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闽台古城堡:泉州府附郭晋江县古城领域

闽台古城堡:泉州府附郭晋江县古城领域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泉州府城也是晋江县城,今为鲤城区。泉州古城历史悠久,按内外之大小分,有衙城、子城、罗城、翼城;以植树及形似分,有刺桐城、葫芦城、鲤鱼城之名。泉州民众感念王潮筑城保民功德,在崇阳门设庙祭祀。但明初重视边防,把泉州府衙改为泉州卫指挥使司,迁泉州府衙于东街。子城周围环植刺桐,所以泉州城称为刺桐城。还有一说是泉州是鲤鱼城,城中八卦沟是鱼身的脉络分布。

闽台古城堡:泉州府附郭晋江县古城领域

泉州府城也是晋江县城,今为鲤城区。古城南有晋江,北有洛阳江,地为泉州平原,北邻仙游,东毗惠安,西与南安接壤,东南泉州湾与台湾隔海相望。四周有清源山、紫帽山、葵山、罗裳山。泉州古城历史悠久,按内外之大小分,有衙城、子城、罗城、翼城;以植树及形似分,有刺桐城、葫芦城、鲤鱼城之名。

(一)泉州府城

1.唐城

唐久视元年(700),武荣州由丰州东迁今泉州城区。景云二年(711),武荣州改称泉州,开始建城,称唐城。开元二十八年(740),泉州城南北两门,北曰泉山,南曰镇南。大和年间(827—835),刺史赵棨增开仁风、素景东西两门,合四门,北城墙建有立候楼。

2.子城

泉州府城图

唐末,王潮攻占泉州,但也把城池损坏。光启二年至大顺二年(886—891),王潮筑子城以自保。子城以钟楼为中心,东、西、南、北各有1条街,称十字街,周围3里160步。有四门,上筑门楼,东名行春,西名肃清,北名泉山,南名崇阳。子城建成后,王潮即统兵向福州进军,后死于福州。泉州民众感念王潮筑城保民功德,在崇阳门设庙祭祀。明苏茂相《登崇阳楼谈刺史王潮遗事》诗云:“鼙鼓中原沸似波,将军闽峤远横戈。匡扶无望唐襄武,保障差强汉尉陀。事定千年无战伐,时清万户有弦歌。英雄遗迹依稀记,暮倚高楼一啸过。” 明万历年间(1573—1620),知府蔡善继、同知舒有翼重建子城。天启年间(1621—1627)重修。

五代南唐时,留从效为泉州刺史,他笃信风水,认为泉州城的龙脉自白虹山到清源山,沿赐恩岩而下,越过城东北角的“牛臂石”进入城内,到云山迤北折西而止。这山势走向环抱成一个三面高冈的穴地,地理上称汭位,风水学上称明堂位。于是,留从效在此建泉州治所,四面筑墙,号衙城。衙城既背风又向阳,地处子城中心略北,自建成以来长期是泉州治所府衙。但明初重视边防,把泉州府衙改为泉州卫指挥使司,迁泉州府衙于东街。泉州卫面对南大街,按风水理论大路冲大门为不吉,故在卫前置一巨型石狮以避凶趋吉,称为风水狮,简称风狮。子城周围环植刺桐,所以泉州城称为刺桐城。

子城外有濠,环绕子城,广深丈余,濠皆有桥。子城内排水系统称为八卦沟,由一条主干沟和四条支沟组成。主干沟由新门水关通往涂门水关出口,即从西南的临漳门流向东南的通淮门出口。沟用石砌成,宽3~6米,深4~5米,唐代时是引水渠,北宋时作为护城濠,南宋时把它圈入城内,作为排水沟。八卦沟的北面有三条支渠,把城西北区、中心区、东北区的水汇入八卦沟。八卦沟地势较低,位于北面丘陵与南面平原的交界处,易于城北排水。南区支沟由于地势较低,沟体甚大,流水通畅。

