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杞麓湖水生态风险评价及特征调查

杞麓湖水生态风险评价及特征调查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水生态风险评价基本框架一般包括4个步骤:步骤1:制订计划。按照风险源性质可划分为洪涝灾害、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的生态风险评价,化学污染物、重金属等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风险评价以及复合风险源的生态风险评价;根据风险源数量可分为单一风险源与多重风险源的生态风险评价。因此,可根据不同生态事件发生的区域范围将水生态风险评价细分为湖泊、河流、湿地及整个流域等水域的生态风险评价[13]。

杞麓湖水生态风险评价及特征调查

(1)概念

生态风险评价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并逐步发展的前沿研究领域,是评价论、风险论与生态学环境科学、地学、毒理学等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同时也是一种新的环评技术和方法,是环境风险评价重要组成部分[6]

风险通常指不利事件的可能性及其损失或损伤的度量,可定义:风险R是事故发生概率P与事故造成的环境后果C的乘积。生态风险评价(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即调查生态系统及其组分的风险源,预测风险出现的概率及其可能出现的负面效果,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舒缓措施[7],主要研究具有不确定性的事故或灾害对生态系统及其组分的可能影响[8],它从关注人类本身扩展到生态系统,对环境整治、自然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它区别于生态影响评价的重要特征在于其强调不确定性因素(风险)的作用,水生态风险评价所涉及的风险源以及评价受体等都具有极强的空间异质性,因而比一般生态风险评价更复杂[9-10]

水生态风险评价是评价发生不利生态影响可能性的过程,其着重强调生态系统外部一些具有不确定性的风险因子对系统自身结构、功能、过程,乃至其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所造成的损伤,侧重于研究水生态系统的主要风险源可能对其造成的危害,关键是调查水生态系统及其组分的风险源,对筛选出主要风险源进行分析并进行生态风险分级评价,预测风险出现的概率及其可能的负面效果,并据此提出水生态系统的主要管理和保护对策[11]

水生态风险评价基本框架一般包括4个步骤:

步骤1:制订计划。根据评价内容的性质、生态现状和环境要求提出评价的目标和评价重点。

步骤2:风险识别。判断分析可能存在的危害及其范围。

步骤3:暴露评价和生态影响表征。分析影响因素的特征以及生态环境中各要素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步骤4:风险评价结果表征。将评价过程所得结论作为环保部门或规划部门的参考,为生态环境保护决策提供依据。(www.xing528.com)

(2)分类

根据风险源、风险受体及生态终点的性质、数量及发生范围的不同,可将水生态风险评价划分为以下3种类型(见下表):

表8.1-1 水生态风险评价分类类型

引自:许妍,高俊峰,赵家虎,et al.流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生态学报.

①针对风险源进行的水生态风险评价。按照风险源性质可划分为洪涝灾害、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的生态风险评价,化学污染物、重金属等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风险评价以及复合风险源的生态风险评价;根据风险源数量可分为单一风险源与多重风险源的生态风险评价。

②针对水流域尺度风险受体的生态风险评价,大多是针对生物物种或生态系统等风险受体在一定水域尺度范围内遭受已存在或者潜在风险源胁迫后而进行的风险评价;根据风险受体水平可划分为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生态风险评价,按照受体数量可划分为单一受体与多种受体的生态风险评价。

③针对生态终点发生的尺度进行划分,生态终点是风险受体可能受到的损害,以及由此而发生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损伤[12]。因此,可根据不同生态事件发生的区域范围将水生态风险评价细分为湖泊、河流、湿地及整个流域等水域的生态风险评价[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