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河流阶地与土壤演替的关系在环境生态中的重要性

河流阶地与土壤演替的关系在环境生态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阴峪河、板桥河、九冲河等河流出现的深切峡谷、嶂谷,以及南河出现的深切河曲来看,神农架山地上升的速度与幅度是比较大的。以上说明,新构造运动产生的河流阶地在本区普遍存在。本区第二级河流阶地是在晚更新世后期或全新世形成的,因为再不是高温多雨气候,故此时土壤不可能向红壤演替。以上说明,在山区河谷不研究新构造运动和阶地发育的全部历史,就无法充分揭示土壤发生、分布与演替的规律。

河流阶地与土壤演替的关系在环境生态中的重要性

本区新构造运动呈间歇性上升,导致河流间歇性下切,形成数级阶地。本区水系是以大、小神农架顶峰向四周辐射的,流向东南面的有当阳河—湘坪河—香溪河;流向东北面的有麂子沟—野马河—玉泉河—关门河—南河;流向西北面的有阴峪河—九道梁河—凉台河—白河—官渡河;流向南面的有沿渡河—龙船河。这说明,本区新构造运动是以大、小神农架顶峰区为拱曲隆起中心。从阴峪河、板桥河、九冲河等河流出现的深切峡谷、嶂谷,以及南河出现的深切河曲来看,神农架山地上升的速度与幅度是比较大的。笔者在南河见到,深切河曲相当典型,两岸展布四级阶地。第三、四级阶地海拔分别为380m和400m,具有磨圆良好的古河床相砾石层。南河支流马栏河上游红塔处可见三级阶地,第二级阶地有二元结构,非常清楚,下部为古河床相砾石层,上部为古河漫滩相黄色粉砂层。阳日湾关门河与苦水河汇合处亦可见到三级阶地。第三级海拔约540m,含1m厚砾石层,卵石直径达10~30cm。以上说明,新构造运动产生的河流阶地在本区普遍存在。

这里要着重阐明的是,本区河谷土壤发生与演替,是与新构造运动、阶地形成发育紧密联系的。以马栏河为例,其冲积物有石灰性,分布在河漫滩或一级阶地上的、半水成草甸土(现代经人类开发为灰潮土),过去当它被新构造运动抬升为第二级阶地后,由于脱离了潜水影响而发育成为非水成的地带性土壤。在本区半干旱气候条件下,这种位于二级阶地草甸土,它大部分碳酸盐不可能充分淋失,因而演替为pH值为7.5以上,仍有石灰反应的黄褐土,其典型剖面发现于房县军店堆金大队砖瓦厂附近二级阶地上。(www.xing528.com)

值得注意的是,本区黄褐土大部分由第四系上更新统黄褐色亚粘土发育而成,它普遍分布于三、四级河流阶地上,如房县青峰、红塔高碑大队、园艺场和神农架阳日湾等地,三、四级阶地均有分布。引人注目的是黄褐土母质黄褐色亚粘土层下面,也是在三级阶地砾石层、粉砂层上面,普遍发育了一层1~2m厚的具白色条带的网纹红土和棕红色粘土。笔者认定这是一种被埋藏的古红壤,其剖面中有大量铁锰胶膜与铁子,心土层pH值为6.0。古红壤的存在充分反映了本区第三级阶地形成之后,阶地土壤经历了一个湿热的红壤化过程。在强烈的脱硅富铁铝化和淋淀作用下,网纹红土下面、砂砾层上面形成了铁盘,如高碑放牛场海拔440m三级阶地古红壤剖面。这表明,低位草甸土升为高位阶地后,它必然要与当时气候、生物环境相适应,向地带性自成型土演变,中更新世遇到湿热气候因而变为红壤,而晚更新世主要是干冷气候则变为黄褐土。本区第二级河流阶地是在晚更新世后期或全新世形成的,因为再不是高温多雨气候,故此时土壤不可能向红壤演替。以上说明,在山区河谷不研究新构造运动和阶地发育的全部历史,就无法充分揭示土壤发生、分布与演替的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