八卦沟大小沟渠四通八达,其沟体大小不一,都比主干渠小,分布于大街小巷,总长4000多米,汇集五道出水口。从登仙桥、宜春桥分注于东南洼地、涂门水关,从鲍厝巷桥、放生桥、水尾流沟分注于大濠干渠。这些支沟所形成的排水系统若是不畅,城内积水影响生活,民众将其取名为八卦沟,是想借助八卦的神奇威力,保佑排水系统畅通无壅。还有一说是泉州是鲤鱼城,城中八卦沟是鱼身的脉络分布。流水通畅,则鲤鱼血脉通,充满活力,鲤鱼吸东湖及晋江之水,八卦沟用于吐故纳新,能使泉州人才辈出,兴旺发达。

3.罗城

留从效建衙城后,认为子城太小又残破,于后晋开运三年(946)扩建。此前,子城曾有拓建,即王延彬于唐天祐元年(904)权知军州事,其妹入西禅寺为尼,王延彬为不使西禅寺在城外,拓城西地,把西禅寺包入城内。留从效扩建后的城叫罗城,周围20里,高1丈8尺,有7门楼:东名仁风,俗称东门;西名义成,俗称西门;南名镇南,俗称南门桥头;北名朝天,俗称北门;东南名通淮,俗称涂门;西南名临樟,俗称新门;另在临樟门北建通津门。元代时通津门废,在临樟门南建一门,名南薰。留从效建的罗城为子城面积的7倍,使泉州城发展成为大都市。子城废,泉山门也废,只存行春、肃清、崇阳三门。元至正间(1341—1368),监郡偰玉立建谯楼,名威远。明正德五年(1510),行春门毁,知府向一阳重建。

留从效死后不久,军政大权落入部将陈洪进手中。陈洪进拓建罗城,把城东松湾地区圈入城内,并在该地建千佛庵,后改名为崇福寺。经过拓建,泉州城北之东西隅稍宽,形似葫芦,俗城葫芦城。宋代统治崇信道教,迷信风水,认为葫芦为道家法器,十分吉祥,于是对城墙加固维修。宋宣和二年(1120),郡守陆藻增筑城墙,外砖内石,基横2丈,并有加高,后历经重修,使罗城更加巩固。罗城外濠环绕罗城,广6丈,深2丈余。三面通流,潆洄如带。独东北一隅,磐石十余丈。地势高仰,潮不能通。嘉定四年(1211),太守邹应龙大修。

现存涂门水关遗址位于鲤中街道涂门街,为宋代新罗城的通淮门(即涂门)水关,明、清两代均有重修。水关石构,拱形,长2.5米,宽2米,高5米。1998年旧城改造时拆除。

泉州城原有七座城门,即东门、南门、西门、北门、涂门(通淮门)、新门(临漳门)、水门(南薰门),皆设有水关以宣泄来去之水。元至正十二年(1352),郡守偰玉立南拓罗城,原南护城河成为城内濠沟,并在沟上建石桥。原有桥24座,现仅存8座石梁桥,即祖师桥(在涂门祖师巷),清真桥(在涂门街清真寺后),井巷桥(在新门街井巷),叠芳桥(在新门街叠芳巷),通津桥(在新门街北中段),鹊鸟桥(在水门街竹街西),通籴桥(在马坂巷水仙宫南侧),八兴桥(在马坂巷西侧)。近年部分桥面改铺水泥

罗城濠沟位于后城头至菜市口南,唐代始建,初为城外濠,后形成城内河。元、明、清各代均有疏浚。现存为城内河之一段,长约100米,宽6.1米,河岸由条石迭砌。上有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严禁在濠沟上违章建筑的碑刻1通。河上横跨祖师巷桥。

4.翼城

宋绍定三年(1230),郡守游九功为加固城防,于各城口增筑瓮城,东门增筑两个瓮城。又于南城外拓地增筑,形成翼城。翼城是城外城,用以保护罗城。翼城东起浯浦,西抵甘棠桥,沿江为蔽,建成石城长438丈,高近1丈,基阔8尺。重建后的泉州城周长30里,高2丈1尺,城东、西、北基各广2丈4尺,外砌以石。南基广2丈,内外皆石。有城门七座,东、西、北、东南、西南门皆沿用旧名,唯改南门为德济门。废通津门,而于临漳门与德济门之间建门,称南薰门,俗称水门。这种城外城的格局到元代才被打破。元至正十二年(1352),监郡偰玉立废罗城关口,南门直接翼城。

