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兰州市第十五中学-兰州教育史话

兰州市第十五中学-兰州教育史话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陈运澎兰州市商贸职业学校创建于1995年,其前身是始建于1957年的兰州市第十五中学。建校之初的兰州市第十五中学是一所初级中学,坐落于西固南山之下。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正式结束之后,兰州市第十五中学师资短缺,校园破烂,在刘建华校长等主要领导的带领下,经过调整领导班子,重建教师队伍,学校逐渐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兰州第十五中学乒乓球队在兰州市的比赛中也获得过男子单打第六名的好成绩。

兰州市第十五中学-兰州教育史话

陈运澎

兰州市商贸职业学校创建于1995年,其前身是始建于1957年的兰州市第十五中学

建校之初的兰州市第十五中学是一所初级中学,坐落于西固南山之下。校门之外,便是常年尘土飞扬的一条土路和一块块麦地、菜田,凭栏远眺,除了横亘在眼前的苍茫的南山之外,只能看见每日在田里辛勤耕作的农夫和冒着黑烟卷着尘土轰鸣而过的拖拉机,间或还有牧羊人赶着羊群浩浩荡荡经过教学楼前。据卢正章老师(后调兰州铝厂中学任校长)讲,有一次他在上课的过程中,楼下传来失群的小羊“咩咩”的凄凉的叫声,有靠近窗户的学生不认真听讲却探头向窗外张望,于是卢老师就随口开玩笑说了一句:“谁的妈喊呐,给送伙食费来了,下课去取!”全班哄堂大笑,那几位心不在焉的同学满脸通红,不好意思,开始认认真真地听课了。

瞿利业老师(兰州十五中学、兰州商贸职业学校体育教研组组长)是兰州十五中学的第一届高中毕业生,他讲,每次他从家来学校交伙食费,都是大清早背一袋面从达川乡岔路村出发,走到新城,再搭乘12路公交车到西固城,然后,再背着面走到学校,到学校食堂交完面、伙食费,一看,天已经黑了。

然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下,一批又一批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人民教师和渴求知识的莘莘学子,克服千种艰难、万般辛苦,刻苦奋斗,不懈创业,开拓出兰州市第十五中学的一段极其辉煌的历史

师生开荒种地

“文化大革命”的突然降临,改变了一切。由于实行“开门办学”,学校师生频繁地下乡、下厂、下连队,学生的主要功课就是学农、学工、学军;当时,学校里也在大张旗鼓地批判“智育第一”“师道尊严”;社会上盛行着“读书无用”的不良风气,严重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直接降低了学生的学业水平。学校的学制也被改成了两年,教学内容被简单化了,学生们不再上课,老师们也去了范家坪的农场,307(现中国铝业总公司兰州铝业公司)的工宣队进了学校并且接管了学校,学校里不再有琅琅的读书声,学生没有了上大学的人生理想。

始建于1957年的兰州市第十五中学从当年就开始招收初中生,在一个比较长的历史时期,第十五中学都是一所纯粹的初级中学,每年只是为兰州六中输送合格的初中毕业生。直到12年后的1969年,学校上至校长、下至学生,都突然发现了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学校当年即将毕业的初中学生根本没有地方去上高中。面对这一严峻的困难局面,当时的校领导多方请示,认真研究,积极谋划,本着为学生的前途高度负责的认真态度,决定自己试办高中招收自己的初中毕业生。当时,试办高中面临很大的困难和极大的风险,主要有以下一些问题:学校的教育教学设备极端缺乏,高中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更为严重的是如果高中办学一旦失败,这些学生的将来谁负其责、谁担其咎?(www.xing528.com)

在这样巨大的压力面前,当年的兰州市第十五中学的校领导以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勇气,在对学生对社会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感召下,毅然决然地决定试办高中。为了办好高中,学校多方求助,认真准备,上级主管部门全力支持,学校周边的各厂矿企业也积极伸出援助之手,多方筹备物资设备,抽调配备各种学校急需的人员,不久之后,集各方物质之力、汇一时人才精华(当时的兰州第十五中学汇集了一大批从兰州铝厂、兰州自来水公司、兰州锅炉厂、兰州平板玻璃厂、西北合成制药厂等厂矿企业借调的来自全国各地各个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和优秀教师)、聚千百师生目光的兰州市第十五中学高中部正式于1969秋季开始招生。到1971年秋季第一届高中生毕业之际,倪孝和、杜桂萍、杨昌文、王长全……十五中第一届高中毕业生的名字为许多人所熟知。

1996届初三2班毕业合影

从此以后,西固的中学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就进入了六中、十五中学双峰并峙、各自雄踞铁南铁北(铁路南北,因铁路从西固城中心穿过)的一个辉煌的历史时期。这是“文革”后的那一段黄金般的美好时光,人们都能够深刻地记忆起“文革”的狂风暴雨过去后的令人沉醉的宁静、祥和、喜悦的社会氛围和人们积极奋斗、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正式结束之后,兰州市第十五中学师资短缺,校园破烂,在刘建华校长等主要领导的带领下,经过调整领导班子,重建教师队伍,学校逐渐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1977年党中央开始拨乱反正,提出“恢复高考,倡导尊师重教”政策之后,广大初中毕业生及其家长,要求报考高中的呼声越来越高,要求升学的势头越来越猛。从此,兰州第十五中学也进入了发展的高潮期,在校生人数曾一度达到一个年级8个班、每班60多人的高峰状况,学校发展也呈现出颇为壮观的喜人景象。

兰州第十五中学从1976年开始,课外文体活动也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在高其昌、刘世禄等老师的带领下陆续建立起了学校男女排球队、男女篮球队、男女乒乓球队、学校民乐队等,其中兰州十五中学男排在兰州市一直名列前茅,1983年代表兰州市参加甘肃省中学体育传统项目比赛,获得排球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兰州第十五中学乒乓球队在兰州市的比赛中也获得过男子单打第六名的好成绩。

从那时候开始,学校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师,最有名的几位是以“高低长短癞蛤蟆”(高其昌,化学,调往兰州女子职校;邸世钥,美术,本校退休;常任,地理,调往兰州市三十五中;段继昌,生物,本校退休;赖正堃,女,语文,调往南方;何有明,政治,调往兰州六中;马秉勋,语文,调往兰州民族中学)闻名西固的一个名师群体,还有像苏永忠、倪孝和、徐福山、谷焕娣等等,他们的声名与兰州市第十五中学的历史、西固教育的历史紧紧联系在一起

由于20世纪80年代西固厂办学校的异军突起,兰州市第十五中学的生源日益萎缩,1992年兰州市第十五中学停招高中,1993年停招初中,1995年挂牌成立兰州市商贸职业学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