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台湾屏东恒春县古城堡,最南端的闽台古城

台湾屏东恒春县古城堡,最南端的闽台古城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光绪元年,恒春置县,县城位于台湾屏东县恒春半岛的恒春镇,台湾的最南端。恒春县城图琅峤在同治末年遭到日军侵略,因此清朝同意沈葆桢建议,在此战略要地建一座新城池防御。随后转向东门,可登上远眺恒春镇全景。恒春城东门恒春城南门恒春城西门恒春城北门

台湾屏东恒春县古城堡,最南端的闽台古城

光绪元年(1875),恒春置县,县城位于台湾屏东县恒春半岛的恒春镇,台湾的最南端。光绪元年(1875)建城,在东、西、南、北四座城门上都建有炮台、马道、城楼、城台,同时还有护城河环绕。恒春原名琅峤,沈葆桢巡台以后改名为恒春,意指此地气候宜人,四季如春。

恒春县城图

琅峤在同治末年遭到日军侵略,因此清朝同意沈葆桢建议,在此战略要地建一座新城池防御。筑城实际规划由“峦头派”风水观的台湾兵备道刘璈进行。《恒春县志》卷十五记载:“三台山在县城东北一里,为县城主山……龙銮山在县城南六里,堪舆为县城青龙居左……虎头山在县城北七里,堪舆为县城白虎居右……西屏山在县城西南五里,正居县前,如一字平案。”西北方则以远处的龟山作屏障,把一座小山猴洞山围在西城墙内,成为全城的龙脉所在。刘璈为了风水吉利,还刻意修改山名,三台山、龙銮山、西屏山、猴洞山都是刘璈当时改的山名。

光绪元年(1875)十月开工建城,光绪五年(1879)七月竣工。城墙周长880丈,外环护城河,城墙用三合土版筑而成,外墙高1丈4尺5寸,内墙高1丈3尺4寸,厚1丈6尺。城墙雉堞1384垛。开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城门之间有一座炮台,置大地四门,窝铺8间,西门至南门、南门至东门设两个水门。

如今,城池保存基本完好。从西门为起点过天后宫、猴洞山到南门。随后转向东门,可登上远眺恒春镇全景。西门在繁华的中山路上,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皆由门洞中进出,进入西门后就能看到当年最热闹的老街。北门地处偏郊区,穿越门洞能够远眺虎头山、三台山,拱门由红砖砌成。南门在恒南路的中央,是一座孤立的门,两边已无城墙相连。东门建筑宏伟,南门与东门的门匾上都刻有“清光绪元年季秋月建”。(www.xing528.com)

恒春城东门

恒春城南门

恒春城西门

恒春城北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