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秘福安古城,恢宏闽台古城堡

探秘福安古城,恢宏闽台古城堡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福安县城福安县位于中部韩阳镇,平均海拔15米。仙岫、笔架、三台、旗顶、天马众峰环峙周围,富春溪中流,地势坦荡,自宋淳祐五年析长溪县地置福安县以来,韩阳镇即为县治所在。福安县城图福安县城在扆山下韩阳坂。嘉靖三十八年十一月,卢仲佃接任福安知县后,对城基重新规划,北城外扩593米,西城外扩147米,北城内缩620米,南面亦稍加扩展。1918年,刘宗彝率部攻打福安县城,知事戈乃康紧闭城门抵御,城池尚为有用。

探秘福安古城,恢宏闽台古城堡

(一)福安县城

福安县位于中部韩阳镇,平均海拔15米。仙岫、笔架、三台、旗顶、天马众峰环峙周围,富春溪中流,地势坦荡,自宋淳祐五年(1245)析长溪县地置福安县以来,韩阳镇即为县治所在。

福安县城图

福安县城在扆山下韩阳坂。宋淳祐五年(1245),筑土围墙,立四门。东为瑞应,西为礼贤,南为秦溪,北为衣锦。广袤各2里,周十余里。明正德元年(1506),分巡道阮宾采邑人郭廷美等议,檄州同知施隆、县主簿李友,改用砖砌。周长896丈5尺,高1丈1尺,厚1丈。女墙1692个。增小西门名凝秀。门各有楼。嘉靖六年(1527),巡按刘廷簠命署县事颜容端重修,始用石砌。嘉靖三十七年(1548)倭警,知县李尚德改造,高1丈3尺,厚1丈5尺。工未毕而倭至。嘉靖三十八年(1549)四月初五日,城陷,未逾月,淫雨,城俱圮。嘉靖三十八年(1549)十一月,卢仲佃接任福安知县后,对城基重新规划,北城外扩593米,西城外扩147米,北城内缩620米,南面亦稍加扩展。城墙周长仍旧保持2667米。壕由大西门抵南门,长296丈,广3丈,深1丈。增小北门名凤坡,增窝铺50个,楼橹5个,并把城壕上原来的石板桥改成木吊桥。嘉靖四十一年(1562),知县黎永清构屋城上。嘉靖四十四年(1565),知县李有朋重修。

万历九年(1581)七月初九夜,福安发生洪水,城墙三面被冲塌。知县汪美把城垣移建鹤山上,南面适当延伸,西向利用龟山、龙山险要地段修筑坝城。并在北城外167米处,择地构筑双面城垛敌台1座,作为北城外的防御工事。城周长850丈,高1丈4尺,坝高1丈8尺,而厚倍于城。移礼贤门于坝岭,称安磐;移凝秀门于龟峤,称立极,外筑重门;改瑞应门为就日;秦溪门仍旧名。西凿官沟以达莲池。水皆倒流,会于东南水关。万历二十四年(1596),改立极门为止水门。

万历二十一年(1593)正月,知县陆以载以鹤山处山高城低,改从平地故址起挖新壕146丈,砌筑旧坝50丈,高、厚视旧有加。万历三十年(1602),知县金汝砺依形家言,拓城于外山之巅,由东城门至北仙亭,长197丈。

小西门旧在湖边境。万历九年(1581),知县汪美移门龟山后颈。万历三十七年(1609),知县贺学易听民募疏,复门故址,龟颈门改水关,全城周围797丈。崇祯十二年(1639),知县章重增修。

清顺治十八年(1661),总督李率泰饬县重修。康熙五十六年(1717),知县严德泳重修。雍正三年(1725),知县傅植增修。雍正五年(1727),知县赵旭升修葺。乾隆九年(1744),知县周秉官重修。乾隆十六年(1751)水灾,城墙倒塌,县令夏瑚督率生员陈必遏等修复小西门及东门。

道光二十六年(1846)四月十二日,知县刘枢重新动工修建,至次年二月二十五日完成。修复后的城墙高5.3米,城基宽5米,周长共3207米,分设6个城门,设置枪眼1200个,垛口600个;恢复原设炮台,在城上配备重500公斤大炮11尊,并建哨棚、值宿所,每个门上加建重檐城楼,绕以回廊,增筑坚壁。道光三十年(1850),添铸1000公斤佛郎机,县城置7尊。光绪四年(1878),知县张景祁修补城墙崩塌部分及城楼炮台。光绪十年(1884),知县徐承禧补修。

民国后,政局动荡,城池失修。1918年,刘宗彝率部攻打福安县城,知事戈乃康紧闭城门抵御,城池尚为有用。1932年起,大部分城砖被拆,用于建造监狱、体育场检阅台等。1939年,奉令拆除城垣。

(二)城堡(www.xing528.com)

1.廉村堡

福安廉村堡

位于福安市溪潭镇廉村,廉村原名石矶津,因里人唐代进士薛令之为官清廉,被御赐“廉村”、“廉水”、“廉岭”之名。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筑城墙以御倭寇,称廉村堡。堡平面略呈椭圆形,周长1258米,现存850米。墙面用鹅卵石垒砌,中为泥土夯筑。墙基厚4米。顶宽约2米,残高约3米。东、西尚存三个城门,用花岗岩条石叠砌。城堡内面积达10万平方米。有明代官道,中用鹅卵石拼花、纵向平铺三条条石,长500米,横贯城堡东西。官道两侧尚存大型明清时期民居26座,清代祠庙4座。城东有明代古码头2座,用鹅卵石铺砌,宽约3.5米,曾是通往大海的内河港口,也是沟通闽东北和浙南的水陆枢纽和物资集散地。沿溪是用鹅卵石铺就的古道,路旁并立几方石碑。码头边有一株直径约1.8米的古榕树

2.坦洋炮楼

位于社口镇坦洋村,清末建,用于防匪。炮楼占地面积20平方米,用土夯筑,单体,五层,面阔4.25米,进深4.7米。各层四面均设枪眼。四层除设枪眼外,四面墙体中部各凸出一个1.52~1.6米的小间,各间外向均开一枪眼,枪眼内宽外窄。依墙设梯,旋转到四层,四至五层另用小梯上下。以墙承重,四面坡攒尖顶,墙体与出檐相距0.63米。

福安坦洋炮楼

3.三塘堡

位于甘棠镇。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倭寇攻福安,乡民离散。知县卢仲佃檄三塘(官塘、外塘、南塘)百姓筑堡自卫。民感其德,因更其名为“甘棠”。堡周长47丈,设四门,外有护城河,河面宽14米。1939年10月拆除。

此外,还有赛岐苏阳堡、下白石黄崎堡、溪尾麂湾堡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