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闽台古城堡:探索台北府附郭淡水县古城

闽台古城堡:探索台北府附郭淡水县古城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光绪元年,沈葆桢奏设台北府附郭淡水县,择地于大稻埕与艋舺两地之间的大佳腊堡建城。这座城池算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座依照传统风水堪舆理论建造而成的古城。台北府城图台北府城北门台北城落成初期没有城楼,后经士绅输银捐助,才得以兴建各城楼。西门称宝成门,为台北城最华丽的城门。台北府城南门台北府城小南门台北府城东门承恩门虽在日据时期被拆除外廓、接官亭等,但仍是台北城门现存最完整的。

闽台古城堡:探索台北府附郭淡水县古城

台北位于台湾北端的台北盆地,西北临台湾海峡。清光绪元年(1875),沈葆桢奏设台北府附郭淡水县,择地于大稻埕与艋舺两地之间的大佳腊堡建城。光绪四年(1878),拟任知府林达泉定于艋舺与大稻埕之间的未开垦荒地构筑台北城,不料林达泉积劳成疾在任上去世。光绪五年(1879),知府陈星聚与光绪七年(1881)上任的福建巡抚岑毓英筹款兴建台北府城,因建城用地土质过于松软,陈星聚在城址上种植竹林让底土逐渐扎实。

光绪八年(1882)一月二十四日,府城按照陈星聚与岑毓英的“理气派”风水观动工兴建,以北极星为南北轴线基点,定于一年完工。但五月时,岑毓英内调,台湾兵备道刘璈接手兴建。刘璈认为必须按“峦头派”风水观建造,城墙要有靠山。于是,城墙调整方向,整座城郭向东旋13度,以七星山为靠山,淡水河为水,形成东北向西南的方位。但城内中心轴线仍按原来设计,与北极星象相连接,为正南北街道布局,这样就把两派的理论结合起来。由于改变设计,加上资金难筹,工程一直到光绪十年(1884)十一月才竣工。这座城池算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座依照传统风水堪舆理论建造而成的古城。

城墙地基用1尺长和3尺长的石材垫实,使用糯米与糖混合成物当作石材黏合剂。城呈长方形,周长1506丈,东西412丈,南342丈,北340丈。城高1丈5尺,城堞高3尺,城墙上马道宽1丈2尺,城外开护城河。设东、南、西、北及小南5门,建窝铺4间,城墙上建炮台。城门共五座,分别为北门承恩门,南门丽正门,小南门重熙门,东门景福门,西门宝成门。

台北府城图

台北府城北门

台北城落成初期没有城楼,后经士绅输银捐助,才得以兴建各城楼。小南门则是后来应新起枋桥聚落行走方便,并避免与不和族群冲突所设。

北门称承恩门,为主城门,屋顶为单檐歇山式,附建瓮城。城楼外壁用红砖砌成,檐口下为门墙,形似碉堡,且具城堞与枪孔。城门前有护城河,建城的建材经由淡水河再接护城河到达施工处所。东门的构造与北门类似。(www.xing528.com)

西门称宝成门,为台北城最华丽的城门。城门附近的艋舺三邑人取此名,想用“宝物成就”维持艋舺的流通兴旺。屋顶为重檐歇山式,南门结构与北门类似。小南门则为歇山柱廊式城楼。

1899年后,开始拆除台北的城墙和城门。城墙和西门被拆除后,遭到民众反对,因此其他四个城门保存下来。为纪念西门,设有“宝成门旧址”石碑一座于西门圆环处。

台北府城南门

台北府城小南门

台北府城东门

承恩门虽在日据时期被拆除外廓、接官亭等,但仍是台北城门现存最完整的。大南门、小南门和东门三座城门本来是闽式建筑的城楼,但在1966年被改建成风貌完全不同的北方式建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