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教社教材出版事业:调整导向

高教社教材出版事业:调整导向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那时,高教社的教材出版已具相当规模,经营工作的压力也不断增大,急需调整结构。因此,高教社在制定“八五”教材规划时,提出“调整结构,优化选题,减少品种,提高质量”的要求,并积极开展选题清理工作。因为高教社一般是在确定选题的同时就确定好了作者,选题一旦撤销,必须给作者一个交代。从总体上看,“八五”期间高教社教材出版和经营管理工作的基本方针可以概括为两个字——调整。

高教社教材出版事业:调整导向

经过一个“三年教材规划”(1978—1980)和两个“五年教材规划”(1981—1985,1986—1990)的实施,到了“八五”时期,国家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教材建设工作成绩显著。原国家教委在制定理工科“八五”教材建设规划时,明确提出:理科教材要重点提高基础课程教材质量,积极组织应用型教材,合理确定教材的品种和数量;工科教材要合理确定品种,抓好重点教材,完善系列配套,全面提高质量。那时,高教社的教材出版已具相当规模,经营工作的压力也不断增大,急需调整结构。

在编辑出版业务上随之而来的新问题是选题的大量积压。当时编辑们的积极性很高,每人手里至少有五六个选题等着做,但编印发的生产能力又不允许盲目地扩大选题规模。因此,高教社在制定“八五”教材规划时,提出“调整结构,优化选题,减少品种,提高质量”的要求,并积极开展选题清理工作。记得当时时任总编辑杨陵康下到每一个编辑室开座谈会,要求大家压缩、调整选题。因为高教社一般是在确定选题的同时就确定好了作者,选题一旦撤销,必须给作者一个交代。于是社里采取了退稿补偿或者延缓出版的办法,把过多的选题数量压缩到合理的范围内。在国家从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的历史进程中,在经营工作中如何改革,如何提高经济效益,也成为高教社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www.xing528.com)

从总体上看,“八五”期间高教社教材出版和经营管理工作的基本方针可以概括为两个字——调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在这个时期的工作也从单一的业务管理转向综合管理,所负责的事务也更加繁杂,工作更加繁忙,需要创新工作,与多方协调,也更具挑战性。经过多方面的调整,我适应了新的角色,很快就把工作做得井然有序,自己也得到了更加全面的历练,增加了新的才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