明洪武元年(1368),指挥李山修筑城墙,增高5尺,基广均为2丈4尺,凡内外皆以石砌。建六座城门的月城,仅南薰门无月城。门各有楼,又在东城墙上建望海楼,北城墙上建望山楼。建完之后,整座城形状如鲤鱼。又在仁风、通淮两门之间建小东门。《闽书》云:“门直东湖之嘴,早日初升,湖光潋滟,如鱼饮湖水者然,因号为鲤鱼城。”明代重视科举,中举者称为鲤鱼跃龙门。泉州城称为鲤城,即取鲤鱼吸水,飞跃龙门之意。此后,鲤城的风水无人敢破,城虽有重修扩建,但大体上都维持原貌,鲤城之称亦延续到现在。

嘉靖三十八年(1559),德济门毁坏,知府熊汝达重建。改通淮门为迎春,南薰门为通津,后复名南薰。并修各月城。兵备万民英以城北外濠磐石不能通水,乃建小城楼,临濠围以木栅,筑羊马墙以备倭。后倭平无事,嫌压断龙脉,撤去。万历三十二年(1604)十一月,大地震,楼铺雉堞倾圮殆尽。副使姚尚德、郡守姜志礼请帑金修复。委生员詹仰宪、千户张振宗等负责,旬月告成。城旧用砖砌处,至此尽易以石。

清顺治十五年(1658),总督李率泰檄各府城,依关东式改造。于是,提督马得功、兴泉道叶灼棠、知府陈秉直改筑泉州城,拓建翼城堞2315个,月城堞205个。每堞高7尺,厚3尺,宽1丈5尺,垛口宽1尺8寸。康熙三年(1664),城被水淹,康熙四年(1665)重修。窝铺再增高,建敌楼6处,炮台12位。康熙十七年(1678),海寇围城,德济门一带颇多坍塌。知府张仲举、知县沈朝聘重修。雍正九年(1731)重修。乾隆五十八年(1793)重修。

1923—1929年,拆城辟路。抗日战争期间,福建省政府下令拆城断桥,城池逐渐被夷为平地。1949年后,人民政府沿城基修筑环城公路,连接东、西、南、北4门及新门、涂门等市区出入口主要通道,城墙、城门大部分被毁。20世纪80年代后重建的城门楼有:

威远楼,位于开元街道中山北路。原名谯楼,五代始建,南宋及元至正九年(1349)重建,明、清多次重修。1969年拆毁,1987年于旧址北约100米处重建。建筑面积约1100平方米,坐北向南,两层楼,歇山顶,正面二重檐,侧面三重檐。

北楼,唐故城北墉之立候楼,在洲顶(今华侨新村爱国路东一带)。唐末王潮据泉州创子城,以故城北墉为子城北墙,因此,北楼即子城北门之泉山门楼。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太宗诏隳三城(衙城、子城、罗城),子城毁,北楼遂废。政和五年(1115),知州郑南重建。绍兴十三年(1143),知州吕用中复修。乾道五年(1169),知州王十朋大修,写《重修北楼记》。宋末元初复废。2003年,依唐五代旧制复建。

朝天门楼,即罗城北门城楼。五代南唐保大年间(943—957),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拓罗城创建。历代均有修葺。20世纪20年代拆毁。2002年,泉州市人民政府依宋元旧制重建。

临漳门楼,在新门街西端。五代南唐保大年间(943—957),留从效扩城建。历代均有修葺。20世纪20年代拆毁。2003年,泉州市人民政府依明清旧制重建。

泉州威远楼

泉州泉山门楼

泉州朝天门

泉州临漳门楼

(二)城堡

1.安海城

位于晋江县安海镇海边,古名湾海。唐代易湾为安。宋为安海市,州遣吏榷税于此,号石井津。建炎四年(1130),创石井镇。绍兴二十六年(1156),海寇突至,镇官方玺筑土城,垒石为五门。明代改为安平镇。嘉靖三十六年(1557),倭寇入侵,知府熊汝达檄知县卢仲佃筑城。才筑一半,贼猝至,庐舍化为灰烬。寇退,乡绅柯实卿自造100丈城墙,又拆东洋桥石筑城。城周长1027丈,高1丈3尺。开4门,各有楼。窝舍28间,水关8座。隆庆元年(1567),知府万庆增建东北两敌楼。清顺治十二年(1655),海上武装首领郑芝龙弟郑鸿逵拆安海城石,造东石寨,城遂废。

