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进行马拉松训练|马拉松训练的关键和方法

如何进行马拉松训练|马拉松训练的关键和方法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参加马拉松比赛,必须经过系统训练。试过无数方法后,我才发现其实马拉松训练没有固定方法。不同人跑马拉松目的不同、心态不同、不同时候主客观条件不同,训练方法完全可以千差万别。跑马拉松大步流星或迈碎步,各有千秋。马拉松长年训练是基础,要经过多年科学系统训练,才能达到顶峰,然后维持长短不一的运动生涯。要保持马拉松激情,保证低潮的时候也不搁浅。

如何进行马拉松训练|马拉松训练的关键和方法

参加马拉松比赛,必须经过系统训练。有些年轻人不经常长跑,一上马拉松赛道就狂奔,以为凭着年轻能撑下来,这种情况最危险。循序渐进永远是良策,就算你没有任何基础,也可以从零开始。马拉松业余爱好者多缺乏专业指导,基本靠自己摸着石子过河。我先后为跑长距离还是短距离、天天跑还是隔天跑、跑场地还是跑山路、自己跑还是结伴跑、是否绑沙袋跑、只跑步还是结合其他训练等纠结过。试过无数方法后,我才发现其实马拉松训练没有固定方法。不同人跑马拉松目的不同、心态不同、不同时候主客观条件不同,训练方法完全可以千差万别。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关键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跑神徐远山,马拉松最快跑出过2小时45分,百公里成绩更猛,他参加基本都拿奖,但他很少练跑步,每次光练跳绳数千下、深蹲数千个、蹲步走数千米等。当然,他的方法可能是特例,蹲步走我坚持不了几十米。但有些方法经广大跑友长期实践,证明相对管用。

1.先走

在厦门举办首届国际马拉松比赛之前,我就经常步行上下班。如果你长期端坐电脑前,没有运动习惯,就先从每周3次、每次30分钟的步行开始,坚持2~3周。然后增加时间,每周增加10分钟,一直增加到你每天能抽出步行的时间,比如1小时或2小时为止。

2.走跑结合

厦门举办首届国际马拉松比赛时,我是报名参加5公里项目。当时除了走路,也偶有到海边等地方小跑数公里。当你走上1~2个月后,就可以进行走跑交替训练。一开始可以慢跑几百米,然后快走几百米,交替进行。直到感觉累了,才回家

3.完全跑起来

参加完厦门首届国际马拉松比赛5公里项目后,我决定以后参加更长距离的比赛,所以跑步的距离慢慢延长,但每周增加跑量不超过10%。当你开始走跑结合慢慢增加跑量时,把奔跑时间一直增加到你每天能抽出锻炼的时间,比如1小时或2小时为止,然后开始每天坚持不走,不管快慢,一步都不走。

4.加速

我跑公路跑了几个月后,就开始向山上跑去。跑山可以提高奔跑速度。当你跑满你的时间并坚持几周后,你也可以考虑开始加速了。在固定时间内跑得越快,跑得越远,就越有快感。即便你每天训练,没有强度,成绩永远不会进步。当然,如果你不追求成绩,尽管随心所欲跑吧。

