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波号:活了185岁的运木福船

宁波号:活了185岁的运木福船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建造于1753年,意外烧毁于1938年,也就是说,这艘中国木帆船寿命长达185年,如果不是意外,它“活”到200岁也未可知。火烧中国古船的新闻引起了专家关注,“浴火”的宁波号由此“重生”。现在只能依据相关英文资料来简单“复原”宁波号传奇的一生。1915年,维修好的宁波号又被拖曳到圣地亚哥展示。1917年,宁波号被拖曳到加利福尼亚州卡特琳娜岛的港口进行展示。

宁波号:活了185岁的运木福船

在中国沿海考察中式木帆船,我请教过许多造船工匠:中国木帆船寿命有多长?回答五花八门,有说三五十年,有说百八十年,没个定数。后来在厦门拜访老船模师傅杨育锥,他推介了一份材料:中国木帆船宁波号。它建造于1753年,意外烧毁于1938年,也就是说,这艘中国木帆船寿命长达185年,如果不是意外,它“活”到200岁也未可知。这是关于中国木帆船寿命的一个小考,以后找到更“高龄”的再补充。

不过,关于宁波号,比其寿命更久远的是它的海上传奇。不奇怪的是,和耆英号的故事一样,这艘中国古帆船的传奇故事也是外国人记录的。简单梳理一下,它就是一部电影的故事大纲。

先用“倒叙”的手法讲:1938年,美国卡特琳娜港,一部好莱坞海战电影正在拍摄,火攻船借着风势向敌船漂去,但风向突变,它没有漂向该烧的或该死的道具船,而是漂向泊在港湾另一边供游客参观的中国古帆船宁波号。大火烧掉了宁波号水线之上的船体,还有船上的各种老物件。火烧中国古船的新闻引起了专家关注,“浴火”的宁波号由此“重生”。

加利福尼亚州海运部和海事博物馆的几位专家根据沉在水下几英尺的船体残骸进行考证,做了如下记录:船体结构:木;船桅:3桅;长度:138英尺;船宽:未知;排水量:290吨;建造时间:1753年;烧毁时间:1938年;烧毁地点:加利福尼亚州卡特琳娜港。此前的记录称它是“在中国水域里最快、装备最好的帆船”。

美国船史专家进一步考证,这艘船最初是一艘商船,后来成为走私船、贩奴船、监狱船、展览船……其身份复杂得足以写一本书。果真,美国人为它写了一本叫《宁波号》的小书。可惜时间久远,也没再版,我几番努力也没能找到它。

现在只能依据相关英文资料来简单“复原”宁波号传奇的一生。

宁波号原本不叫宁波号,和宁波也没什么关系。清乾隆十八年(1753),它在福州下水时被命名为金泰丰号。从洛杉矶海事博物馆保存的宁波号黑白照片和着色照片看,它是一艘大赶缯船,有着精美的屁股,上面绘有鹢鸟图案和八仙形象,是经典的运木福船。

下面用“正叙”的手法讲:当年金泰丰号在福州下水时,还是康乾盛世,它在中国海面上做了差不多半个世纪的太平生意。清嘉庆元年(1796)白莲教起义,各地造反,金泰丰号也参加了反清活动。此后,金泰丰号变为一艘走私船。1806年、1814年和1823年,它因海上走私丝绸和鸦片,还有抢劫,多次被清政府查获。

1834年,金泰丰号到广州走私和贩卖女奴,被首位英国驻华商务总监威廉·约翰·律劳卑(1841年占领香港查理·义律当时是他的贸易秘书)征用。此后,它在英国海军“服役”7年,但没听说它直接参与鸦片战争,其主要任务是走私和贩卖人口。

1841年金泰丰号又落入清政府手中,此时海上走私达到高潮,清政府抓的海盗与走私贩子没有地方关押,遂将金泰丰号改造成一座海上监狱船。后来,清政府官员发现养囚犯太费钱,杀了囚犯还能吃点“空头”,于是悄悄地把船上的158个囚犯全部斩首。

