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史话:兰州教育史下册

教育史话:兰州教育史下册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士为知己者死。”马校长一生念知遇之恩,无私奉献。1995年被评为“兰州市优秀大学生”。2000年被评为“兰州市骨干教师”。2001年被评聘为中学高级教师,并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04年被市教育局推荐为“兰州市第四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他已经成为红古区教育上的标杆。”

教育史话:兰州教育史下册

校长办公室,整洁,雅静,散发着淡淡的书卷气息。

透过明净的玻璃窗,可以看到连绵起伏的远山,亘古不变地保留着某个地质年代的原貌。它镶嵌在窗框里,却像是一幅意境深远、格调高雅的绘画作品。

马校长不是本地人,他出生在天水地区,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在那个大学生还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年代,他何以来到这里任教呢?听到我们的疑问,马校长说:“的确,那时大学生还紧缺。我的大部分同学进了厂矿企业学校,那里收入很高,我也很想去。但是,我来红古区时,当时的红古区教育局局长王韶珊亲自去接我们,给我安排住宿,而且报销了我所有来回折腾的车票、住宿费。我真的很受感动。”说到这里,马校长仿佛沉浸在了20年前的往事里。

“还有二十六中的关军校长,特别关心我。那时教师的收入和社会地位都低,尤其在偏远地方工作,对象很难找。关校长特别热心地给我介绍对象,一个不成再找一个,锲而不舍,直到找成。正是他们的尊重与诚心感动了我。”

说到这里,专程陪同我们采访的区教研室张长贵主任说:“1988年,我和陕西师大毕业的马校长一起分配到二十六中,大家还都是年轻小伙子,我们一起共事了7年。当时学校有个20世纪60年代的师大化学系毕业的老教师周源,非常有水平。马老师就拜他为师,连续三年坚持听课学习,并请周老师评课指点。那时谁也没提师徒结对帮扶,他完全是自觉自愿的。”

张主任继续说:“1989年,老师的工资收入很低,每月也就一百来块钱。经济上那么困难,他还一直坚持订阅《中学化学》《中学数理化》《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等杂志。”

在我们的坚持下,马校长拿出了他当年订阅的杂志。看着历年积攒的装订整齐的一摞摞杂志,我们问为什么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还要坚持订那么多杂志时,马校长说:“那时也没什么互联网,要想教学方法灵活先进,只有去钻研杂志。每一个问题每个老师处理的方法不同。我通过阅读、比较和筛选,尽量找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方法。后来我调到十八中,带了16年高三化学,归纳总结了化学教学中88个知识点、42个小专题,整理编写了14本《化学复习讲义》。”(www.xing528.com)

他先后在《化学苑地》《中学生知识报》《数理化学习》等多种省级刊物上发表了《有机化学规律及应用》《选准关键物质速配化学方程》等十多篇教研论文。多篇论文在区教育学会年会上获奖。他还总结出了“情感教学法”“愉快教学法”“创新意识教学法”“三严三新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2003年被特聘为红古区兼职教研员。

年轻活泼的李莉芬副校长,是马校长的搭档和助手,也是马校长的学生。她说:“其实,我早在二十六中上高中时,就知道马老师,因为理科班同学说他的化学课上得非常好,经常自制图表,编顺口溜,他们的兴趣可高、记忆可深了。”

我们应当感激当年礼贤下士的王韶珊局长,我们应当感谢当年慧眼识珠的关军校长。

“士为知己者死。”马校长一生念知遇之恩,无私奉献。无论在偏远的二十六中,还是到红古区的重点中学兰州十八中、兰州十七中,无论是普通教师,还是教导主任、教学副校长、校长,无论教学、当班主任,还是学校管理,他都勤于思索,恪尽职守,以十二倍的勤奋诠释责任与忠诚,为自己挚爱的教育事业奉献着一生的心血!

1994年,马忠林被评为红古区骨干教师。1995年被评为“兰州市优秀大学生”。1999年被评为红古区优秀教师。2000年被评为“兰州市骨干教师”。2001年被评聘为中学高级教师,并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04年被市教育局推荐为“兰州市第四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5年被评为红古区优秀共产党员

“他已经成为红古区教育上的标杆。”红古区教育局副局长李晓钟如是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