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土壤微生物检测成果-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

土壤微生物检测成果-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掌握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检测方法及分离技术。认识土壤微生物对有机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对土壤的形成、土壤肥力和作物生产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按10倍稀释法,将上述土壤悬液稀释至10-6的稀释土壤悬液。六、思考题为什么说土壤是微生物最好的培养基?

土壤微生物检测成果-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土壤悬液的稀释方法。

(2)掌握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检测方法及分离技术。

(3)认识土壤微生物对有机物的生物化学作用。

二、实验原理

土壤具有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一切营养物质和各种条件。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都很多,它们参与土壤中的氮、碳、硫、磷等的矿化作用,使地球上的这些元素能被循环使用。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对土壤的形成、土壤肥力和作物生产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

(1)玻璃器皿:100 mL广口瓶,500 mL烧杯,300 mL三角烧瓶,1 mL移液管,平皿,100 mL量筒,1.8 cm×18 cm试管,吸耳球。

(2)仪器:电子天平,生化恒温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器,粘取器。

(3)培养基:琼脂培养基和查氏培养基。

琼脂培养基:牛肉膏0.5 g、酵母膏1 g、蛋白胨2.5 g、氯化钠2.5 g、琼脂7.5 g,加水至500 mL,调pH为7.4。

查氏培养基:硝酸钠1 g、磷酸氢二钾0.5 g、氯化钾0.25 g、硫酸镁0.25 g、硫酸亚铁0.005 g、蔗糖15 g、琼脂7.5~10 g、水500 mL,调pH为6.7。

(4)灭菌水、灭菌吸管。

(5)土壤样品、称量纸。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1.土壤样品的采集

使用泥土粘取器,在所需土层深度,取土壤200~300 g(取样1)。如无粘取器时,可用如下方法:用无菌的铲子,挖到所需深度,再用无菌的勺子,采集土壤200~300 g。土样采完后,放入无菌的广口瓶内,注明采样的时间、地点、深度。(www.xing528.com)

2.样品处理

(1)将土样在广口瓶内摇匀后称取10 g,放入无菌的广口瓶,加入90 mL无菌水,塞上灭菌塞子,在摇床上震荡10 min,充分振摇均匀,制成土壤悬液。此样品为10-1的稀释土壤悬液,为实验标准样品。

(2)按10倍稀释法,将上述土壤悬液稀释至10-6的稀释土壤悬液。

3.微生物培养

(1)分别吸取10-2、10-3的稀释土壤悬液0.1 mL,至灭菌培养基中。

(2)将加热完全融化后冷却至45℃的查氏琼脂培养基倾入已加有稀释土壤悬液的平皿中约15 mL,摇匀后平置,待其固化。

(3)按同样方法吸取10-5、10-6的稀释土壤悬液0.1 mL至灭菌平皿中,倾入营养琼脂。

(4)查氏平板于25℃培养24 h,营养琼脂平板倒置后于28℃培养24 h。

4.计数

根据平板上的菌落数与平皿中土壤悬液稀释倍数算得每克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

五、注意事项

(1)在营养琼脂平板上长出的菌落以土壤中的异养细菌绝对优势,对偶然出现的霉菌放线菌菌落可根据菌落外现形态特征的差异而将其排除,必要时可挑取菌落培养物制成悬滴标本后加以观察。

(2)查氏培养基含有3%蔗糖,它能抑制大多数细菌的生长;而霉菌和放线菌能忍受高渗透压,故能在这种培养基上生长。查氏培养基上的菌数为霉菌和放线菌的菌数。

六、思考题

(1)为什么说土壤是微生物最好的培养基?

(2)如何进行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