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弗莱雷解放教育理论与实践:改革局限

弗莱雷解放教育理论与实践:改革局限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样一种复杂的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弗莱雷担任了圣保罗市的教育局长。弗莱雷运用他的解放教育思想,在圣保罗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当然,弗莱雷的改革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但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巴西社会复杂状况的局限。由此,其中三人遭到了弗莱雷的解雇。由此可见,当时的紧张状态肯定会影响到弗莱雷的教育改革和新的教育政策的实施,也会使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教育政策的冲突趋向白热化。

弗莱雷解放教育理论与实践:改革局限

20世纪80年代的巴西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经过70年代“经济奇迹”之后,80年代巴西的经济已萎靡不振。长期的外债居高不下,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债务国。80年代末,巴西外债已达1668亿美元,这迫使巴西要用其国民生产总值的5%来偿还外债。

经济下滑的压力,再加上长期军人专制的政治统治,巴西全国涌动着一股强烈的要求民主改革的热潮。正是在这种民主化热潮中,1988年巴西工党,不仅在巴西最大的城市圣保罗市的选举过程中获胜,同时也在二十多个城市中获胜。

巴西工党在很多地区的执政,推行的依然是一种反资本主义的民主社会主义的政策。然而,巴西的政治情况是复杂的。巴西工党的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和政策同样也遭到多方面的持不同政见者的强烈反对。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政策,同样也产生许多方面的争论。

例如,当时围绕圣保罗市的新教育政策的争论就包括下列一些重大的问题:(1)应建立怎样的国家?(2)民主社会主义要寻求一种怎样的民主?(3)民众教育最后会产生怎样的一种教育?(4)政府部门如何与社会运动组织协调好关系?

确实,这也说明了拉丁美洲国家的一种普遍状况:即某些左翼政党在地区中获胜后面临的执政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表现在地方与国家的关系、地方执政党与社会运动组织的关系、执政党与其他政党的关系、执政党与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等。复杂的关系,自然给地区执政党制定政策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

在这样一种复杂的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弗莱雷担任了圣保罗市的教育局长。作为教育局长的弗莱雷,一开始就极其迫切地要求对教育进行全面改革。因为,直到此时,他才真正作为一个决策者来实施他的教育抱负。弗莱雷运用他的解放教育思想,在圣保罗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当然,弗莱雷的改革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但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巴西社会复杂状况的局限。

其一,执政党政府与社会运动组织在思想理论方面存在冲突。有人认为,扫盲教育运动的领导是一些有组织的知识分子,目的是要争权夺利,并认为这是与基层群众运动相背的。弗莱雷批评了这种权力主义,认为权力主义背离了基层群众行动主义。弗莱雷指出,在民众政治活动中存在着一种毛病,但这并非说是基层群众运动本身是错的,而是恶化了基层群众运动价值观。弗莱雷强调,在创建扫盲作为一种文化政治的过程中,工人阶级知识分子必须要与社会运动加强联系,但是,弗莱雷也批评了某些社会运动组织的领导,打着“群众主义”的幌子来破坏基层群众运动。由此可见,在实施教育改革的过程中,社会运动与政府政策之间确实存在着许多矛盾。

其二,在政党和政府之间也存在很大的矛盾。弗莱雷指出,许多左翼斗士认为,当一位战友担任了政府职务后,尽管是最低的,这个战友就不再是战友了,而变成了“政府那边的人了”。例如,圣保罗市工党领导人就这样批评圣保罗市的市长和弗莱雷本人,认为弗莱雷在担任教育局长时像法西斯那样专横跋扈。这些人曾是工党中的战友,并在教育局担任官员。由此,其中三人遭到了弗莱雷的解雇。

其三,弗莱雷也被指责搞独裁和拉裙带关系。这种攻击的原因,产生于弗莱雷的两本书(其中一本是弗莱雷的大女儿写的)被列入教育局给教师培训考试所开出的指定的书目中。此外,还有一本书是由弗莱雷的办公室主任写的,也被列入其中。另外,负责选择教科书和考试事务的机构也是由教育局指定的。由此,弗莱雷被一些人指责为“空想家”;“利用他的权力来迫使人们阅读他的胡话”。弗莱雷的前任教育局长也批评说:“他们既要掌权,又要灌输他们的思想”;“教育局长有权规定使用他的书,但考试应该尊重那些不赞同他的观点的人”。此外,还有一些人指责弗莱雷,说他“把自己的书作为考试必读书是企图从中谋利”。[14]

这些批评和指责同样也激起来自各方人士对弗莱雷的声援和支持,在报纸上开展了激烈的争论,并进行了支持弗莱雷的签名活动。

由此可见,当时的紧张状态肯定会影响到弗莱雷的教育改革和新的教育政策的实施,也会使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教育政策的冲突趋向白热化。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工党中派别林立(有15个派别,其中4个是主要的),思想很不一致,这也是产生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些不同的思想肯定会反映到教育政策上,使弗莱雷的解放教育思想不能真正地实施,也使弗莱雷难以继续开展工作。为此,弗莱雷不得不在担任教育局长两年多后就提出辞职,重新开始他的著书立说、访学讲演的生活。尽管不再从政,但弗莱雷在其生活的最后时期,仍然不断演讲,出版大量著作,孜孜不倦地为他的理想——解放教育而努力奋斗。

【注释】

[1]Paulo Freire,Pedagogy of the City,Continuum,p.32.(www.xing528.com)

[2]Paulo Freire,Pedagogy of the City,p.29.

[3]Paulo Freire,Pedagogy of the City,p.29.

[4]Pia Lindquist Wong,Constructing a Public Popular Education in São Paulo,Brazil,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Vol.39.No.1,1995,p.120.

[5]Paulo Freire,Pedagogy of the City,p.15,p.16.

[6]Paulo Freire,Pedagogy of the City,p.15,p.16.

[7]Paulo Freire,Pedagogy of the City p.16,p.37.

[8]Paulo Freire,Pedagogy of the City p.16,p.37.

[9]Carlos Alberto Torres,Paulo Freire as Secretary of Education in the Municipality of São Paulo,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Vol.38,No.2,1994,p.181.

[10]Carlos Alberto Torres,Paulo Freire as Secretary of Education in the Municipality of São Paulo,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Vol.38,No.2,1994,p.202.

[11]Carlos Alberto Torres,Paulo Freire as Secretary of Education in the Municipality of Sao Paulo,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Vol.38,No.2,May 1994,p.202,p.203.

[12]Carlos Alberto Torres,Paulo Freire as Secretary of Education in the Municipality of Sao Paulo,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Vol.38,No.2,May 1994,p.202,p.203.

[13]Carlos Alberto Torres,Paulo Freire as Secretary of Education in the Municipality of São Paulo,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Vol.38,No.2,May 1994,p.207.

[14]Carlos Alberto Torress,Paulo Freire as Secretary of Education in the Municipality of São Paulo,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Vol.38,No.2,May 1994,p.2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