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课有妙招:内容潮如何开

网课有妙招:内容潮如何开

时间:2023-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之前说“破”的主要来源有三:课程、体系、手册。虽然相对于全新的开发,“破”是省时省力的,但无论哪一种破法,都需要考虑如何确保“破而不碎”。要做到“破而不碎”,破题、选题、开发三个环节各有关窍。从手册中破,与从体系中破正好相反,最大的难点在于找出常见场景与问题。不是所有“破”出来的题都适合开发成网课,必须选择匹配网课“简、短、用、新”特点的主题。

网课有妙招:内容潮如何开

之前说“破”的主要来源有三:课程、体系、手册。虽然相对于全新的开发,“破”是省时省力的,但无论哪一种破法,都需要考虑如何确保“破而不碎”。要做到“破而不碎”,破题、选题、开发三个环节各有关窍。

破题:素材分析、应用分析

破题环节。无论是课程、体系还是手册,都不是从目录直接切分那么简单的,而是需要重新考虑课程受众的细分,并根据学习者的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和实际场景进行划分。三种来源的破题方法都需要做素材分析和应用分析,侧重点根据实际情况各有不同。

从课程中破,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课程都适合“破”成网课。课程“破”为网课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综合考虑了受众特点和内容特点之后,将原有课程全面更改为网课进行学习;二是在基本保留原有课程的基础上,衍生出与之匹配的网课作为课前预习或者课后巩固的内容,与课程组合学习,一方面减少集中培训的时间,另一方面使学习与工作更紧密地结合;三是从原有课程中抽取部分内容开发成网课,给特定人群学习或解决特定的问题。

第一种情形相对简单,从原来的章节结构出发,明确每一学习点之间的关系和学习点与工作任务的关系,即可进入选题环节;第二种情形需要厘清学习任务之间的逻辑顺序,切出前置任务和后续任务,同时需要重新调整原有的课程,将切出的部分改为学习检查、分享或作业布置;第三种情形最复杂,需要根据新的学习需求重新定义内容,并从原有课程中选择素材。举例来说,某寿险公司为了让业务人员了解各种疾病理赔的相关知识,从而更好地服务客户,计划将原来理赔岗位的专业课程开发成网课供业务人员学习。由于学习者发生了变化,显然不能直接按照原来课程的逻辑切分成“××疾病基础知识”“××疾病的诊断与鉴别”“××疾病的受理方式”“××疾病的理赔”等,而要根据业务员在面对这类客户时遇到的常见问题,重新定义主题和学习内容。如“糖尿病带病投保会怎样处理”“高血压并发症如何理赔”“肝病如何确定程度级别从而判断是否有可能骗保”,等等。根据这些主题,再选择原有课程中的对应内容作为网课开发的素材。

从体系中破。最大的优势在于体系规划完成了应用分析的部分,逻辑结构比较缜密。尤其是学习地图、任职资格等体系,好的体系规划不仅对应了具体的岗位,而且划分出了不同的层级和任务。从这些任务可以切分出基于流程步骤或方法要点的网课主题,其劣势在于学习内容要点往往不够充分细致,有方向但缺乏干货,需要在开发环节进行补充。另一种常见的问题是,规划是从工作任务推演到分级分类的学习内容,但从中“破”出网课时,却需要反推出与学习内容对应的工作任务。这一点并不容易,尤其是一些初级的学习内容,可能找不到与之直接对应的工作任务。以招聘岗位为例,需要了解和掌握人才测评的基础知识,如人才素质构成、常见测评方法等,这些基础知识支撑了招聘中的选拔流程设计和实施等工作,但并非其中的每一个学习点都能直接对应到具体任务。这种问题有两招解法:一是回归学习体系规划,定义出适合用课程夯实基础的内容和适合用网课快学快用的内容;二是反思学习点与任务的逻辑关系,确定学习点对应的前置任务或问题。比如,“职业兴趣测评什么时候用”“心理测试效度有多高”等。

