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验动物的抓取与保定: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入门

实验动物的抓取与保定: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入门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验动物害怕人类接触其身体,特别是除饲养员外的陌生人,在抓取和保定时会进行防御性反抗。故实验者在抓取和保定实验动物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其反应,让动物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下面介绍几种常见实验动物的抓取与保定方法。若小鼠反应强烈,可抓取小鼠尾部在空中旋转,使得小鼠暂时眩晕,争取时间进行下一步的保定或注射等操作。(五)豚鼠的抓取与保定抓取方法:豚鼠性情温和,胆小易惊,一般不易伤人。

实验动物的抓取与保定: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入门

实验动物害怕人类接触其身体,特别是除饲养员外的陌生人,在抓取和保定时会进行防御性反抗。故实验者在抓取和保定实验动物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其反应,让动物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实验者在抓取时力求准确、迅速、熟练。下面介绍几种常见实验动物的抓取与保定方法。

(一)大鼠的抓取与保定

抓取方法:

操作人员张开左手虎口,迅速将拇指、食指插入大鼠的腋下,虎口向前,其余三指及掌心握住大鼠身体中段,并使其保持仰卧位,然后调整左手拇指位置,紧抵在下颌骨上(不可过紧,否则会造成窒息),即可进行实验操作,如图7-1所示。

实验者第一次抓取大鼠(或者大鼠特别凶猛)时,最好戴帆布或硬皮质防护手套以防被鼠咬伤。徒手操作时手掌的温暖可使大鼠变得温顺,很快停止抗争,并在之后的操作中更加顺从。实验者抓取大鼠时,应特别注意不能提其尾尖,因为尾尖皮肤易拉脱,不能让大鼠悬在空中时间过长,否则会激怒大鼠翻转咬人

图7-1 大鼠的抓取

固定方法:

1.徒手固定:用拇指、食指捏住大鼠耳朵及头颈部皮肤,余下三指紧捏住背部皮肤,置于掌心,调整好大鼠在手中的姿势即可。此种固定方法常用作大鼠灌胃、腹腔注射、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等实验操作,如图7-2所示。

图7-2 大鼠的徒手固定

2.固定板固定:固定板可用方木板泡沫板制成。将麻醉的大鼠置于大鼠固定板上,保持仰卧位,固定好四肢。为防止大鼠苏醒时咬伤人和便于对其颈、胸部等的实验操作,应用棉线牵引大鼠两上门齿,固定其头部,如图7-3所示。

图7-3 固定板固定大鼠

3.头部固定:可使用立体定向仪进行头部固定。立体定向仪如图7-4所示。固定前应先麻醉实验动物,剪去两侧眼眶下部的被毛,暴露颧骨突起。然后调节固定器两端钉形金属棒,使其正好嵌在突起下方的凹处,并在适当高度固定金属棒。这种固定方式多用于腰背部,尤其是颅脑部位的实验操作。

图7-4 头部固定立体定向仪

(二)小鼠的抓取与保定

抓取方法:

首先用右手从笼子内将小鼠尾中部或基部抓取,但不可抓小鼠尾尖或放在左手上。可单手或者双手抓取小鼠,如图7-5所示。若小鼠反应强烈,可抓取小鼠尾部在空中旋转,使得小鼠暂时眩晕,争取时间进行下一步的保定或注射等操作。

图7-5 小鼠的抓取 单手、双手抓取小鼠

保定方法:

1.徒手固定:右手抓取小鼠尾,将小鼠放在笼盖或表面粗糙的物体上,轻轻向后拉鼠尾,在小鼠向前挣脱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两耳和颈部皮肤,无名指、小指和手掌心夹住背部皮肤和尾部,并调整好动物在手中的姿势,如图7-6所示。这类保定方法多用于小鼠灌胃以及肌肉、腹腔和皮下注射等实验。将小鼠放在笼盖或表面粗糙的物体上,是因为啮齿类动物视野小、胆小,在栅栏上或不平的表面行动迟缓,便于捕捉。

图7-6 徒手固定小鼠

2.固定板固定:麻醉后将小鼠置于小鼠固定板上,取仰卧位,用胶布缠粘四肢,再用针透过胶布扎在板上,从而将小鼠固定在小鼠固定板上。此方法常用于心脏采血、解剖、外科手术等实验。

小鼠固定板可自制,取边长15~20cm的泡沫板或方木板,板前方边缘扎1根针头或钉1根钉子,以便由小鼠上腭切齿上牵一根线固定其头部。在板左右边缘各扎两根针或钉2根钉子,消毒后备用。

3.简易固定:对小鼠进行尾静脉注射或采血时,如果没有合适的固定装置,可采用一种简易的办法。倒放一个烧杯或其他容器,把小鼠扣在里面,只露出尾巴。然后酒精擦拭,暴露血管,注射或采血样。烧杯或容器的大小和重量要适当,既要能够压住小鼠尾部不让其活动,同时还要能够起到压迫血管的作用。

(三)兔的抓取与保定

抓取方法:

