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问题解决:如何让网课一以贯之?

问题解决:如何让网课一以贯之?

时间:2023-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问题型网课中,问题贯穿始终,将整个网课贯穿起来。那么,应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才能把握好全局,让网课一以贯之呢?“问题解决”,即寻求一条某一问题在既定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路径。发现问题,产生问题意识是问题解决的基础。归纳延伸监控与评估是问题解决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能确保问题的解决,取得合理有效的结果。最后,运用问题解决方法与策略解决一些真实性的问题,使课程受众实现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问题解决:如何让网课一以贯之?

问题,是问题型网课的核心所在。在问题型网课中,问题贯穿始终,将整个网课贯穿起来。问题的一个最为基本的作用就是“保持课程受众的注意力”,提醒课程受众“集中注意力,回到网课中来”。更为重要的是,讲授者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课程受众的思考,促使网课向更广的维度拓展。

那么,应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才能把握好全局,让网课一以贯之呢?如何利用问题将课程整体“串联”下来,更好地提升课堂质量?

“问题解决”,即寻求一条某一问题在既定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路径。“问题型网课”的课程是指针对学习目标设计问题或任务,或者让课程受众确定问题,将所要学习的概念、技能蕴含在所要解决的问题或任务之中,通过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之中,课程受众会发现有关的知识,发展相应的技能,问题型网课的程序一般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延伸这四大方面。

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发现问题,产生问题意识是问题解决的基础。在以问题为中心的网课的教学中,课程受众是学习、探究的主体,网课的讲授者应该尽可能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课程受众。课程受众很容易受年龄、知识和经验的限制,因趣生疑,因疑生奇,因奇生智。这就要求网课的讲授者从课程受众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情境,将教学目标分解为学习任务寓于情境中,为课程受众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营造好的情境,使课程受众通过体验情境产生问题意识,进而提出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如用旧知不能解决新问题,挑起矛盾,让课程受众产生问题;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如“分西瓜的故事”引入“分数的基本性质”;用实验现象,如在空气中燃烧的蜡烛用烧杯罩住后很快就会熄灭引入“空气的成分”;用启发性的问题,如《富饶的西沙群岛》提问西沙群岛在哪里,为什么说它是富饶的;用司空见惯的常见事例或者故事,如《圆的认识》中小动物骑车比赛时,产生问题“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用精心策划的小互动,如《让我们学会合作》中创设小组传球比赛,产生问题“怎样合作才能使球传得快”;等等。

分析问题

问题型网课中作为教学起点的问题,应该具备以下特征:首先,问题必须能引出所要讲授的内容的概念、原理等,并且问题应是开放的、真实的。其次,问题能激发课程受众的主动性,鼓励他们去探索学习。

因此,在课程受众产生问题意识后,网课的讲授者就应开始指导分析问题、筛选定义和内涵,并表征问题,给课程受众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给予课程受众思考或查阅书籍、讨论交流的“留白”,以使他们更好地产生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和思路。讲授者在进行适当的“留白”后,就可以进一步开展教学计划了。(www.xing528.com)

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问题型网课的关键环节,它是体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重要环节。课程受众利用各种学习用具、信息工具进行演算、实验、操作、查询等,对问题解决的方案合作协商、推理证明、验证假说,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经历问题解决的探索过程,寻求问题解决的策略。网课的讲授者则对课程受众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进行指导,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归纳延伸

监控与评估是问题解决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能确保问题的解决,取得合理有效的结果。教学中与之相应的环节是归纳延伸,指通过总结评价、归纳整理、拓展应用等对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真实的检查,从而使课程受众进一步加强对问题解决的真实意义的认识,强化问题解决的策略,并能举一反三运用获取的方法与策略解决相应的现实性问题。在这一环节,课程受众总结、归纳整理、反馈信息,对各组探讨结果进行评估,并运用获取的方法与策略完成一定的拓展练习,解决一些真实性问题,完成知识与方法的拓展迁移;网课的讲授者进行总结、评价任务完成情况,对课程受众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方法等各个要素采进行评价,设计一些相应的真实性问题供课程受众解决。

当然,问题型网课的课程结构还存在一些变式。例如,可以形成“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实践运用,拓展延伸”的展开模式。其中“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指针对教学内容,结合课程受众的生活实际、认知基础及心理特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由网课的讲授者提出一定的问题,而课程受众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或者通过一定的拓展性练习或解决一些真实问题强化问题解决的方案,归纳形成问题解决的策略。

再如,也可以形成“复习准备,唤起原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提出方案→验证方案,解决问题→举一反三,扩展运用”的问题型网课。首先,通过复习,唤起课程受众解决新问题所需要的原有知识基础、思维策略,为课程受众自主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做好准备。其次,从新、旧知识的契合点和课程受众现有发展水平出发,创设最近发展区,激起课程受众认知冲突,产生问题意识,提出问题,进而解题。再次,在课程受众提出问题后,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寻求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最后,运用问题解决方法与策略解决一些真实性的问题,使课程受众实现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番外

心理学家加涅认为让课程受众解决问题是最高层次的学习形式,他提倡课程受众在学习中形成初步的探索问题的意识,能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会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够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对于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立探究性学习,引导课程受众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