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孩子的心事:个人成长如何普遍化

孩子的心事:个人成长如何普遍化

时间:2023-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也就是说,临床教育学的核心并不是针对某个群体,运用某种方法,或是通过调查群体对象,得到某种整体倾向。临床教育学的核心是关心眼前的个人。老师通过一些方法与孩子拉近了距离,她个人丝毫没有感到有任何问题。从中我们可以得知,当注重眼前的个人时,老师会遇到连自己都没有想到的事情。也就是说,我们要试着在重视个人的前提下,找到一种普遍性。为了做到重视眼前的个人,研究者必须主动将自身置于现象之中。

孩子的心事:个人成长如何普遍化

我刚才提到,老师应该把自己放到与孩子的关系之中,重新思考“掉队”孩子的实际状况。我想强调,重视个人正是临床教育学的特征。也就是说,临床教育学的核心并不是针对某个群体,运用某种方法,或是通过调查群体对象,得到某种整体倾向。临床教育学的核心是关心眼前的个人。

例如,一位老师去给一名拒绝上学的中学生做家访。孩子一见到老师就立刻躲到二楼的私人空间里,无论如何也不肯出来。我们不能觉得“老师好不容易去家访,他真是个不懂事的孩子”,也不能对孩子放任不管。一周后,老师又去家访。这一次,孩子意外地走出房间,见到了老师。“上一次我来,你看起来气势汹汹啊!”听老师这么一说,孩子回答道:“我也不知道当时那样是出于什么原因。我可能以为是我爸出差回来了。”在师生间的对话中,我们可以发现,孩子与父亲之间的关系显然不和。然而,即使孩子有那种想法,老师也并没有立刻断定,父子间的关系不和起因于孩子一方。正是因为班主任始终重视眼前的孩子,所以做到了持续性的上门家访。这是在建立了关系的前提下,重视个体的一种方法。

我会提供另一个案例,不知各位读者看后会作何感受。一位高中女老师走访了一名拒学症男孩的家。男孩当时硬说不和任何人见面。但是,当他和女老师见了面后,却变得尤为健谈。老师从中得知男孩非常喜欢看电影。始终关在家里不出门的男孩,就是这样的。在老师的建议下,两人一起去看了电影。男孩渐渐恢复了健康,走出家门,去了学校,所有家庭成员高兴不已。所有人都觉得拒学症的问题完全解决了。然而,意想不到的是,男孩居然对女老师产生了强烈的爱慕之情。他课间时常去老师办公室,周围的任课老师也察觉到了这一点,偶尔会对男孩冷嘲热讽。女老师对男孩直率地说:“我想帮助你,让你能来上学。但是我们之间不可能产生爱慕之情啊!”听到老师这样的回答,男孩再一次出现了拒绝上学的现象。无论学校的人如何对待他,他都毫无回应。

正如以上案例所示,注重眼前的个人,其实存在很大的隐患。老师通过一些方法与孩子拉近了距离,她个人丝毫没有感到有任何问题。然而孩子对老师产生了强烈的爱慕之情。孩子深信老师与自己是同样的心情。在突然被老师拒绝后,孩子认为老师“背叛”了自己,所以再一次躲到了家中。(www.xing528.com)

我在此举了两个案例。从中我们可以得知,当注重眼前的个人时,老师会遇到连自己都没有想到的事情。也就是说,有的孩子会把老师看作父亲,也有的孩子会把老师看作恋人。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为了防止此类事情发生,我们应该如何去处理呢?也就是说,我们要试着在重视个人的前提下,找到一种普遍性。那样的话,除了对于个体本身,我们对于人的整体理解,也会更加清晰。

为了做到重视眼前的个人,研究者必须主动将自身置于现象之中。这一点特别重要。研究者也要持有一种客观的态度。如果缺乏客观的态度,那么就像刚才所述的案例那样,老师本人持有的善意最后可能会伤害到一个高中生心灵

做到这一点相当困难。当老师接近某个孩子时,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可能会发生,比如亲密关系带来的危险。然而,当老师与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时,师生间又不会有任何进展。因此,作为临床教育学的研究者,时常要围绕自身与儿童之间的得体的人际关系,接受专业化的训练。换言之,没有得到一定程度的专业训练,个体就很难成为临床教育学的研究者。临床教育学是一门结合了实践与理论的学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