实验者轻轻打开兔笼门,不要惊动兔,右手伸入笼内,从兔头前部把两耳轻轻压于手掌内,兔便卧伏不动,此时抓住家兔颈背部的被毛和皮肤,并用左手托住家兔臀部,将家兔呈坐位托起,使其体重主要落在左手上,如图7-7所示。

兔一般不咬人,但其爪锐利,挣扎时极易抓伤操作人员,因此实验者应防备其四肢的活动。特别注意不能只提家兔的双耳或双后腿,也不能仅抓腰或提背部皮毛,以避免造成兔的耳、肾、腰椎的损伤或皮下出血。

图7-7 兔的抓取(www.xing528.com)

保定方法:

1.盒式固定:未麻醉的兔可采用盒式固定,如图7-8所示。这种固定方法常用于采血、注射、观察兔耳血管变化、兔脑内接种等实验操作。

图7-8 兔盒式固定

2.台式固定:将兔麻醉后置于固定台上,四肢用粗棉绳活结绑住,拉直四肢,将绳绑在兔固定台四周的钉子或金属杆上,头以固定夹固定或用一根粗棉绳牵引兔门齿并系在固定台上,如图7-9所示。这种固定方式常用于兔静脉采血、注射、测量血压、呼吸以及手术等操作。

图7-9 兔台式固定

(四)猴的抓取与保定

抓取方法:

实验者从笼内抓取猴时,饲养人员应以右手持短柄网罩,左臂紧靠门侧,以防笼门敞开时猴逃出笼外。右手将网罩塞入笼内,由上而下罩捕。在猴被罩到后立即将网罩翻转取出笼外,罩猴在地,由罩外抓住猴的颈部,轻掀网罩,再提取猴的手臂反背握住,此时猴便无法脱逃。

保定方法:

1.徒手固定:实验者将猴两前肢反背在其背后,用一只手握着,用另一只手将猴的两后肢捉住,即可将猴固定,如图7-10所示。

图7-10 徒手固定猴

2.固定架固定:使用固定架固定猴,一般采用猴固定椅进行固定。猴固定椅由头枷和座椅构成,座椅可升降,头枷可固定猴头。固定椅可根据猴的体型大小随意旋转升降杆调整椅子的高低;猴头枷上的颈孔的大小可根据猴颈部的粗细作调整;固定后猴的头部与身体用枷板分开,实验人员可避免被猴咬伤和抓伤,枷板可同时作为工作台放置少量器械。

(五)豚鼠的抓取与保定

抓取方法:

豚鼠性情温和,胆小易惊,一般不易伤人。抓取时实验者可先用手掌扣住豚鼠背部,抓住其肩胛上方,拇指、食指环扣住其颈部,另一只手托住其臀部,如图7-11所示。此外,实验者还可用纱布将豚鼠头部轻轻盖住,实验人员轻轻抓住其背部或者让其头部钻到实验人员的臂下,然后进行实验操作。

图7-11 豚鼠的抓取

保定方法:

1.徒手固定:实验者用左手的食指和中指放在豚鼠颈背部两侧,拇指和无名指放在其肋部,分别用手指挟住左右前肢后将豚鼠抓起。后反转左手,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挟住其右后肢,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左后肢,使豚鼠体伸直成一条直线,如图7-12所示。

图7-12 徒手固定豚鼠

2.台式固定:豚鼠用于手术操作时,麻醉后的豚鼠可固定于试验台上进行台式固定,方法同大鼠的台式固定法,但应注意调节固定台上绳子固定圆柱间的距离以适应豚鼠的身体大小。

(六)树鼩的抓取与保定

器具抓取保定法:

实验者可以使用自制捕捉保定袋抓取保定树鼩。捕捉保定袋由铁丝、深色厚布料制成。将铁丝弯成圆环形,带一直线形手柄,圆环直径不小于8cm(稍大于饲养巢箱直径),将深色厚布料缝制成高约20cm,一端大(直径约10cm)一端小的圆锥形布袋,大开口端套缝在圆环形铁丝上,并穿上小布条以方便收口,如图7-13所示。捕捉时将捕捉袋口与饲养巢箱的孔紧密相对,在巢箱孔相对方向轻轻拍打巢箱,树鼩受惊后便钻进捕捉袋,随后收紧袋口。此方法可对非麻醉状态的树鼩进行转运、采血等。

图7-13 树鼩保定袋

徒手抓取保定法:

对树鼩进行实验操作时需要直接抓取,操作人员应佩戴两层手套,内层为医用乳胶手套,外层为帆布或厚线手套。抓取树鼩有两种手势:一种是手呈握式,即大拇指与其它四指对握,手掌朝动物背部压下,握住动物的背腰部;另一种是将动物头部固定在食指和中指之间,左前肢固定在大拇指和食指间,右前肢固定在中指和无名指间,小指握住动物腹部,另一只手抓住动物下肢及尾部。这两种方法可进行采血、注射、灌胃给药等实验,如图7-14所示。

图7-14 徒手保定树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