5.频率变换

体育锻炼中不断变化频率,体内消耗能量的能力将会越强。变速跑就是高强度训练一到两分钟,稍事休息后,就接着继续高强度训练。如此反复,训练几组因人而异。也可以每周一天,只跑平常一半的量,而且按平时配速就行。这一天前、后可以进行距离更短但强度较高的训练。或者每周一次训练速度,在慢跑中间加入20~30分钟的快跑,速度约比预定跑马拉松的配速再快一些,但不要连续两天跑强度。此外,大小步幅的频率也可以变换。有一回我跑上海国际马拉松,跑到近30公里处时,突然注意到自己的步幅好大!当时我心里想:自己个头那么小,腿那么短,有必要迈那么大步吗?于是改成小步幅跑。说来也怪呀,居然顿时感觉轻松很多。步幅虽小,步频却快了,整体速度明显加快,因为之前我都没超什么人,改小步幅后,发现自己一个又一个地超过别人。坚持3公里、超过20几个人后,我感觉疲劳,改回大步幅。此后大、小步幅偶有变换,直到终点。跑完“上马”后,我想起南京赤脚徐扬老师有时候跑百公里,或为带新人顺利跑完“首马”当兔子时,大多是跑一段,走一段。我不知道他是跑的时候比走的时候步幅大,还是走的时候比跑的时候步幅大,但我猜想他至少不太可能跑和走步幅一样大吧,所以兴许他也是以调整步幅大小来顺利完成马拉松的。我还想起小个子“跑神”徐远山,他每次比赛基本都跑进3小时,他步幅不大、步频挺快。看来,就像汽车轮子,小车的轮子小,大车的轮子大,小的不一定跑输大的。跑马拉松大步流星或迈碎步,各有千秋。大家咋舒服就咋跑吧。

6.跑长距离(www.xing528.com)

奔跑在香港赛道上

我训练最长的距离就是沿着厦门环岛路跑一圈,长度大约也就四十几公里吧。长距离练习是完成马拉松比赛的重要因素,因为它可以使身体和心理都能适应马拉松的需要,但要循序渐进增加里程。初学者的长距离适宜从20公里开始,每周跑一次就完全足够了,慢慢增加里程。我个人认为,就算你要参加100公里超级马拉松,长距离练习也没必要超过50公里。训练奔跑20公里以上的长距离练习日要排在每周空闲时间最多的日子,比如周末。选择距离家近的路线——离家越近你越容易坚持下来。如果可能就在小路上跑,可以感觉更轻松一些,也会让人更喜欢跑步。进行长距离跑前,要补充电解质。如果在长距离跑步中你不想带水,那就带上零钱。沿着有小卖部的路线跑,这样你可以喝到水,甚至吃点美食。偶尔把跑步训练当比赛,以比赛的速度跑一跑,在正式比赛开始之后,平时这样锻炼的次数越多,进入状态也就越快,信心就越足。

7.参赛

我2003年首次参加马拉松5公里项目比赛,2004年首次参加半程马拉松项目比赛,2005年首次参加全程马拉松项目比赛。当你一次能跑20公里后,就可考虑参加半程马拉松比赛了。顺利完成一次半程赛后,就可以参加全程马拉松比赛了。顺利完成几次全程赛后,就可以参加100公里等超级马拉松了。但要记住,参加比赛要量力而行,该走就走,该停就停,该退赛就退赛。马拉松长年训练是基础,要经过多年科学系统训练,才能达到顶峰,然后维持长短不一的运动生涯。只要不过度追求成绩,往往能活到老、跑到老。

8.始终保持马拉松动力

马拉松最适合全民健身。但有的人危险越见越多,开车越开越不敢开、捕蛇越捕越不敢捕,马拉松也坚持不了太久。要坚持马拉松,就必须保持跑马拉松的动力。任何成功都离不开勇气、耐心、专注和积极性,必须对自己许下承诺。要保持马拉松激情,保证低潮的时候也不搁浅。如果没有乐趣,不一定能坚持,寻找马拉松动力的方法很多,例如通过改变线路保持新鲜感,利用辅助训练避免单一运动疲劳,参加团队活动或和朋友一起跑,订阅跑步杂志、购买跑步书籍,上跑步网读别人的跑步日记,自己开跑步博客或写跑步日记,每次设定一个小目标如比上次多跑5分钟或多跑1公里或追上前面那个帅哥美女等等。此外,要善于原谅自己。过高的目标容易导致挫折,动摇奔跑信念。如果你没能完成一个目标,那就让它去吧,集中注意力抓住下一个机会。你所要做的,就是跑步训练春雷打不动、夏练三伏、秋练老虎、冬练三九。做到这些,你终会发现,从马拉松中获得的快乐远大于痛苦,你对马拉松不再厌倦。坚持到一定程度以后,你就无须找乐了,快乐会自己找上你,因为你的身体会分泌出快乐因子。

