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形成与多元发展

研究: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形成与多元发展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现代化大众传媒的传播,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走进入们的生活,更利于人民群众的接受认可,更容易赢得群众基础。可以说,现代化大众传媒是目前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传播最重要的渠道。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充分利用现代化媒体传播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时候,切不可忘记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将正能量的民族声乐文化传播给广大群众,将正能量的民族声乐文化推向全世界。

研究: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形成与多元发展

(一)充分利用现代化媒体传播先进的民族声乐文化

这里所说的充分利用具体指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尽可能发掘出每一种现代化媒体的优越性,对其加以利用;另一方面是将各种现代化媒体综合利用起来。

1.充分利用现代化媒体

当前,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播面临着新的时代环境,即被现代化新媒体充斥着的时代环境。现代化大众传媒凭借其自身的优越性已经以势不可挡之势渗透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各个方面,是人民群众获取各种信息,参与经济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适应这一发展趋势,中国民族声乐的传播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借助于现代化的大众传媒。通过现代化大众传媒的传播,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走进入们的生活,更利于人民群众的接受认可,更容易赢得群众基础。现代大众传媒主要为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每一种传播媒介都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在传播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掘每一种传播媒介自身的优越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赢得他们的欢迎,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例如,利用网络传播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时,我们要充分发挥其双向性,搭建起与人民群众互动的平台,鼓励人们畅所欲言,自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激发人们的参与热情。利用广播传播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时,我们的电台广播节目绝不能只播放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相关歌曲,这样定制的播放使广播电台沦为单纯的播放设备,播出的节目无法对听众形成影响,使传播变得毫无意义。事实上,我们要充分发挥电台广播与听众之间的互动性,如通过直播中的电话连线,让观众与电台主持直接沟通,直接对话。这是一种更贴近听众,更为亲切的交流方式。听众可以和电台主持一起交流关于民族声乐艺术的感受,一起回忆关于民族声乐的种种记忆等,在这样的谈话中,不仅对参与者本身来说真实可感,也更容易引起其他听众的共鸣。

2.综合利用现代化媒体

传播学领域有一个关于传播的社会效应的理论,即议程设置。议程设置是大众传媒对社会加以有效影响和引导的重要方式。议程设置理论基于日常生活中大众传媒的传播对大众所产生的影响展开,最终结论认为,大众传媒虽然不能直接决定大众关于每一事件的看法或者意见,但是可以通过提供大量相关信息,通过对一些相关话题的评论,来影响人们所关注的焦点,进而影响人们集中谈论讨论的话题,也就是说,大众传媒不能控制人们怎么思考,却能够有效引导人们去思考什么。用更为简单的语言来说,就是大众传媒通过对某一事件长时间、大面积的传播,能够有效引导大众对这一事件的关注,能够产生相应的社会效果。因此我们说,在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播过程中,我们不能只采用现代化大众传媒中单一的一个方面,而是要学会综合地利用各种各样的大众传播媒介,将它们很好地融合起来,通过多种现代化大众传媒的长期宣传,搭建起一个覆盖范围更广,辐射带动能力更强的传播网络,更好地推动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播。例如,在江西卫视《中国红歌会》举办期间,各种大众传媒的报到宣传可谓铺天盖地,网络、电视、报纸等各种大众传媒相结合,在这样的宣传模式之下,人们茶余饭后总是在议论谁最有实力,谁最受欢迎,谁最终会问鼎冠军,诸如此类的话题层出不穷。而且大众传媒关于红色经典氛围的营造以及革命岁月记忆的再现,引发了众多老年人的共鸣,激起了年轻人的热情。这些都为中国民族声乐更为广泛地传播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推动了中国民族声乐的传播,使民族声乐赢得了更多人的喜爱。

