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化时代教师职业素养:理论与实训中的学生关爱

信息化时代教师职业素养:理论与实训中的学生关爱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爱学生,是指教师能从高度的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出发,关心爱护学生,严格要求教育学生,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这是师德的灵魂,即师魂。尊重学生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陶行知的这四块糖被称作滋养学生心灵的“精神糖果”,成为激励学生自省、自律、自强的精神力量。

信息化时代教师职业素养:理论与实训中的学生关爱

关爱学生,是指教师能从高度的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出发,关心爱护学生,严格要求教育学生,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这是师德的灵魂,即师魂。

教育家赞可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儿童。”教育家罗素指出:“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的确,爱是一种情感交流,当你把炽热的爱通过一言一行传给孩子时,就会激起孩子对你情感的回报,从而乐于接受你所给予的一切。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教育应该是心灵的对话和沟通。教师心中有爱,才会用爱去教育学生,学生才会有爱的体会和爱的行动。赞可夫说:“儿童对于教师给他们的好感,反应是很灵敏的,他们是会用爱来报答教师的爱的。”学生得到教师的爱,会将其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增强信心,健康成长,从而也会热爱和尊敬教师,使教师的威信大大提高。关心爱护学生必须要做到:了解和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

1.了解和信任学生

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从表面上看,学生之间似乎差别不大,但实际上,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一面。如果教师不了解和信任学生,就不可能对学生有真正的爱,也谈不上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因此,教师既要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在,更要注重未来的发展;既要了解学生表现在外的优缺点和特长,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包括他们的苦恼和忧愁。信任学生就要放手让学生去锻炼,培养他们自主、自立、自理的能力,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全面了解和信任学生,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教育,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2.尊重学生

对学生的爱要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之上。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在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时说:“如果有人问我怎样以简单的公式概括教育经验本质时,我就回答说‘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证明:人只有在受到尊重的情况下,他们才会努力,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时的要求才能奏效。尊重需求是一种高层次的需求,满足了高层次的需求才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

尊重学生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一定要平等地对待学生。一方面,教师要把学生当作一个有思想、有感情、懂得善恶的人来看待,对他们以诚相见,以朋友相知,与他们建立真正的师生感情。另一方面,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特别是在先进生与后进生之间要一视同仁,尤其是对后进生更应宽容,以诚相待,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快乐,从而由厌学转为爱学、乐学、会学。

尊重学生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只有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学生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都渴望得到教师的尊重和信任。因为教师的尊重和信任,会使学生感到自己的品德、才华、能力得到承认,从而增强前进的信心,获得前进的动力,自觉地向着更高的目标发展。如果教师不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势必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产生自我否定的消极情绪和意向,不仅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尊重学生要求宽容和理解学生。宽容和理解是在认识上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在情感上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在行动上引导学生,激励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教师的宽容会使学生感受到一份关爱与抚慰,所收到的效果远远胜于惩罚。尊重学生就要理解他们。爱是理解的别名,没有理解就没有爱,理解越多爱才会更加深沉。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理解,学生最希望教师能理解他们,理解他们的年龄、他们的幻想以及他们的喜怒哀乐。理解学生就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学会心理换位,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这样很多不容易理解的事情也就能多一分理解了。

【案例分享】

四块糖的故事(www.xing528.com)

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当校长时,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一天,陶行知在校园里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巴砸自己班上的男同学,陶行知立即制止了他,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王友早早地来到校长室门口准备挨训。这时,陶行知走过来了。他一看到王友,就掏出一块糖果递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了,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愕地接过糖果,目不转睛地看着陶行知。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递给王友,说:“这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的时候,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王友更惊愕了,他不知道校长到底想干什么。

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王友的手里说:“我已经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证明你很正直善良,并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王友听了非常感动,他失声叫了起来:“校长,你打我吧,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又掏出一块糖果递给王友,说:“你能正确地认识错误,这块糖果值得奖励给你。现在我已经没有糖果了,你也可以回去了。”

陶行知的这四块糖被称作滋养学生心灵的“精神糖果”,成为激励学生自省、自律、自强的精神力量。

——摘自:《中国青年报》,2001年8月15日.

【点评】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不可能不犯错误。当然,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对待犯了错误的学生给予宽容和理解,就是给学生以机会,给学生以期待,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缓解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化解矛盾。

3.对学生严慈相济

教师必须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同时也对他们提出最严格的要求。按照马卡连柯教育理论的观点,慈和严、尊重和要求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他说,“我们对个人所提出的要求,表现了对个人的力量和可能性的尊重;而在我们的尊重里,同时也表现出我们对个人的要求。”也就是说,慈与严、尊重和要求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教师对学生的爱,要与严紧密结合在一起,要严得合理,严得适当,不迁就学生,不放任学生,也不溺爱学生。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符合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学生的实际和21世纪对一代新人的需要;要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习进步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学生经过努力能达到,能接受,并能自觉切实执行的。

总之,关爱学生就是教师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思想,关心他们的学业,关心他们的个性发展。有了这些关心,才能与学生感情交融,让学生亲近,被学生接受,才能营造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