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省际碳转移核算研究成果

我国省际碳转移核算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重点考察中等规模以上三个等级的省际碳转移流向,具体见表6.4至表6.6。表6.4大规模省际碳转移流向分布表6.4显示,大规模省际碳转移流向主要发生在:一是东北地区内部省域,东北地区省域向北部沿海省域;二是北部沿海地区的河北流向周边的东部沿海省域、东北地区省域以及黄河中游地区的部分省域;三是东部沿海省域流向南部沿海的广东和黄河中游地区的河南;四是黄河中游地区省域流向东部沿海的上海、北部沿海的河北和天津。

我国省际碳转移核算研究成果

为了获取某省域与其他省域之间贸易往来所隐含碳转移的区域关联特征,需要对隐含碳转移按省际流动进行分解。图6.4刻画了某省域隐含碳主要流向哪些省域及其大小。图中主对角线数据表示的是某省自身生产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而引发的碳排放量,即省内碳排放;非主对角线数据则是为其他省域生产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而引发的碳排放量,即隐含碳转移量。其中,行的方向表示某省域碳排放是由哪些省域贸易需求引发的(流出排放),列的方向表示某省域的贸易需求引发了哪些省域的碳排放(流入排放)。

图6.4 省际隐含碳转移空间分布图

表6.3列出某省域被其他省域引发的碳转出占比,显示了某省域的碳转移主要是由哪些省域所引发以及引发程度。

表6.3 碳转移引发的省域以及引发程度 单位:%

续表

续表

可以看出:第一,隐含碳转移主要由东部沿海省域、北部沿海省域以及南部沿海的广东等经济较发达省域所引发。例如,北部沿海地区的河北是碳流出最大的省域,其中13.01%碳转移是由上海所引发,12.48%碳转移是由天津所引发;而西北地区的甘肃碳转移有19.53%是由上海所引发,8.36%由河北所引发,7.83%由天津所引发,等等。第二,除了经济发达程度以及产业结构以外,地理位置在省际碳转移中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由于东北地区与北部沿海地区邻接,东北地区省域碳转移引发地区除了本地区内部省域以外,北部沿海地区省域引发比例很大;北部沿海地区省域碳转移引发地区除了本地区内部省域以外,东部沿海地区省域、东北地区省域及黄河中游地区省域引发比例也很大,等等。(www.xing528.com)

为了清楚地观察省际隐含碳转移的空间分布特征,按照碳转移规模不同,分为四个等级:大规模碳转移(500万吨以上)、较大规模碳转移(300万~500万吨)、中等规模碳转移(100万~300万吨)以及小规模碳转移(100万吨以下)。在此重点考察中等规模以上三个等级的省际碳转移流向,具体见表6.4至表6.6。

表6.4 大规模省际碳转移流向分布

表6.4显示,大规模省际碳转移流向主要发生在:一是东北地区内部省域,东北地区省域向北部沿海省域;二是北部沿海地区的河北流向周边的东部沿海省域、东北地区省域以及黄河中游地区的部分省域;三是东部沿海省域流向南部沿海的广东和黄河中游地区的河南;四是黄河中游地区省域流向东部沿海的上海、北部沿海的河北和天津。

表6.5 较大规模省际碳转移流向分布

表6.5显示,较大规模省际碳转移流向主要发生在:一是东北地区流向沿海发达省域;二是北部沿海省域流向其内部省域、东部沿海省域以及黄河中游地区部分省域;三是东部沿海地区流向周边地区。

表6.6 中等规模省际碳转移流向分布

表6.6显示,中等规模省际碳转移流向主要发生在:一是东北地区流向沿海发达省域及部分黄河中游省域;二是北部沿海省域流向东北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省域;三是东部沿海省域流向中西部地区省域;四是黄河中游地区省域流向北部沿海、东部沿海以及长江中游地区省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