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盐池长城:深沟高垒的壮丽景观

盐池长城:深沟高垒的壮丽景观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深沟高垒”长城,当地人习惯上称为“头道边”。这段长城既是原“河东墙”长城的组成部分,也是新修的“深沟高垒”长城的组成部分。因此,盐池境内墙体高大、绵延不断的“深沟高垒”长城,主要是唐龙任期内修建的,提到“深沟高垒”长城,只提王琼不提唐龙是不全面的。

盐池长城:深沟高垒的壮丽景观

“深沟高垒”长城,当地人习惯上称为“头道边”。明嘉靖十年(1531年),兵部尚书王琼以“城离军营远,贼至不即知”为由,弃河东墙,将兴武营至定边段长城重筑。何谓“深沟高垒”?《汉语大词典》释文:“深挖沟,高筑墙。谓构筑牢固的防御工事。”又因夯筑过程中有红色胶土掺入,略呈紫色,又称“紫塞”。

明正德二年(1507年),杨一清重修“河东墙”长城,由横城北部黄河岸边修至红山堡,长40里。这段长城既是原“河东墙”长城的组成部分,也是新修的“深沟高垒”长城的组成部分。新修的“深沟高垒”长城由清水营向东南另筑新墙,经过兴武营、英雄堡、安定堡、高平堡,接到东关门墙上,再经盐场堡到达定边营。因工程跨两个营的防区,故由河西督储道副使齐之鸾督理宁夏境内工程,由靖边督储道副使张大用督建延绥镇境内工程。这段长城的修筑分五部分进行:自清水营向东50里至毛卜喇堡为一段,自毛卜喇堡向东至兴武营24里为一段,自兴武营向东至安定堡48里为一段,自安定堡向东至红石崖17里为一段,自红石崖向东至盐场堡47里为一段。墙体上每隔120米建有敌台一座。墙内30里筑有一堡,60里筑有一城。墙外挑壕堑,深、宽各两丈。由于兴武营一带土壤沙质过高,土质黏性差,加上风雨侵蚀,墙体多有倒塌,难以发挥保障作用。嘉靖十六年(1537年),总制刘天和帮筑兴武营一带长城87里,并在长城内外两侧各开掘壕堑一道,长53里,深1.5丈,阔1.8丈。花马池一带坍塌边墙,经总制唐龙于嘉靖十一年至十四年(1532—1535年)修浚,发挥了防御作用。墙外侧依墙而建的夯土敌台一字排开,间距约200米。敌台总数521座,已消失的有13座,现存508座。

王琼命齐之鸾负责修筑“深沟高垒”长城,于嘉靖十年九月完工,当年十二月,王琼就被朝廷任命为吏部尚书,调离花马池。同时朝廷任命唐龙为三边总制,接替王琼。明代巡抚赵时春在《重修边墙记》中记载:“嘉靖十年,总制、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王公琼始兴复之。虏倘屯结,恫喝未克,即叙时用。唐公龙来代,博采群献,惟良是是。凡厥边保,悉恢故制。宁夏夹河西,逦亘数百里,颓垣垫洫,于崇于浚。嘉靖十四年秋,工乃告竣。”需要提及的是,王琼在任期间主持修筑的“深沟高垒”长城,仅用时半年,而且多以沟堑为主;唐龙任职期间,重修“深沟高垒”长城,自嘉靖十一年至嘉靖十四年,历时四年。因此,盐池境内墙体高大、绵延不断的“深沟高垒”长城,主要是唐龙任期内修建的,提到“深沟高垒”长城,只提王琼不提唐龙是不全面的。

盐池县境内这段墙体高大,保存相对完好,墙基宽8米,残高4—6米,长63公里。自定边县盐场堡进入盐池境内,经过花马池镇东郭庄、得胜墩、花马池城北、二堡、五堡、八堡、十六堡、红沟梁、王乐井乡牛毛井、花马池镇叶记豁子、王乐井乡安定堡,花马池镇青羊井、英雄堡,高沙窝镇大圪垯、二步坑、兴武营、闵庄子、郭记坑、东庄子、张记边壕等村出盐池境进入灵武市清水营,至清水营古城东北850米处,两道边交汇在一起。(www.xing528.com)

“深沟高垒”长城与北侧的“河东墙”长城一南一北横亘盐池北部,自高沙窝境内兴武营向西,两道长城相距20—50米不等,形成并驾齐驱的独特景观。

三五九旅窑洞现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