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截拳道入门:警戒式的重要性及动作演示

截拳道入门:警戒式的重要性及动作演示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9为李小龙早期振藩功夫摆桩的动作演示,与截拳道警戒式差异较大,主要是咏春风格,这个动作的重心分配大致为前腿35%、后腿65%)。图11—12,分别为截拳道标准警戒式的正面和侧面演示。当然,从无式之式出发完成第一次本能攻防之后,需立即转换为攻防两便的警戒式,由此出发展开后续行动。由此可见警戒式的重要性。

截拳道入门:警戒式的重要性及动作演示

在截拳道中,截拳道者对敌的基本格斗姿势,早期沿袭传统武术名称,称之为“摆桩”,后期受西洋剑影响,又称之为“警戒式”。这一实战姿势,无论是进攻、反击或防御,都不需要事先做任何调整动作。

我们知道,截拳道是一门强调街头自卫的格斗术,与一般体育化武术的一个最大区别就是对敌姿势的构建。真实的街斗最忌缠斗,你花费时间越久,不可预知的潜在危险性也就越大,所以,“速战速决”是截拳道重要的根本原则。为此,李小龙借鉴了西洋击剑的强侧置前和拳击的侧身对敌姿势的原理,创建了独具一格的有利于快速截击的截拳道警戒式。

运用警戒式,首要的一个原则即“强侧置前”,即把我们最灵活有力的一侧的手脚置于对敌的前线,其目的就是为了缩短打击距离,使前手、前脚的攻击在快速、没有预兆的前提下更容易击中目标;同时,在充分借助腰马力量、位移及地面反作用力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出前手、前脚的攻击威力(有些人臆测截拳道的警戒式之所以“强侧置前”,是因为李小龙右腿比左腿短一些,或眼睛近视的缘故,都属以讹传讹)。

图9

做警戒式时,标准的动作要求是双脚前后分开与肩同宽或略宽于肩,身体重心置于两腿之间,即双腿各分担50%的体重(李小龙的弟子李恺师傅则指出,在实际运用时,警戒式两腿之间的重心分配其实是动态的,经常在前腿49%或51%、后腿51%或49%之间微妙地涌动转换,以保持动态平衡与一触即发的机动性。图9为李小龙早期振藩功夫摆桩的动作演示,与截拳道警戒式差异较大,主要是咏春风格,这个动作的重心分配大致为前腿35%、后腿65%)。

截拳道警戒式图解:

图10

双膝微屈,前足尖与后足弓保持在一直线位置,且前足与此直线成约20—30度角,后足与之成约45度角,后足跟略抬离地面,保持弹性力,成一拱形支撑,以利于快速移动(图10)。图11—12,分别为截拳道标准警戒式的正面和侧面演示。

图11

图12

图13

截拳道强调科学,警戒式也充分遵循力学原理。例如,截拳道警戒式站姿,从前足尖到后足双脚站位所构成的支撑面就是一个很好的三角结构,如同一个等腰三角形(图13)。我们知道,三角结构是宇宙中最稳定的结构,而类似三角结构,遍布警戒式各个环节,限于篇幅,在此不做展开论述。必须强调的是,无论任何时候,当我们在格斗中不断移步换形,攻防互动的时候,只要我们随时保持良好的警戒式,就能获得稳定而不失灵活的平衡性、攻守两便的机动性、简单直接的高效性。每一位截拳道者从一开始,就应高度重视警戒式的规范学习和反复训练。其中之妙,功深自显。

下肢站位要正确构建,就像建高楼先要打好地基一样。在这个基础上,再来看看身体上肢的置放(图14):

1.目视前方,下颌略内收,舌向内卷,抵住上颚,这样既可预防在激烈格斗中,牙齿误咬舌头,又可增强呼吸的畅通,以保持良好的体力。

2.肩膀始终保持放松状态,随着下巴微收,右肩略自然抬起,以保护右边下颌与脸颊,头可左右轻轻晃动,以免被敌人击中。

3.双手握拳,右手在前,屈肘约90度,略低于肩;左手在后,屈肘略小于90度,左拳似贴非贴地护住脸部左侧。双手一前一后置放于身体中线上(以鼻尖为基准点,这一要求符合截拳道守中用中的格斗理念),双肘下垂以防护两肋。有时候,左手也可打开成掌,则更有利于快速防御和控制,起到后手主防的作用(图15)。练习者在日常训练中可分别体会二者的不同之处,自由采用,无须拘泥。

图14

图15

【注意】

1.一个标准的警戒式应该是侧身对敌的,这样,我们在打斗中暴露于对手的就仅是一条线而非一个面,也就减小了容易被敌人攻击的目标而增强了自身的安全性。

2.正确的警戒式完成后,身体向前的一面从前足足跟到前肩的端部应形成一条直线,这也是我们出拳发力的转轴和枢纽;前手的肘底向下,拳头如同端枪射击一样直接指向前方目标,保持随时瞄准、随时出击的机动性、直接性。

3.截拳道是专注自卫的武道。但一个人在大街上遇到不利情况就马上摆出警戒式的做法,并不明智,这等于提醒对手提高警惕,你是练过的。更多的时候,街头自卫往往是突发的,所以,在截拳道的训练中,包括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姿势和状态转为自卫攻防的“无式之式”的训练(图16—21分别演示了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姿势和状态转为自卫的情况)。当然,从无式之式出发完成第一次本能攻防之后,需立即转换为攻防两便的警戒式,由此出发展开后续行动。(www.xing528.com)

图16

图17

图18

图19

图20

图21

【训练方法】

1.在掌握基本技术的前提下,从基本立正姿势转为警戒式的正确姿势并静站数秒,体会其中感觉,之后恢复到立正姿势。反复进行此项练习,做到规范、舒适、自然。

2.面对镜子练习,观察自己的姿势是否完美并领悟动作内涵。

3.在空旷的地方,以立正姿势站立,分别进行前、后、左、右四个方位的警戒式练习,此练习可增强截拳道者的实战意识。

4.找一个训练伙伴,双方以警戒式对峙,进行直接由警戒式发起的攻击或防守的练习(图22—25)。

图22

图23

图24

图25

李小龙在他的武学笔记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截拳道的核心是什么?答:摆桩(警戒式)、步法、机动性、守中用中、协调性及其他。”

由此可见警戒式的重要性。确实,作为截拳道攻击和防御等一切变化的基础,警戒式将贯穿于整个训练实践中,对于截拳道者切实掌握并应用截拳道技术,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学习截拳道,首先必须正确、熟练地运用截拳道警戒式。可惜的是,大多数截拳道初学者总是忽视这种最基础的技术,并试图跳过它直接进行一些“高深”的练习;或者在训练中,随随便便地摆出不规范的警戒式;或者在完成每一次攻或守之后,不能及时恢复到警戒式,等等。这些“忽视”,最终会让他们在真正的实战中尝到苦果。毫无疑问,一个警戒式都做不好的修习者,将很难在截拳道方面取得高水平的发展。因为他们不知建屋先奠基的道理,总贪求更多或一些特别的技术,却不知真理、正道正蕴含在简单的动作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