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鄭氏父子:北魏名門四大家之一,曲阜孔廟拜謁的史料價值

鄭氏父子:北魏名門四大家之一,曲阜孔廟拜謁的史料價值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鄭氏家族的名聲并不好,他們“并恃豪門,多行無禮,鄉黨之内,疾之若讎”。鄭義将卒之時,鄭氏家族已是北魏名門四大家之一。《資治通鑒·齊紀六·明帝建武三年》記載:“魏主(孝文帝)雅重門族,以范陽盧敏、清河崔宗伯、滎陽鄭義、太原王瓊四姓,衣冠所推,咸納其女以充后宫。”并且,碑文中保存了鄭氏父子到曲阜孔廟拜謁這一史實,史傳中未有記載,可據此補史傳之闕,完善了鄭氏父子在山東地區活動的史料,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鄭氏父子:北魏名門四大家之一,曲阜孔廟拜謁的史料價值

鄭義,字幼麟,北朝政治家。他出身於世代簪纓的名門望族,東漢經學家鄭興是其先祖,此後有鄭衆、鄭泰、鄭渾等著名人物。鄭義是鄭渾一支,傳八世至鄭義。《元和姓纂》卷九鄭氏下記鄭義兄弟七人,號“七房鄭氏”;但《魏書》中載鄭義兄弟六人,無兄歸藏。鄭氏家族的名聲并不好,他們“并恃豪門,多行無禮,鄉黨之内,疾之若讎”。鄭義文學爲優,弱冠舉秀才,魏高宗文成帝末拜中書博士孝文帝納其女爲嬪。孝文帝初時,其還曾出使於宋。鄭義善於識人,酸棗令鄭伯孫、鄄城令童騰等人在任時,廉潔忠貞、勤恤百姓,他就上表朝廷推薦重用。鄭義宿有文業,“乘閑述作,注諸經論,撰話林數卷……又作孔顔謡、靈岩頌及諸賦咏詔”。但是,他也有致命的缺點——“政缺廉清”,史書中説他“多所受納,政以賄成,性又嗇吝,人有禮餉者,不與酒臠肉,而西門受羊酒,東門沽賣之”[17]。因此,太和十六年(492)鄭義死後,朝廷給了他“文靈”的謚號。博聞多見曰文,不勤成名曰靈,此謚號体现了朝廷對鄭義的中肯評價。但“靈”這樣的惡評對名門世家来说是一種耻辱,因而《鄭義碑》不書謚號“文靈”,只書“文公”。

鄭義将卒之時,鄭氏家族已是北魏名門四大家之一。《資治通鑒·齊紀六·明帝建武三年》記載:“魏主(孝文帝)雅重門族,以范陽盧敏、清河崔宗伯、滎陽鄭義、太原王瓊四姓,衣冠所推,咸納其女以充后宫。”孝文帝爲了維護統治,推行漢化,沿用了魏晋的門閥制度,彰表四姓也是爲了拉攏漢族門閥。雖然其中有很强的政治意味,但能被納入四姓之列,反映出了鄭氏家族的能力。

鄭道昭,字僖伯,少而好學,綜攬群書,是魏晋時期的書法家。康有爲《廣藝舟雙楫》“十家”一章鈎考南北朝諸碑書人名者,擇其中可自成一體、有所長者列爲十家,道昭即其中之一。该书谓:“神韵莫如鄭道昭。”“鄭道昭則‘西狹’之逸。”其對道昭有非常高的評價。然而,學界是因为《鄭義碑》,所以纔對他的書法成就有這麼高的評價的。前面已證《鄭義碑》并非道昭所書,故仍以此評判他的書法成就似是不妥的。不過,雲峰刻石中的《鄭道昭論經書詩刻》《鄭道昭觀海島詩刻》《鄭道昭大基山詩刻》等確是他所作的。這些詩碑筆劃嚴整、筆法刚劲、筆意蒼老,也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反映了道昭確實具有較高的書法水平。魏晋南北朝時期的碑刻,保存至今的數量很少。鄭道昭的雲峰刻石,对於豐富這一領域的内容具有重要的意義。