可以说,现代化大众传媒是目前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传播最重要的渠道。现代化大众传媒有效推动了众多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播,但在传播过程中,一些现代化大众传媒一味迎合商业化的需要,一心只为达到商业目的,为了吸引关注而不择手段,强制向公众推行传播,对于这样的现象一定要杜绝。我们应该加强对现代化大众传媒的有效引导,增强现代化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现代化大众传媒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充分发挥传播先进的正能量的文化艺术知识的作用。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充分利用现代化媒体传播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时候,切不可忘记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将正能量的民族声乐文化传播给广大群众,将正能量的民族声乐文化推向全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时刻记住“正能量”三个字。只有本真纯粹的民族声乐艺术才能对人民群众产生积极的影响,才能有效引导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才能推动民族声乐艺术最终走向世界。那些为了各种利益目的而为民族声乐强加其他附加品的做法,表面上可能带来短时期的收益,但实际上极大地破坏了民族声乐艺术的民族性、先进性和优越性。

(二)树立正确的民族声乐传播意识(www.xing528.com)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拥有悠悠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和辽阔宽广的土地。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一共孕育着56个民族,承载着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艺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便是其中之一。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历史同样悠久,源远流长,始于远古时期,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不断积累,保留下那些最优秀最精华的部分,世代继承,不断丰富着其理论和演唱形式,并使之发扬光大,一脉相承地延续发展至今。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在传承中不仅保留了表演形式,还将精深理论和文化内涵传承了下来,因此我们的民族声乐艺术得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美学特征,积聚了自身厚重的文化内涵。我国拥有众多的民族,意味着我们的民间蕴藏着种类繁多的民族声乐艺术,如民族戏曲、曲艺、民歌等,它们各有特色。另外,我国的语言特征鲜明,加之不同民族言语发音上存在的差异,推动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在发展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声腔体系和演唱方式。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闪耀的瑰宝,凝聚了厚重多彩的中华文化,凝结了从古至今最普通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它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和艺术蓝图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对专业的民族声乐艺术学习者来说,民族音乐教育使他们学习到专业的民族声乐理论和演唱方式,继承了民族声乐的优良传统,进而促进了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例如,很多专业院校会承袭古老的诗经传统,定期组织老师和学生深入民间采风,采集和整理民间的音乐素材,并进行深入研究,探索传统民族声乐的演唱技法和演唱规律。这有效保护了民族声乐艺术中宝贵的资源,传承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声乐艺术和文化。

对非专业的民族声乐艺术学习者来说,民族声乐教育使其意识到了民族声乐艺术所蕴含的巨大价值,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传播民族声乐艺术的行列中,让越来越多的普通群众真正地了解民族声乐艺术、接受民族声乐艺术、喜欢民族声乐艺术。

而且,无论是专业的学习者,还是非专业的学习者,民族声乐教育引导着我们每一个人树立正确的民族声乐传播意识。

树立正确的民族声乐传播意识,首先要求我们要意识到蕴涵在民族声乐艺术中的巨大价值,意识到传播民族声乐艺术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光荣责任和神圣使命,我们要积极地传播民族声乐艺术。其次,我们要认识到,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特色和独特标识,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音乐艺术舞台的凭借。因此,独具特色的民族性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根本立足点,一旦离开了民族性,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就将失掉自己的个性,也就意味着失去了中国民族声乐根本的生命力。因此,在传播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始终保持着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独特的民族魅力。再次,我们要认识到,保持民族声乐艺术的民族性,不代表固守不变。我们在保持我国民族声乐独特魅力的基础上,可以进行一些创新,如融合流行因素,采取一些更新颖的、观众更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献给大家;也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全世界各个民族的声乐艺术精髓,处理好本民族声乐艺术继承和其他民族声乐艺术借鉴的关系,将其他民族精华的声乐艺术纳入我们的民族声乐中,为我们所用,推动我们的民族声乐艺术进一步发展。最后,我们的民族声乐艺术发展不能一直停留在国内,而是要适应全球化的趋势,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应该勇敢地走出国门,走向全世界,走上更高的舞台,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来自中国的独具特色的声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