2.永宁卫城

位于在三十都海滨,今石狮市永宁镇永宁居委会东1.3公里。宋代为水寨。明洪武二十年(1387),江夏侯周德兴建永宁卫,遣指挥童鼎筑城。周长875丈,基广1丈5尺,高2丈1尺,窝铺32间。开5城门:南名金鳌,北名玉泉,东名海宁、东瀛,西名永清,各建楼其上。城外濠广1丈6尺,间碍大石,深浅不同。永乐十五年(1417),都指挥谷祥增高城垣3尺,各门增筑月城。正统八年(1443),都指挥刘亮、指挥同知钱辂,于各门增置敌台。成化六年(1470),门楼圮,指挥使杨晟重建。清康熙年间(1662—1722),总督觉罗满保、巡抚陈瑸修。现存残夯土城墙长162米,宽0.8米,高约1米。城内有石碑2方,摩崖石刻3处。

3.福全所城

位于在十五都,今晋江金井镇福全村。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江夏侯周德兴造。周长650丈,基广1丈3尺,高2丈1尺,窝铺16间,开东、西、南、北4门,建楼其上。永乐十五年(1417),都指挥谷祥增高城垣4尺,并筑东、西、北3月城。正统八年(1443),都指挥刘亮、千户蒋勇,增筑4门敌楼。清康熙十六年(1677),总督觉罗满保、巡抚陈瑸修。城墙现存长85米,残高2~3米,及南、北两处水关。另有碑刻2通,摩崖石刻9方。如今,陆续修复古城的城门与城楼。

泉州石狮永宁卫镇海石

晋江福全所城西门

4.祥芝巡检司城

位于二十一都,今石狮市祥芝镇镇政府驻地,明江夏侯周德兴造。周长150丈,高2丈,窝铺6间,有南、北二门。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修。(www.xing528.com)

5.乌浔巡检司城

位于十六都,明江夏侯周德兴造。周长150丈,高1丈8尺,窝铺4间。有东、西二门,各建楼。

6.深沪巡检司城

位于十六都,明江夏侯周德兴建。周长150丈,高2丈,窝铺7间。有南、北二门,各建楼。清朝康熙五十六年(1717)修。

7.围头巡检司城

位于十四都,明江夏侯周德兴造。周长160丈,高1丈8尺,窝铺4间。有南、北二门,各建楼。清朝康熙五十六年(1717)修。

8.狮峰烽火台

位于晋江深沪镇狮峰山顶,明嘉靖年间(1522—1566),为防倭而建。长16米,宽8.4米,高9.4米,条石垒砌,分三层。最高层并列3个烽火灶,烟囱高3.6米。烽火台后有一小寨,内有水井,前有一条三合土构筑的濠沟。

9.国姓城

位于晋江东石镇白沙村,又称白沙城,与南安石井扼安海港出入口。清顺治十二年(1655)四月,郑鸿逵拆晋江安平城墙石料修筑东石、大盈、前埔等要塞以及白沙城,作为郑成功退守金门、厦门的前垒。白沙城为郑成功铁军衙门所在地,城东有水师舰船泊地,城东门有一条3米多宽用赤土建成的走马路。村前有国姓井,村中有古战场遗址。

晋江白沙国姓城

(三)关寨

1.石湖寨

位于石狮市蚶江镇石渔村,北宋熙宁初(1068—1077)建。明洪武初(1368—1398),置巡检司,后移于祥芝。万历间(1573—1620),迁浯屿水寨于此,把总沈有容重建。周长52丈,基广1丈4寸,高1丈4尺,寨门一座。崇祯四年(1631),曾樱以右参政分巡兴泉道,招抚海上武装首领郑芝龙,遂开海禁,让居民下海贸易;抑制豪强横征暴敛,一郡获安。因曾樱要外调,泉州一带兵民挽留,皇帝诏许“再借”。民怀其德,在石湖立碑怀念。今有遗址再借亭。明末清初曾为郑成功抗清据点。现存残寨墙长16米,宽4米,高3米,条石砌筑。