这艘没了犯人的监狱船在海上漂泊不定,1861年在一场台风中走失,后被太平军捕获,又一次投入到抗清斗争中。没多久,金泰丰号又被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军的英军少校查理·乔治·戈登(Charles George Gordon)缴获,正是在戈登这里,金泰丰号改名为“宁波号”,加入侵华舰队行列,溯长江而上,参加了南京战役。

1884年之后,宁波号似乎又一次换了船主,常驻香港,成为接待西方客人在香港游玩的游览船。没有多久,本性难移的宁波号借载外国游客在香港及周边游览之机,不仅偷了客人的私人物品,还将客人抛在荒岛上。英国军舰卡利奥普号后来捕获了宁波号,在香港把它卖给了一个中国买家。(www.xing528.com)

照片《宁波号在圣佩德罗市海岸边》突出展示了福船的“花屁股”

参加过太平军起义,又参加过围剿太平军的宁波号,后来又阴差阳错地介入了1911年清廷围剿辛亥革命汉口战役,被革命军捕获,后被革命军以5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美国商人。此时的宁波号主桅前面还安装着两门长度为3英尺的古老旋转炮。

1912年,美国商人准备把宁波号开到美国去,不过,它在6月和9月两场台风中连遭破坏,帆和舵都坏了。此时,中国船员不想再驾驶这艘破船了,闹罢工,四名男子划着小船上了岸。同年12月22日,一批新招的船员驾驶修复的宁波号再次向美国进发,他们航行了7000英里,在55天后终于平安到达美国西海岸,开始了它作为展览船的生涯。

不知什么原因,宁波号后来在美国西海岸的“航行”都是拖曳。

1913年初,宁波号被拖曳到洛杉矶三大知名海滩之一威尼斯海滩进行展示;几个月后,又被拖曳到加利福尼亚州第二大城圣地亚哥进行观光展示;而后又被拖曳到洛杉矶港和长滩港旁边的圣佩德罗市进行展示。在长滩入坞修理时,人们在“船眼”后面发现一块小银板,上铭刻“龙眼明亮而多彩”。这块银板后来也在长滩展示了(通常人们在船眼见到的是一块镶嵌的红布,这位置发现银板,十分特别)。1915年,维修好的宁波号又被拖曳到圣地亚哥展示。1917年,宁波号被拖曳到加利福尼亚州卡特琳娜岛的港口进行展示。从保留下来的1918年拍摄的老照片看,宁波号当时搁浅在一个小海湾里,起初是有渔民小船将游客送到船上参观,后来专门修了一个小码头,从那里可以直接登上宁波号参观,中国水手有时也参加一些表演活动,供游客消遣。

那么,宁波号在加利福尼亚州沿海城市展示的是什么呢?作为一座来自东方的漂浮博物馆,人们首先是看古船本身,船首奇特的开角像张开的嘴巴;翘得很高的船尾有精美的“花屁股”涂装;船尾两侧还有两条绿色的大海蛇;船上用的竹缆比钢索还结实;红木制成的中国发明的绞盘用以提升大铁力木锚和升降船帆;当然,它还有一个出售门票最多的舱室——“恐怖屋”:有关犯人的木笼,有“鬼头刀”,还有用来从甲板拾取头颅的长矛。不过,这些“文物”也有着“可疑的真实性”,例如斩首犯人的“砧板”。

宁波号的生命终点是1938年卡特琳娜港的那场意外之火。

1952年,加利福尼亚州探海童子军打捞了宁波号桅杆残骸,为参观者提供了解此船的最后机会——准许他们从桅杆上挖一小块木头作为纪念品,但是他们的小刀甚至连一点桅杆的表皮都切不下来。最后,只好把桅杆锯成几段分发给第二年参加探海少年大会的童子军。

当年建造宁波号确实用了西方少见的东方木材,桅杆是铁力木制成的,估计完整的桅杆重约20吨;甲板全部是柚木;隔舱壁木板间都加了樟木肋骨;部分船壳板也是铁力木,船上的锚也是铁力木。这些坚硬致密的船材不怕生虫,得以漂浮近两个世纪。

随后,宁波号被彻底拆解。人们今天能看到的宁波号的历史照片,都出自那本美国人写的《宁波号》,照片不太清楚,但已是宁波号仅存的历史图像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