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善用使领馆资源,发现新闻最前线

善用使领馆资源,发现新闻最前线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使领馆在驻在国除了具有对外交往和维护本国利益的功能外,还有一项重要职能就是搜集、调研驻在国的相关情况和信息,并向本国政府和相关部门汇报。[14]而使领馆的信息调研渠道大都来自驻在国高层人员,如议会议员、发言人或者政府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等,从而保证了其信息源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新闻发布会是政府和各类组织、机构向媒体发布信息的重要平台,也是媒体获取相关部门权威信息的便捷渠道。

善用使领馆资源,发现新闻最前线

使馆是一个国家在其建交国首都派驻的常设外交代表机关,代表本国的国家利益,其职责是代表本国促进与建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和军事等多方面关系的发展,大使馆同时具有领事馆的职能。而领事馆是一个国家派驻在他国某个城市的领事代表机关,有总领事馆、领事馆和副领事馆等,负责管理当地的本国侨民和其他领事事务。使领馆在驻在国除了具有对外交往和维护本国利益的功能外,还有一项重要职能就是搜集、调研驻在国的相关情况和信息,并向本国政府和相关部门汇报。1961年4月18日联合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的关于外交交往与豁免的会议上签订的《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明确规定了外交人员在驻在国享有的外交特权,从而保证其充分履行外交职责。该公约中的众多条文成了现代国际关系的基石,其中第三条有关使馆职务的条文就明确了使馆有权“以一切合法手段调查接受国之状况及发展情形,向派遣国政府具报”[12]。另外,联合国于1963年4月24日在维也纳召开的关于领事交往与豁免的全权代表会议上签订的《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则是一个关于领事关系、特权及豁免的国际公约,其中第五条有关领事职务的条文也明确了领事有权“以一切合法手段调查接受国内商业、经济、文化及科学活动之状况及发展情形,向派遣国政府具报,并向关心人士提供资料”[13]

驻外使领馆人员都是派遣国外交部门严格挑选的具备出色业务能力的外交人员,他们对驻在国的信息搜集和调研是本国制定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的重要参考,这也就决定了驻外使领馆向国内提供的信息必须是客观而准确无误的。“所有驻外使领馆都担负综合调研、专题问题调研和动态形势调研的任务。综合调研既可以是就国际政治形势、国际经济形势、军事形势的调研,也可以是就驻在国问题的综合调研。专题调研是指特定题目、特定领域问题的调研,比如南斯拉夫的科索沃问题,独联体国家的私有化问题。专题调研一般要根据国内的要求,有针对性进行。动态形势调研主要反映驻在国各方面情况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驻在国的动态情况是驻外使馆日常的主要调研任务。动态情况调研是指驻在国或驻在国所在地区近几年,特别是近几个月各方面的动态变化。对驻在国动态调研的基本问题,具体讲就是,该国的政局发展情况、经济运行情况、人民生活状况、社会动态、舆论趋向、文化情况、军事调动与军事发展、外交动向,以及该国的各项政策、法规、法令的制定与实施、驻在国与本国的双边关系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可能的发展趋势。可以说,动态调研是使馆外交调研的核心。”[14]

而使领馆的信息调研渠道大都来自驻在国高层人员,如议会议员、发言人或者政府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等,从而保证了其信息源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与之相比,媒体机构的驻外记者显然不能像外交人员那样能够比较便利地接触到这些权威的消息来源。因此,驻外记者在报道一些当地的重要事件时,本国的使领馆人员就成了十分重要的消息来源;与此同时,他们所掌握的权威信息也是记者印证自己所获取的消息源真伪的重要途径。

另外,使领馆也是本国驻外记者结交当地权威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必要的时候,驻外记者还可以恳请本国外交人员帮助联系协调,以便记者能够顺利采访到驻在国的高层人士。以我国驻外使领馆为例,“使领馆每年都要举行几次招待会,都要邀请驻在国的政要和其他各界人士参加招待会,我国驻外记者一般也在受邀之列,这就为驻外记者提供了一个结识驻在国政府官员的机会,为日后的采访奠定基础。与记者站或分社相比,我国驻外使领馆拥有较强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在必要情况下,记者站在某些方面还不得不求助于使馆。在一些局势比较混乱的国家或地区,驻外记者有时候还不得不住进使领馆,以确保人身安全,完成报道任务”[15]。(www.xing528.com)

所谓新闻发布会,就是“政府、企业或大型社会组织就重大事项向社会公布消息、发表意见并接受记者提问的信息发布活动。以新闻发言人公布事件和意见为主,称作新闻发布会;以记者提问、新闻发言人回答为主要内容的,称作记者招待会。对即将举行的活动、会议、各种计划或将要发生的事变提前向记者透露某些信息,叫作媒体吹风会或背景吹风会。由国内外高层首脑或杰出知名人士接见记者,并应邀发表简短讲话、回答记者提问,称作媒体见面会。从广义上理解,又可把以上几种形式通称为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有多种形式,新闻发布会是其中主要的一种,此外还有发新闻通稿,新闻发言人接受媒体采访,向多家媒体发表谈话,定期或不定期公布白皮书或蓝皮书等形式”[16]。新闻发布会是政府和各类组织、机构向媒体发布信息的重要平台,也是媒体获取相关部门权威信息的便捷渠道。

驻外记者通过各类新闻发布会获得的消息虽然不会像记者专访那样获得独家的第一手信息,同时新闻发言人和出席新闻发布会的政府部门负责人或者组织机构代表向媒体提供的信息一般情况下也不会是爆炸性的,但是由于有些会议是闭门会议,有些决策在对外公布之前处于保密状态,这就导致在官方信息公布之前,外围会不断流传花样繁多、真假难辨的消息版本。即便是记者能够掌握一些较为准确的信源,也不可能有十足的把握对相关事件进行抢先报道,唯有等到官方的权威信息在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之后才能进行正式报道。在记者提问的环节中,有些问题是记者提前准备好的,有些问题是记者没有想到而被其他媒体同行提出来的,这些问题以及新闻发言人和相关负责人的回答,都是记者对新闻发布会进行新闻报道的重要信息素材。而在新闻发布会开始前,参会的各国记者往往都会聚在一起,对发布会的议题或者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和信息核实,他们相互间就各自掌握的信息也会“有保留”地互通有无,这都有助于记者显著增加自己对相关问题所掌握的信息量。与此同时,各国的驻外记者所掌握的消息源和采访渠道不尽相同,新闻发布会又非常适宜记者们结交同行,这就为各国记者拓展自己的人脉关系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以便记者们在日后的采访活动中展开合作。

另外,不论新闻发布会或者记者招待会的规模大小如何,参会的各路记者不可能人人都获得提问的机会。新闻发言人在点叫记者提问的时候有着一定的原则和规律,他要保持大体上的点叫公平和提问记者的多样性,如记者所属媒体的国别和性质、倾向和立场,以及被点到记者的男女比例,等等。当然,那些具有国际影响力、报道立场公正客观的国际一流媒体获得提问机会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很难想象,新闻发言人会把更多的机会和时间让给对立面媒体的记者提问。新闻发布会上出现接二连三的反对的声音,肯定是一次失败的新闻发布会。”[17]与此同时,如果记者在以往的新闻发布会上提问较多而提出的问题又很有水平,或者与发言人在其他场合有过交往,使其对该记者比较熟悉,那么该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中获得提问机会的可能性也就更大一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