石狮石湖寨

2.万安寨

位于三十八都洛阳桥南。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倭入寇,桥亭改为寨隘。周长68丈8尺,基广1丈,高1丈6尺,门2座。崇祯十一年(1638),县令汤有庆、署令李沾于寨中建镜虹阁。以城扼桥,以门凭城,垛口47个,巨石崇墉,号称闽南第一关。

3.朋山关

位于泉州城北朋山。宋代洛阳桥未建时,避舟险者,出北门,经朋山岭隔,迤白虹山,左入仙游,而至省城。于是在朋山岭隔顶立关。岭高而南陡绝,人马未易猝下,故颜其前后门石,一为“天分南北”,一为“地储祯祥”。

4.法石寨

位于东海镇石头街(法石村)。宋淳熙十三年(1186)建,嘉定十一年(1218)增兵设寨,扼守泉州湾由晋江入府城的水道。

5.金山寨

位于东海镇后亭村金山上,为后渚港制高点。原为宋、元两代望海舶、观风云的地方。明代为防倭而增建寨堡,控扼后渚港。占地面积约441平方米,坐北向南,平面呈方形,每边长21米。寨墙乱石垒砌,残高3.98米,宽2.3米,南北有石阶。寨门拱形,宽15米,高4米,进深6米。已残,尚存炮眼两孔。

6.后渚寨

位于东海镇后渚港边小山上,与金山寨互为犄角。已废。

7.鹧鸪

在东海镇蟳埔村鹧鸪山上。明天启七年(1627),在山上筑寨,置铳台,安大将军铳9门,配置百子铳、神飞弩,控制晋江入海河道。

8.山门寨

位于东岳山通洛阳的山口上,于两座小山之间建寨置门,为东面通泉州城的隘口。

9.吴觐寨

位于洛江区罗溪镇大坑村西南500米。吴觐,罗溪人,于清顺治四年至五年(1646—1647)发动农民起义,以此山寨为大本营。寨址包括前哨寨、跑马场、外寨和内寨。占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东西宽125米,南北长355米,周长825米。设东、西、南三门。东、南两门已毁。西门方形,高3米,宽2米,进深2.5米。石砌寨墙依山崖而筑,残高5米,厚3米。现寨址内存有残炮楼1座,鼓楼基1处,房基112处,古井1口。

10.东石寨

位于晋江东石镇东石居委会。清初,郑成功在此安营扎寨,整军练武,由施琅、冯云、黄梧等人分守。东石寨依山临海,平面呈长方形,现存石砌寨墙长30多米。有两个寨门,清康熙十六年(1677)建,东名得胜门,西名镇海门,现仅存石门额。寨内有郑成功操练水师的水操台,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四周石栏杆。寨内一石耸立,上方横刻楷书“棣径”,中部竖刻楷书“丹心”,相传为郑成功所题。

11.华表山寨

位于晋江罗山镇苏内村西,清康熙十八年(1679)建。时值三藩之乱,郑经自台湾率兵进驻泉南沿海,清军筑寨以守。寨平面呈椭圆形,东西宽约50米,南北长约180米。墙花岗岩块石垒砌,基宽3米,残高1~3米。有两寨门,已倒塌,构件尚存。

12.谢氏土楼

位于洛江区马甲镇就南村,清乾隆年间(1736—1795)建。占地面积约625平方米,坐北向南,平面呈正方形,歇山顶,通高约8米。正门朝南上嵌“玉树流徽”石匾额。东、西两侧开石砌边门。墙基石砌,墙体三合土夯筑。四方向的墙体上部,各有石构瞭望孔5个,铳眼6个。土楼内为前后两列五开间,两层楼,其间以回廊连隔,共计28间。土楼中部天井里有井1口。东北角略有塌落,二楼回廊木栏破损较严重,其余保存完整。

13.曾氏土楼

位于洛江区马甲镇后坂村,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坐南向北,平面呈正方形,两层,四坡顶,通高约6米,边带双护厝,中心天井八角形。墙基石砌,墙体三合土夯筑。墙各向均设枪眼5个。楼板腐朽严重,外观基本完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