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过课堂亲身认识兰州教育史的老师

通过课堂亲身认识兰州教育史的老师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十七中的年轻老师讲着焦校长的一个个传奇:一次,焦校长早自习进了一个班,观察了早自习,然后从第一节课一直听到放学的最后一节课。焦校长每天在全校各班转,说不定什么时候啊就进了你的班,你要是讲不好,可就要挨批评喽。……

通过课堂亲身认识兰州教育史的老师

教科所朱武兰老师说:“我调到十四中不久,一次在走廊里碰到焦校长,他靠右边站定,让我先走。年近半百的一校之长为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让路!我当时很诧异。后来注意观察,走廊里,楼梯上,校园里,无论何时何地,焦校长只要看见别的老师,无论对方年长年轻,他始终会让路,让老师先走。让人很感动。”焦校长特别讲究礼数,比如称呼,什么场合称呼什么,很注意,很恰当,该亲切的地方亲切,该严肃的时候严肃。这些看着简单,其实是他内心始终有对方、有大家,时时在意对方以及众人的感受。

除了一贯的谦谦君子风度外,教师出身的焦校长,知道老师们很忙,急匆匆走路必定有需要加紧处理的事情,内心有了对老师真正的理解与尊重,才使他自然而为,始终如一。

也正因教书出身,他熟悉课堂,熟悉教学,熟悉学生的一切表现。无论做主任,还是副校长、校长,他始终坚持进教室,进课堂。

二十七中的年轻老师讲着焦校长的一个个传奇:

一次,焦校长早自习进了一个班,观察了早自习,然后从第一节课一直听到放学的最后一节课。所有的学科都不落下,他掌握了这个班的每一个任课老师的教学。

焦校长每天在全校各班转,说不定什么时候啊就进了你的班,你要是讲不好,可就要挨批评喽。

……(www.xing528.com)

当我们问起这些,焦校长说:“有些也是讹传。不过,我爱转,爱听课,倒是真的。尤其高三必不可少,起初用三周时间深入各班各科课堂,每天两三节,了解教学情况。

“每天早上六点自然醒,简单洗漱吃早餐六点半出发,七点到校。一进校,36个班,每个班都要走一圈儿。看看学生们在干什么,若有人抄作业,就要提醒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弄清楚,是布置多了,还是缺乏指导。

“认识老师也一定是通过课堂,绝不搞先入为主。看监控视频与深入课堂听课,效果大不一样,”焦校长说,“我每学期听四五十节课,常规课,问题课,交流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等。每月的教工大会上通报听课情况。”老师们说焦校长知道老师们很多具体的方面。他的评课高屋建瓴,深中肯綮,既不会无根据地溢美,也不会居高临下以专家自居,往往把课当作例子,从备课中对文本的解读,到课堂上对学生的关注,把听课者引向一个更深更高的层次去审视。尤其他娓娓道来、不徐不疾的语调,让聆听者感到了人格平等,如沐春风。

焦校长说:“我是个直脾气,上级领导要往学校调老师,我也一定要坚持先听课再说,没听到课的老师,我不能要。”

是啊,为了教学质量,为了学校发展,为了学生,他又表现出了知识分子的正直甚至在别人看来的迂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