厦门跑友老刘活到老,跑到老

为自己设立的马拉松目标

9.宁可不训练,也不可训练过度。强度训练就是破坏身体原有组织,让身体重建比以前更强的组织。剧烈运动本身会上瘾,容易不知不觉出现运动过量。要留意自己的身体反应,再大的运动量,基本都应该一夜恢复。第二天早晨起来也许身体会有些酸痛感,但精神上不应该感到疲劳。肌肉组织在进行强度训练之后需要48个小时进行复原,未完全复原的肌肉组织会造成疲劳、易拉伤或疲劳性骨折等,以及最重要的是失去马拉松乐趣。从这个角度看,马拉松隔天训练一次就够了。当然,对不追求成绩的爱好者来说,也可以每天训练。我个人最终选定隔天训练跑步,因为生活不仅仅就是跑步,没跑步的日子我安排全身力量练习。我喜欢自己全身上下都是肌肉的感觉,而且我还觉得任何一块肌肉都有利于奔跑。我觉得跑马拉松的人身材能健美最好,而有健美身材的人也应该好好到马拉松赛道上展示。另外,我听从身体召唤,如果哪天感觉不想练了,就完全停下所有训练。只是,或许我的训练强度还不够吧,这样的日子少之又少。训练过程还要注意,哪怕有再小的伤,也得轻伤就要下火线,等伤病好了才恢复训练。我奔跑十余年,基本没受过伤,没机会下火线,所以一直训练。

初练健腹轮者,可先跪着训练。有一定腹肌基础后,再站立训练

10.不仅仅是腿部训练。有人说跑步用小腿、爬山用大腿,也有人说短跑用大腿、长跑用小腿。其实,马拉松对腿部力量的要求比短跑靠爆发力的要求低,所以跑马拉松的腿会很匀称。为避免单一运动的心理疲劳,调剂身心,可利用综合训练兼顾跑步和休息。骑车和游泳都是良好的综合训练,把这两项玩好还可参加铁人三项。境内铁人三项比马拉松更冷门,只要参加,就随时可能拿奖,带来无限快乐。我因考虑水质等原因不太爱游泳,所以没考虑玩铁人三项,但经常参加溯溪、穿越、游泳、露营等户外活动。刚开始我不太理解,自己马拉松都可以跑得轻轻松松,怎么负重爬一天山回家后,隔天会腰酸腿疼。后来才弄明白,不同的运动项目,所用肌肉群不一样。不同的运动项目,能互相促进。马拉松不能只顾着跑,还得来点自己兴趣的其他项目。我曾隔天各练2000个俯卧撑和仰卧起坐,但做仰卧起坐时背部和臀部容易受伤,2013年下半年改做健腹轮。练健腹轮能提高四肢和胸部、尤其腰腹部核心力量。在某组肌肉疲劳后,可改变跑姿换一组肌肉继续比赛,当再次疲劳的时候再换另一种姿势。例如,步子加大和减小就是不同的跑法,也用到不同的肌肉群。跑马拉松我能明显感觉到有时用小腿、有时用大腿、有时用腹肌、有时用胸肌、有时靠手臂摆动前进。就像车有前驱和后驱,我把跑马拉松上半身带动下半身当作上驱,把下半身带动上半身当作下驱。奔跑过程甩动小臂即可,胳膊扭不过大腿,但关键时候甩起大臂,可带动下半身。当然,等哪天感觉只剩两眼珠子盯着路面跑,没感觉用啥力量,也全然感觉不到周围的人、物和景,倾听自己的喘气声,专心享受跑马,就达到马拉松最高境界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