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庄子》哲学思想:超越是非辩,以明为要

《庄子》哲学思想:超越是非辩,以明为要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里,庄子认为要超越是非之辩需要“以明”。“以明”在《齐物论》中至少出现了三次,学界对其意义有不同的解释。他认为只有“虚壹而静”,才能无“蔽”,才能“大清明”。尽管荀子的“大清明”与庄子的“以明”的内涵并不相同,但在去除心灵之蔽的意义上二者是相通的。心“明”则能照物,所以庄子又把“以明”称之为“照之于天”。

《庄子》哲学思想:超越是非辩,以明为要

人们为什么会“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沉溺于辩论呢?或者说,争辩产生的根源在哪里呢?庄子认为,争辩源自于人的“成心”。《齐物论》说:“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在庄子看来,无论是智者抑或是傻瓜都有他自己的主观成见,即所谓的“成心”。如果每一个人都“师心自用”,从自己的“成心”出发,自以为是,那么必定会出现“是己而非人”即肯定自己、否定他人的现象,进而引发争辩。不过,结果一定是谁也说服不了谁。然而,由于每一个人的“成心”都属于“洞穴之见”,都属于具有相对性的一偏之见,所以拘囿于“成心”的人无异于坐井观天的井底之蛙。用庄子的话说,就是“辩也者,有不见也”。

那么,如何才能去除成心,超越偏见呢?《齐物论》说:“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这里,庄子认为要超越是非之辩需要“以明”。“以明”在《齐物论》中至少出现了三次,学界对其意义有不同的解释。有的解释为“反覆相明”,有的解释为“自然之天理”,有的解释为“本然之明”,有的解释为“虚静之心”,等等。我们认为,无论如何解释,“以明”归根结底落脚于“明”,而“明”则是指心之“明”,而心之“明”则是指心道合一,心与道通。心灵闭塞当然不能与道相通,因此庄子的本意是要求人们培养一种超越彼此对立、物我对立的开放、明觉的心灵,具有了这种心灵自然会了悟大道、去蔽合真,从而跳出是非之争的窠臼。按照庄子的意见,如果具备了这种心灵境界,你就会发现“可”有可的道理,“不可”有不可的道理,“是”有是的道理,“不是”有不是的道理。换言之,每一个事物本来都有它“是”的地方,本来都有它“可”的地方,没有什么东西“不是”,没有什么东西“不可”。既然每一个事物都有其特定的“是”与“可”,故而细嫩的小草和庭前的大柱子,丑女人和美貌的西施,乃至一切千奇百怪的事物,都可以视为毫无差别。

值得一提的是,先秦时期在“去蔽”的意义上讲“明”的不止庄子。如儒家的荀子专门写了一个《解蔽》篇,提出“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并提出人有各种各样的“蔽”,所谓“欲为蔽,恶为蔽,始为蔽,终为蔽,远为蔽,近为蔽,博为蔽,浅为蔽,古为蔽,今为蔽”,等等。那么,如何去“蔽”呢?荀子提出了“虚壹而静”的方法。他认为只有“虚壹而静”,才能无“蔽”,才能“大清明”。尽管荀子的“大清明”与庄子的“以明”的内涵并不相同,但在去除心灵之蔽的意义上二者是相通的。

心“明”则能照物,所以庄子又把“以明”称之为“照之于天”。这里的“天”,即天然、自然。“照之于天”,就是指以自然之理观照万物,或者说以自然之心观照万物之本然。亦即,由于得道心“明”的圣人认识到是与非都有其相对性,所以他不走是非对立的路子,对于是与非他不是“辩之”,而是能够“怀之”、包容之。他观照万物时既能够接受“是”,也能够接受“非”,总是因顺着它们,使它们“并存而不相悖”。在这个意义上,庄子又提出一个概念,那就是“两行”。所谓“两行”,就是使是与非各行其道,不加可否,不进行判断的意思。庄子认为,如果把握了“两行”之道,就把握了“道枢”,即道的枢纽、关键。而一旦把握了“道枢”,则无异于立于“环中”即圆环的中心,从而以不动不变顺应无穷之流转。(www.xing528.com)

庄子说,如果有人觉解了“两行”、“环中”之道而主动息止是非争辩,那么他就成为一个“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的“天府”。“天府”这个词在《战国策》和《汉书》中都出现过。如《战国策·秦策一》载苏秦游说秦惠王时曾说:“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可知,这里的“天府”是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储备富足之意。我们通常说四川是“天府之国”,就是这个意思。简言之,“天府”就是天然的府库、自然的仓库。当然,庄子所说的“天府”是比喻义,指心灵的涵容、德性的深厚。在庄子看来,心性涵养如“天府”般的人,是不会轻易表现自己的,他总是光辉内收,不露锋芒的。由此,他又把这种人称之为“葆光”之人。所谓“葆光”就是潜藏光明,就是不耀别人的眼,这与老子所说的“光而不耀”是一个意思。

反过来说,如果有人不能觉解“两行”、“环中”之道,而是执著于与人争辩,甚至以此为乐,那么庄子说这种人就是“傻猴”。《齐物论》说,一个养猴子的人给猴子们分发栗子时说,“早上给你们三升,晚上给你们四升”,猴子们听了很生气。于是,养猴子的人说,“那么,早上给你们四升,晚上给你们三升”,猴子们听了高兴极了。这个故事就是成语“朝三暮四”的原始出处,不过后来演变成了反复无常之意。养猴子的人给猴子们的栗子的总量并没有改变,他只不过是顺着猴子的性子改变了一个说法,却使猴子转怒为喜。在庄子看来,有是非观念的人自以为很聪明,其实却像猴子一样愚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