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送教下乡风雪路-兰州教育史话

送教下乡风雪路-兰州教育史话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离开静宁县时,我收到了静宁县城关小学几位老师的赠言:赞谢老送教下乡义无尽,深情如雨自天临。会后,受临洮县教研室的邀请,坐车奔向临洮县。我从来没有在这么大的风雪中坐车远行,觉得特别新鲜又兴奋,就下了车,在雪地里跳,还随口唱着:“北风吹,雪花飘,雪花飘飘迎客到。翻山越岭赴临洮送教,催开桃李花,来日结出丰硕果。”本来四个小时的路程却走了十个多小时,到达临洮县城时已近晚上十一点多了。

送教下乡风雪路-兰州教育史话

那天,静宁县飘着初春的雪花,天气寒冷无比,可在静宁县委招待所礼堂内,近千名静宁地区的老师们一早就背着干粮,带着笔记本,冒着严寒从四面八方来到会场。在听课和听讲座时,全场每位老师都是那么地专注,那么地认真。时而侧耳聆听,时而奋笔疾书,如饥似渴的求知态度使我十分感动。虚心好学、深思探究的精神是农村乡镇老师们热爱教育事业的师魂展现。面对如此执着的同行们,我心中默默地想:“一定要将自己教育教学的体会毫不保留地讲给大家,不辜负这些老师的真情厚意。”精彩的教学,热情洋溢的报告,博得了场内阵阵的掌声;生动的案列,幽默的讲述,赢得了全场同行的赞许笑声。心灵的相互呼唤,情感的互相交融,共同的教学体验,使台上台下老师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一下子缩短了城乡老师们之间的距离。讲座结束后,来参加听课的老师们顾不上喝水、吃点东西,而是分别围在讲课老师的身边,问这问那,久久不愿离去。

特级教师认真阅读《兰州教育》

我们去讲课的老师们被深深打动了,纷纷表示回去要把这里老师们艰苦工作和刻苦好学的精神发扬光大。离开静宁县时,我收到了静宁县城关小学几位老师的赠言:

赞谢老

送教下乡义无尽,深情如雨自天临。

机智风趣惹人爱,满堂喝彩春意浓。

听君一席半生经,激志传言静教兴。(www.xing528.com)

此行不须贵深入,盛赞六旬女强人

童阳童心夕阳红,初为人师慕华英。

会后,受临洮县教研室的邀请,坐车奔向临洮县。车行驶在崎岖的山道上,速度慢了下来,当行在一座山坡上时,天已经黑了下来,天空突然飘起了鹅毛大雪。雪越下越大,一会儿的功夫地上就积起了厚厚一层。车慢慢行进,车内欢声笑语,没有一点困意。车子在一处陡坡前熄了火。我从来没有在这么大的风雪中坐车远行,觉得特别新鲜又兴奋,就下了车,在雪地里跳,还随口唱着:“北风吹,雪花飘,雪花飘飘迎客到。翻山越岭赴临洮送教,催开桃李花,来日结出丰硕果。”

附近的村民,热情地赶来帮我们推车,直到把车推过山顶,汽车才缓缓前行。本来四个小时的路程却走了十个多小时,到达临洮县城时已近晚上十一点多了。下车看到等候在招待所门外的几位老师和校长热情迎接上来时,我激动万分,泪水溢满了眼眶。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饭菜和汤水就摆在了桌子上,服务员们说:“为等专家,这饭菜已热三遍了。”那时,我感到了词语的匮乏。

第二天讲课,虽然是周末,天仍然十分寒冷,但大礼堂里被前来听课的老师们挤得满满当当的,暖意融融,安静有序。每位听课的老师低头笔记,仰头微笑,眼中放着明亮的光芒。

支教期间,我们除了每天有课的老师去上课外,没课的老师也要去旁听,做好听课记录,以此来达到互相学习、互相增进的效果。每天上完课,大家就集中在一起开个简短的会议,谈谈今天上课的感想,自己觉得有哪些不足需要改进,去听课的老师也发表自己的见解,觉得授课老师哪里做得比较好,哪个地方做得不好,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都可以提出来。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不断地进步,做到每天都有新的收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