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初级轮滑教育:第7课绕障技术

初级轮滑教育:第7课绕障技术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绕障技术是速度轮滑竞赛参赛者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初级轮滑教育:第7课绕障技术

【教学说明】

第七课:第二进阶(速度轮滑)必修。

两课时:第一课时45分钟(教学),第二课时45分钟(强化)。

【教学目标】

1.掌握针对静止障碍的绕行技巧。

2.掌握针对移动障碍的绕行技巧。

【教学重点】

1.遇到静止障碍物绕行。

2.遇到移动障碍(前方滑行的人)绕行。

【教学难点】

1.障碍的预判。

2.超越的能力。

3.变向绕行时的重心控制。

【注意事项】

预判障碍。预判,是一种能力。我们在滑行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通过自身滑行的速度判断自己与形成障碍的人之间的距离、相遇时间;另一方面又要判断形成障碍的人的速度和滑行路线,以此来调整自己的滑行速度和方向。预判不准确很可能会影响我们自己的滑行速度或者使自己的绕行路线出现偏差,使我们多走“冤枉路”,从而导致耗费时间,贻误战机。

【教学意义】

1.掌握障碍绕行技术,一方面可以避免在滑行遭遇障碍时出现滑行减速或者滑行摔倒的情况,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应用障碍绕行技术在适当的时候超越对手。绕障技术是速度轮滑竞赛参赛者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2.在速度轮滑竞赛过程中,在对自己有利的情况下,超越对手是经常要用到的战术手段,这就要求我们在滑行过程中,始终伺机超越对手。障碍绕行不仅仅是技术,更是战术!

【益智新招】

“穿墙缝”小游戏——教师可安排学生在场地滑行道上站成一排,成为“人墙”,每两个学生之间空出两个身位的空档,作为“墙缝”;然后要求学生逐个启动滑行,从“墙缝”处穿过,穿越过程中不能触碰到站立的人,穿越之后继续滑行。

【课外练习】

1.学生练习静止障碍的绕行技巧。

2.学生练习移动障碍的绕行技巧。

【家长留言】

附:绕障技术(编码:2107)的教学法

【教学方法】

1.面对静止障碍物的绕行训练——教师在场地上设置一个路障,要求学生在滑行过程中,在距离障碍物1米时,向左变向绕行以及向右变向绕行(要求不能触碰到障碍物)。绕行必须在不减速的侧蹬滑行状态下完成,学生绕行以后继续保持滑行状态。

2.面对滑行中移动障碍物的绕行训练——教师要求两个学生在滑行道上一前一后滑行,前面一个学生直线向前匀速滑行,后面一个学生在距离前面这个学生1米以内时,加速向左变向绕行以及向右变向绕行(要求不能触碰到前方滑行的学生)。绕行必须在不减速的侧蹬滑行状态下完成,后面一个学生超越后继续向前滑行。

3.滑行中预判障碍物滑行方向的绕行训练——教师要求两个学生在滑行道上一前一后滑行,前面一个学生匀速向前滑行,但是左右摆动幅度较大,后面一个学生加速向左变向绕行以及向右变向绕行(要求不能触碰到前方滑行的学生)。绕行必须在不减速的侧蹬滑行状态下完成,后面一个学生超越后继续向前滑行。(www.xing528.com)

【教学过程】

一、热身(不穿轮滑鞋

首先,教师在教学场地的直道上设置一个路障,并把这个路障所在的路线确定为滑行道上的必经路线,要求学生从起跑线开始跑。至距离路障0.5米时,学生变向向左绕过障碍物或变向向右绕过障碍物。然后,教师安排一个学生在前面直线慢跑,要求另一个学生以较快速度追赶。当距离前面的学生0.5米时,后面的学生变向向左或变向向右绕过前面的学生。最后,教师安排一个学生在前面慢跑,但是故意左右摆动,起干扰作用,要求另一个学生以较快速度追赶。后面的学生在距离前面的学生0.5米时,判断前方学生的移动位置,变向选择向左或向右绕过去。

