻认为加盐不好,加姜可以。田艺蘅提倡的是近代的自然茶艺,认为姜盐皆不宜,称之为“水厄”。茶之冲饮法盛于明代,并延续至今,这与田艺蘅等人的倡导有很大关系。

5.主张自然地饮茶。他说:

今人荐茶,类下茶果,此尤近俗。是纵佳者,能损真味,亦宜去之。且下果则必用匙,若金银大非山居之器,而铜又生腥,皆不可也。若旧称北人和以酥酪,蜀人入以白土,此皆蛮饮,固不足责。人有以梅花菊花茉莉花荐茶者,虽风韵可赏,亦损真味。如有佳茶,亦无事此。唐人以对花啜茶为杀风景,故王介甫诗:“金谷千花莫漫煎。”其意在花,非在茶也。余则以为金谷花前信不宜矣,若把一瓯对山花啜之,当更助风景,又何必羔儿酒也。

他提倡的是一种雅致的自然地品茗,认为饮茶时佐茶果和名花异卉会损真味,他所谓的真味指茶的自然风味,但并不一概反对对花啜茶,认为代之以山花不仅不损茶味,反有助于赏景。我们不可用科学的尺度去评价或苛求田艺蘅,他的自然茶道观立于自身经验和“道法自然”。近代社会人们苦于环境污染,提倡绿色饮料,也希望忙碌之余能回到自然(包括人工创造的自然环境)怀抱用自然的方式冲茶饮茶,以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田艺蘅的主张颇合现代人的心思。

古代士子以回到大自然饮茶为时尚。纵不能去自然的环境中饮茶,也要在茶室茶馆、茶亭、茶寮的陈设中缩微大自然,他们对山水的迷恋已到了物我两忘的地步。清人张潮《论山水》云:

物之能感人者:在天莫如月,在乐莫如琴,在动物莫如鹃,在植物莫如柳。为月忧云,为书忧蠹,为花忧风雨,为才子佳人忧命薄,真是菩萨心肠。昔人云:“若无花月美人,不愿此生世界。”予益一语云:“若无翰墨棋酒,不必定作人身。”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花之香,文人之韵致,美人之姿态,皆无可名状,无可执著;真足以摄招魂梦,颠倒情思。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诗文。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地上者妙在丘壑深邃,书上者妙在笔墨淋漓,梦中者妙在景象变幻,胸中者妙在位置自如。

其《论书与读书》亦云:

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善游山水者,无之而非山水:书史亦山水也,诗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

士子饮茶即视茶为山水,乃至有分茶高手能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分茶画,从汤面的变幻发现奇奇怪怪的山山水水,以体味山水之乐。

当然,最有趣的还是去山山水水中饮茶。唐人灵一写过《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一诗,诗人与元居士划着船儿去山间,取青山潭的水煎茶,二人爱茶也爱山,陶醉于山水之美和香茶之美,饮到日暮方止。

宋人杜耒于寒夜以茶代酒待客,因有月、梅伴饮,别有一番情趣。《寒夜》诗云:

寒夜客来茶当酒,(www.xing528.com)

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宋代词人辛稼轩也喜爱林间烹茶待客。《鹧鸪天》词云:

自古高人最可嗟,只因疏懒取名多。

居山一似庚桑楚,种树真成郭橐驼。

云子饭,水晶瓜,林间携客更烹茶。

君归休矣吾忙甚,要看蜂儿趁晚衙。

古人携茶游山是一大雅事。宋代的范镇,字景仁,与温公司马光交好,二人曾携茶游嵩山。《邵氏见闻录》云:

温公常与景仁,共登嵩顶,由轩辕道至龙门,涉伊水至香山,憩石楼临八节滩,凡所经从,多有诗什,自作序曰《游山录》。携茶游山,当是此时。

表现山林饮茶的野趣,在唐诗、辞赋中不乏例证,如:

煎 茶

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

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

自拾枯松三四枝。

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

刘言史

粉细越笋芽,野煎寒溪滨。

恐乖灵草性,触事皆手亲。

敲石取鲜火,撇泉避腥鳞。

荧荧爨风铛,拾得坠巢薪。

茶 赋

顾 况

……              

杏树桃花之深洞,竹林草堂之古寺。

乘槎海上来,飞锡云中至。    

此茶下被于幽人也。       

茶 舍

皮日休

阳崖枕白屋,几口嬉嬉活。

棚上汲红泉,焙前蒸紫蕨。

乃翁研茗后,中妇拍茶歇。

相向掩柴扉,清香满山月。

睡后茶兴忆杨同州

白居易

婆娑绿阴树,斑驳青苔地。

此处置绳床,傍边洗茶器

至于那些山林隐者,在山林中种茶、制茶、品茗,享尽了山林的乐趣。他们与茶融为一体,与自然融为一体,比生活在都市里的茶人更能体味饮茶的自然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