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内大学体育场地规定与选址要求

国内大学体育场地规定与选址要求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鉴于此,我国规定举办过定向运动的竞赛场地,在三年内不得再用于全国性竞赛。竞赛区域应保密,并应在比赛前尽可能长的时间内没有用于定向运动,以免有人因熟悉地形而获益。通常情况下应保证达到上述要求,当然,在组织一般的定向运动时,城市公园、校园、近郊区以及未耕种或禾苗未长成的田地也是可供选择的地点。

国内大学体育场地规定与选址要求

1.比赛区域的地形

地形对定向运动比赛的难易程度和用时长短有较大影响,因此要根据比赛需要选择地形。我国及国际定联对比赛区域的地形要求有以下几点:

(1)要选择地形比较复杂、植被较多的地区,为设计难度高的竞赛路线提供可能性。同时它能使运动员充分发挥自己的定向技能。

(2)竞赛区域不应具有使本地运动员获益的自然特点,也就是说比赛区域必须是所有选手都不熟悉或不太熟悉的。鉴于此,我国规定举办过定向运动的竞赛场地,在三年内不得再用于全国性竞赛。

(3)竞赛区域应保密,并应在比赛前尽可能长的时间内没有用于定向运动,以免有人因熟悉地形而获益。

通常情况下应保证达到上述要求,当然,在组织一般的定向运动时,城市公园、校园、近郊区以及未耕种或禾苗未长成的田地也是可供选择的地点。

2.起点和终点

定向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最好设在同一个地方,这样能方便比赛的组织工作。当然,根据地形的特点和组织工作的需要,也可以将起点和终点分开设置。

(1)起点的设置。起点应为较宽阔的地域。通常将起点分为预备区、参观区、工作区(出发区)、报到区等。各区之间可以用通道绳相隔。

工作区(出发区)还必须用白布标出工作人员位置和运动员出发通道。通道的数量视比赛项目而定,一般为同时出发组别数加上一迟到者通道。通道分为三段:第一段就位,第二段准备,第三段待发。通道段一般1.5米。

预备区(候赛区)在工作区的后侧,区内应张榜公布运动员出发批次、时间,并配有更衣、吃饭、饮水等设施。

参观区应设在工作区的一侧,应设置比赛横幅、广播器材等。

出发点裁判组用品有:竞赛用图、检查点说明、检查卡片(电子打卡牌)、计时器、发令弹、对讲机、起点横幅、通道绳、区域划分标志牌、扩音机、太阳伞、文件夹、各种表格及白布、桌椅等。此外,应有厕所、停车场等。(www.xing528.com)

(2)终点设置。终点通道的地段要平坦和有足够长度。一是便于运动员冲刺;二是让裁判人员与观众能看清参赛的运动员。终点可分为工作区(终点区)、休息区和参观区。

终点区用通道绳围成喇叭口形,终点处宽为3米,终点线在终点横幅下面,横幅应醒目,在远处就可以清楚看到。整个终点区视野开阔。区内应设有计时器、记录表格、图箱、桌、椅等。使用电子打卡器的还应有手提电脑、打印机等全套设备。同时,设有终裁处。

休息区应设有医疗饮食、更衣和休息等保障人员及设施。

参观区设有停车场、厕所、成绩公布栏、投诉处。

终点的器材和用品有计时器、终点横幅、对讲机、扩音机、太阳伞、文件夹、器材仓等。

3.比赛路线

定向运动比赛路线设计通常为环形。比赛路线的距离一般要根据运动员的水平和比赛时间确定。在小型比赛中路线长度的设计应参考下列完成时间。

竞争性:40分钟以上(4~6公里);60分钟以上(6~8公里)。

(1)各检查点的设计要求。设置检查点位置的依据,一是在图上有相应地图符号的地形位置;二是检查点附近有可以成为辅助捕捉目标的地形;三是有前一名运动员在作业时不能被后续运动员发现而客观上提供帮助的位置;四是全赛区内相邻两检查点除非地形细部有明显区别,否则其间隔不得小于100米,最长不超过300米。

(2)全程路线及路段的设计要求。路段设计要具有选择性。这样可迫使运动员独立思考,认真判断地形,分析利弊,根据体能、技能状况做出选择。同时路段设计应能迅速散开,要便于运动员超越和加速。一般路段长度为500~1000米。

全程路线的设计长度要根据比赛级别、运动员水平、组别及比赛时间而定。路线的爬高量应按国际定联的规定不超过总长度的4%。路线的走向尽量保证运动员按顺序前进。

另外,全路线中应设置适当的饮水站、救护站及裁判点,确保比赛安全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