二、绕过静止障碍物的绕行训练

说明:首先,教师指导学生练习面对静止障碍物的绕行技术。教学过程如下:

1.教师发出口令:预备——起跑。

2.学生按照教师的口令起跑,然后以侧蹬技术调整至正确的滑行姿势——上身与大腿呈65°夹角,大腿与小腿呈120°夹角,小腿与支撑脚呈70°夹角,鼻尖、支撑腿膝盖、支撑脚脚尖“三点一线”,侧蹬腿张开与地面呈45°夹角,左右交替向前滑行。

3.教师发出口令:注意前方。——障碍物。

4.学生在滑行到距离前方障碍物1米左右时,通过应用交叉步技术,改变滑行方向:向左绕行时,右脚蹬地后,收脚迈向左脚的左前侧,实现变向,绕过障碍物后,继续向前滑行;向右绕行时,左脚蹬地后,收脚迈向右脚的右前侧,实现变向,绕过障碍物后,继续向前滑行。

5.教师发出口令:交叉步。

6.学生绕过障碍物后,可以尝试再次应用交叉步技术,使自己回到原来的滑行状态。

三、绕过滑行中移动滑行者的绕行训练

说明:其次,教师指导学生练习面对移动滑行者的绕行技术。教学过程如下:

1.教师发出口令:预备——起跑。

2.学生按照教师的口令起跑,然后以侧蹬技术调整至正确的滑行姿势——上身与大腿呈65°夹角,大腿与小腿呈120°夹角,小腿与支撑脚呈70°夹角,鼻尖、支撑腿膝盖、支撑脚脚尖“三点一线”,侧蹬腿张开与地面呈45°夹角,左右交替向前滑行。

3.教师发出口令:注意前方。——有阻挡。

4.学生在滑行到距离前方滑行者1米左右时,通过应用交叉步技术,改变滑行方向:向左绕行时,右脚蹬地后,收脚迈向左脚的左前侧,实现变向(此时应该尽力加速,确保能超越正在滑行的滑行者),绕过障碍物后,继续向前滑行;向右绕行时,左脚蹬地后,收脚迈向右脚的右前侧,实现变向(此时应该尽力加速,确保能超越正在滑行的滑行者),绕过障碍物后,继续向前滑行。

5.教师发出口令:交叉步。

6.学生绕过障碍物后,可以尝试再次应用交叉步技术,使自己回到原来的滑行状态。

四、滑行中预判滑行者移动方向的绕行训练

说明:最后,教师指导学生练习预判前方滑行者移动方向的绕行技术。教学过程如下:

1.教师发出口令:预备——起跑。

2.学生按照教师的口令起跑,然后以侧蹬技术调整至正确的滑行姿势——上身与大腿呈65°夹角,大腿与小腿呈120°夹角,小腿与支撑脚呈70°夹角,鼻尖、支撑腿膝盖、支撑脚脚尖“三点一线”,侧蹬腿张开与地面呈45°夹角,左右交替向前滑行。

3.教师发出口令:注意前方。——尝试超越。

4.学生在滑行到距离前方滑行者1米左右时,预判前方滑行者的移动方向,选择向左或者向右实现超越,此时必须应用交叉步技术改变滑行方向:向左绕行进行超越时,右脚蹬地后,收脚迈向左脚的左前侧,实现变向(此时应该尽力加速,确保能超越正在滑行的滑行者),绕过障碍物后,继续向前滑行;向右绕行进行超越时,左脚蹬地后,收脚迈向右脚的右前侧,实现变向(此时应该尽力加速,确保能超越正在滑行的滑行者),绕过障碍物后,继续向前滑行。

5.教师发出口令:交叉步。

6.学生绕过障碍物后,可以尝试再次应用交叉步技术,使自己回到原来的滑行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