鄭述祖,字恭文,一生經歷了北魏、東魏、北齊三朝,先後擔任衆多官職,是北齊有名的政治家。他“少聰敏,好屬文,有風檢”,自謂“以清白之名遺子孫”,爲當時人所稱譽。史書本傳中,短短一篇就有四五處記載了對他的稱贊:巡省使穆子容稱他有“伯夷之風”,趙郡王高叡謂他“風德如此”,百姓們歌頌他“大鄭公,小鄭公,相去五十載,風教猶尚同”。這些足見述祖的“清白之名”名副其實。

《夫子廟碑》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岁月蹉磨之下,碑文已不能全,只能據歷代著述及其他碑文材料聊以補之。但它是曲阜地區现存爲數不多的南北朝碑刻之一,弥足珍貴,对於豐富這一領域的内容具有重要的意義。并且,碑文中保存了鄭氏父子到曲阜孔廟拜謁這一史實,史傳中未有記載,可據此補史傳之闕,完善了鄭氏父子在山東地區活動的史料,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附碑文:

夫子之碑

□(大)齊元年歲(次庚辰)曐月仝(下闕)人響引自(下闕)德所以歷□□□無淪者其由□□乎衛大(下闕)(述)祖字恭文,(滎陽)開封人,即魏安(東將軍、兖州刺史、中書令、南(陽公義)之孫,鎮北將軍、秘書監、青(光相三州刺史文恭)公道昭之第(三)子也,公乃□忠八帝,軄歷七州,再(下闕)之與□□□□下能不具論□如高(下闕)去盗□□既自□諸□□□可□□□哉,雖(下闕)(胡氏)三(下闕)高公曾(下闕)氏女夷馭節扈群(下闕)閤之(下闕)來游(下闕)既罷乃睹兹廢□□而體(下闕)嗟歎久之,乃顧謂□□曰豈是(下闕)即命工人重为鎸□□志□□□更(下闕)摠七(下闕)名長□□□海□□是以(下闕)者更□□命工人□者□少必欲□論景行(下闕)載□□□备言其美,率東墎之豪□以終其(下闕)祠堂□有碑記(下闕)存因(下闕)刊微(下闕)二十日訖功。

(編輯:陳 霞)

[1]魏收:《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第1240頁。

[2]李百藥:《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2000,第836頁。

[3]阮元:《山左金石志》,《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90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第498頁。

[4]阮元:《山左金石志》,《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909册,第514頁。

[5]阮元:《山左金石志》,《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909册,第515頁。(www.xing528.com)

[6]包世臣:《藝舟雙楫》,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7,第157頁。

[7]葉昌熾:《語石》,《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90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第282頁。

[8]阮元:《山左金石志》,《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909册,第499頁。

[9]阮元:《山左金石志》,《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909册,第513頁。

[10]王昶:《金石萃編》,《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88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第393頁。

[11]孔傳:《東家雜記》,《孔子文化大全》本,濟南:山東友誼書社,2000,第112頁。

[12]王寀:《汝帖》,載《中國法帖全集》(四),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2002,第25頁。

[13]翁方綱:《復初齋文集》,《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45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第557頁。

[14]黄伯思:《東觀餘論》,《叢書集成初編本》第360册,北京:中華書局,2011,第44頁。

[15]阮元書中著録有幾個字的偏旁,此不采用、討論。

[16]鄭述祖任各州刺史都没有具體的時間記載,也不能完全排除他之前擔任過光州刺史、後來重新擔任的情况,這裏選擇相對合理的情况。并且,《重登雲峰山刻石》《天柱山銘》中説到鄭述祖任刺史的經歷,云:“凡諸身歷瀛、趙、滄、冀、懷及兖、光,行正十州刺史。”碑中列了七個地名,又説是十州,情况複雜,難以斷定。

[17]魏收:《魏書》,第1239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