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南经济中心建设成果

西南经济中心建设成果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江总书记“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的要求,重庆未来发展的目标是:到2010年,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的经济、金融、贸易、科教和信息中心,交通、通信枢纽和现代化工业基地,形成以三峡库区为核心的长江上游产业群,成为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的生态经济区和具有沿江开发开放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西南经济中心建设成果

蒲海清

重庆是一座历史悠久、依山傍水、美丽繁华的大城市,是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特大中心城市,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议案,这是党和国家为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我们决不辜负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殷切希望。

重庆经济科技力量较强,工业基础雄厚,商贸流通发达,自然资源丰富,是长江上游、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和内河对外通商口岸。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设立重庆直辖市,为加快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掀开了重庆发展的新篇章。重庆在发展的大好机遇中,肩负着历史的重任:要完成三峡库区百万移民,确保三峡工程顺利建设;要解决好360多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确保本世纪末完成扶贫攻坚的历史性任务;要探索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发展路子,加快农村经济振兴,实现城乡共发展、共繁荣。

按照江总书记“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的要求,重庆未来发展的目标是:到2010年,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的经济、金融、贸易、科教和信息中心,交通、通信枢纽和现代化工业基地,形成以三峡库区为核心的长江上游产业群,成为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的生态经济区和具有沿江开发开放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推进两个转变。坚持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以大开放促大发展,花大力气改善投资环境,以更加开放的政策,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和人才,形成沿三峡库区和成渝高速公路的对外开放走廊。

依靠科技进步,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发展汽车摩托车、化工医药、冶金等支柱产业和机电设备电子通讯、食品、建筑建材、玻陶、日用化工等六大优势行业,培植一大批拳头产品和企业集团,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具有库区特色的产业群,再振重庆工业雄风。

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坚持以奔小康统率农村经济,以优势农产品加工为主导,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切实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www.xing528.com)

全面贯彻开发性移民的方针,切实把移民迁建安置与库区开发开放结合起来,加快库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库区生产生活条件,充分发挥库区资源优势,积极争取对口支援,引进国内名牌到库区落户,全面完成移民任务,使移民迁得出、安得稳、能致富,把三峡库区建设成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区。

积极发挥在区域经济中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增强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着眼于开发三峡、服务西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为西南和长江上游地区的开发建设服务。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创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社会发展体系和人与自然较为和谐生态环境。实施“科教兴渝”战略,坚持科技教育优先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和城市的文明程度。

展望未来,重庆充满希望。

【注释】

[1]本文原载于《经济日报》,1997年3月1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