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福船水密隔舱:安全可靠,便于管理

福船水密隔舱:安全可靠,便于管理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内部用隔舱板把船舱分为互不相通的舱区,就是如今有着盛名的“水密隔舱”。“水密隔舱”是我国自古以来广泛采用一种船舶设计,大约始于唐代,宋代以后在海船中被普遍采用,部分内河船也有采用。船在航行中如破损一两处,不致于全船进水,从而提高了安全性。有水密隔舱的船舶,货物可以分舱储放,便于装卸与管理。宁德县的渔船,习称隔舱为“井”“肚”。

福船水密隔舱:安全可靠,便于管理

因为运输、渔业用途不同,以及河流、内海、远洋等适用要求不同,宁德县本地木船有多种。有小舢板,还有主要用于渔业的大舢板“单子”“舢板头”“尖头”,霍童溪上吃水浅两头尖的货船“溪溜”,以及大小不一的运输海船。20世纪70年代,宁德一些渔业村还曾拥有出洋捕捞的大型渔业机帆船。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常有形状不一的外地货船渔船抵达宁德县境内。其中来自连江、罗源、霞浦、福鼎以及闽江口诸县、浙南的较多,船只以底尖上阔,首尖尾宽两头翘的“福船”居多,也有来自北方的海船“乌梢”,来自闽南和福清平潭的“四角底”“圆底”等等。

福船有着鲜明的外观和特别的结构。其外观昂首翘尾,船型流畅,底尖上阔,船壳多饰鲜明色彩,船首描画“龙眼”,有很大的识别度。内部用隔舱板把船舱分为互不相通的舱区,就是如今有着盛名的“水密隔舱”。

“水密隔舱”是我国自古以来广泛采用一种船舶设计,大约始于唐代,宋代以后在海船中被普遍采用,部分内河船也有采用。20世纪70年代在泉州出土的两艘宋代古海船,都用了隔舱板,其中后渚古船分隔舱达13个,舱区间距近2米,排水量估计400吨,载重量估计在200吨。(www.xing528.com)

“水密隔舱”用隔舱板把船舱分成互不相通的舱区,舱数多少依船型大小而定。舱区上面的舢盖板,可以自由掀起或闭合,船舷两边有排水槽。船在航行中如破损一两处,不致于全船进水,从而提高了安全性。有水密隔舱的船舶,货物可以分舱储放,便于装卸与管理。厚实的隔舱板与船壳板紧密钉合,起着肋骨的作用,简化了造船的工艺,并使船体结构更加坚固。

这种造船理念早于西方千余年,很早就受到西方航海界赞赏。18世纪欧洲人开始采用隔舱的造船结构,至今仍是世界船舶设计中重要的结构形式。

宁德县的渔船,习称隔舱为“井”“肚”。一位从事过造船和渔业捕捞的老人介绍,从船头到船尾的隔舱:“一井”,装水;“二井”,装货;“塔肚”,放绳、网一类;“活南后”,养鱼;当中一截隔舱,装货;“眠肚”,睡觉的地方;船尾的还分别有烧火煮饭的“灶肚”和厕所。货船的隔舱,自然大部分用于装货,但船上少不了睡觉、烧饭、装水、方便的生活空间,如今在尾舱还要安装机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