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气化万物:生命存在的自然环境

气化万物:生命存在的自然环境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思想史上,《淮南子》是较早明确提出“气”化论宇宙观的著作,这种具有朴素唯物性的世界演生观念对其后思想家影响深远。按照这种“气”化论逻辑,“冲”意味着阴阳二气之间的相互激荡与作用,“和”则代表着阴阳二气之间的相互协调和融合,也就是在阴阳之气相反相成的辩证性互动中,孕生了世界万物,以及人类生命的特殊存在。

气化万物:生命存在的自然环境

在中国思想史上,《淮南子》是较早明确提出“气”化论宇宙观的著作,这种具有朴素唯物性的世界演生观念对其后思想家影响深远。从生命哲学来说,《淮南子》“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的“宇宙生气[47]思想,为生命创设了一种自然主义的生存图景,使人类作为主体化的生命存在得以与“气”的宇宙构成要素建立沟通关系,甚至在“气”的方面实现内在的一致性与互动性。

在《淮南子》看来,“气”的产生与作用促使世界从“虚无寂寞”的初始状态,逐渐演进到“阴阳错合”的和谐状态,并在此过程中化形而成水、火、日、月、星辰、风、雨、霜雪等自然事物:

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始者,天含和而未降,地怀气而未扬,虚无寂寞,萧条霄雿,无有仿佛,气遂而大通冥冥者也。[48]

有未始有有始者,天气始下,地气始上,阴阳错合,相与优游竞畅于宇宙之间。[49](www.xing528.com)

积阳之热气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积阴之寒气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日月之淫为精者为星辰。[50]

天之偏气怒者为风,地之含气和者为雨,阴阳相薄,感而为雷,激而为霆,乱而为雾。阳气胜则散而为雨露,阴气盛则凝而为霜雪。[51]

基于这种“气”化论的世界演生理念,《淮南子》推阐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思想,“不仅将道落实为气,更重要的是将道在运动中所具有的生化万物的动力机制和生成态势开显出来,从而使宇宙创生有了逻辑展开的可能”[52],认为世界万物都是阴阳之“气”相互冲和后的自然产物。按照这种“气”化论逻辑,“冲”意味着阴阳二气之间的相互激荡与作用,“和”则代表着阴阳二气之间的相互协调和融合,也就是在阴阳之气相反相成的辩证性互动中,孕生了世界万物,以及人类生命的特殊存在。正因为生命原生的自然状态是既“冲”且“和”的“气”环境,所以生命不但“形”由“气”的促发而生,就连主体身心也受“气”的重要作用,在运变形式上呈现特殊的“气”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