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基于城乡统筹的旅游业发展研究

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基于城乡统筹的旅游业发展研究

时间:2023-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推进城市化,是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收入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将农村剩余劳动力从纯农业转移到非农业。

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基于城乡统筹的旅游业发展研究

推进城市化,是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收入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将农村剩余劳动力从纯农业转移到非农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我国第一产业GDP占比为10.1%,但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比高达34.8%,产业与就业结构表现偏差大。同时,与同等工业化程度的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仍然不高。根据国际经验,城市化水平在30%至70%之间是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期,达到70%左右时城市化水平才能基本稳定。因此,未来20年将是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将有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根据《2011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截至2010年底,我国城乡就业总人口为76105万人,其中城镇就业35687万人,占比45.6%;乡村就业41418万人,占比54.4%,农村就业比重虽比2009年有所下降(2009年为56.1%,事实上自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就业人员所占比例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仍比城镇就业高出8%以上。这说明,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转移到城镇,或者由农业转移到非农业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

建立城市旅游带动模式,必须统筹考虑城市就业问题和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为大量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取消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各种准入限制;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保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培训,将其纳入各级公共财政的支持范围,使农民在城市中有稳定的生存手段;不仅要使农民进得来,还要留得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城市的带动作用,实现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的异地转移,减少农民数量,加速城市化进程。(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