从手册中破,与从体系中破正好相反,最大的难点在于找出常见场景与问题。手册往往是内容的全覆盖,但正因其全,使用者找起所需内容时并不方便,而且大部分手册为了追求语言的规范性,可读性不强,所以,要从中“破”出网课,需要反过来从学习者的工作任务入手。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每家公司都有财务制度,对于财务人员来说,当然必须熟知基本内容和关键条款,但对于绝大多数其他岗位的人员来说,需掌握的与财务制度相关的内容无非是上报预算计划、申请相关费用和日常账务报销等。所以,应针对这些人员的任务和问题,确定与此有关的主题,如“预算制定方法”“费用审批注意事项”“差旅报销流程”“费用报销要求”等。

选题:标准判断、重要排序

选题环节。不是所有“破”出来的题都适合开发成网课,必须选择匹配网课“简、短、用、新”特点的主题。关键的判别标准在于:第一,“破”出来的题是否相对独立,能否独立支持课程受众完成一项现实工作中的任务或者解决一个实际场景下的问题,或者支持翻转课堂上的对应用途;第二,根据适宜的形式(现场面授网课、微信网课、互动网课、移动自学网课)确定对应的时长能否涵盖完成以上任务或解决对应问题必须学习的内容。符合这两点标准的主题,再根据重要性和使用频率进行优先度的排序,优先开发其中与绩效联结紧密、受众广泛、使用率高的网课。举例来说,华商基业的经典版权课程《4D课程开发》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课程,虽然从结构来看可以清晰地分成走进课程开发、需求分析、结构规划、内容开发、方法设计五大主体部分,其中,后面的四大主体部分每个部分又可分为三大步骤,看似可以拆分成一系列网课主题,但实际上这些主题并不都适合直接转化为网课。因为,课程开发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课程讲述者需要通过这四个部分引导课程受众一步步开发出最终的课程。

假设直接抽出结构规划中的列举要素环节,单独开发一门网课。试想一下,课程受众学完这门网课能做什么?能按照一定的方法列举出课程所涉及的要素,然后等待之后的网课的“下回分解”吗?这样的“连续剧”对于课程受众来说,不仅难以保持持久的注意力,还得不断重新回想之前已经渐渐模糊了的学习内容。因为,列举要素不是一个独立的工作任务,课程受众需要继续学习后面的内容才能完成完整的任务——开发课程。

那么,是不是这门课程不能“破”出网课、“选”出适合开发网课的主题来呢?其实不然,回归破题环节的课程受众细分之后,会发现:针对没有接触过课程开发的课程受众,《好课程长啥样》就是一门很好的入门网课;针对准备开发课程的课程受众,《两招教你备好粮草——课前调研方法》是一门合适的预备网课;针对有一定课程开发基础的课程受众,《像爱情表白一样说产品——产品介绍课程常见结构》则是一门解决问题的实用网课。(www.xing528.com)

这几门网课,对应不同课程受众的实际需求,帮助课程学习者解决一个问题或完成一项任务,如判断课程是否符合企业优质课程的标准、完成课程开发前的调研和准备、设计产品介绍课程的结构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中匹配当前需求的主题进行开发。

开发:审视内容、重整逻辑

开发环节。网课虽然体系较小、内容简约,但内容整合要求更加紧致精巧,并且引导课程受众完成学习循环的教学设计也不可缺失。即使是原来成型的课程,设计时也是按照大课的逻辑展开的,所以开发成网课时必须要重整,根据学习逻辑设计小而完整的教学过程,从开始的激发兴趣到最后的强化应用,在原来的课程小模块中不一定有,而从体系和手册中破出来的网课,更是在这一方面有着先天的不足,需要重新设计。

“破”,往往是由培训部门共同参与,而“立”,常常是由业务部门和业务专家直接进行开发。如何确保“立而不散”呢?网课因为有源自一线的“立”而生机勃勃,但来源不同的“立”也需要回归学习体系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让“立”出来的网课归于体系,通常有三种做法:其一,如果是在原来任务、业务、产品、流程基础上的变化或遇到的新问题,在“立”出网课之后,都可以回归原来的体系,作为原有体系的补充。比如传统打卡更新为APP打卡,新的方法指引网课仍然在原有“人力资源——考勤”的类别之下。其二,围绕一个新的任务、业务、产品、流程的主题,“立”出系列网课后,可以分析变化、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整合成为新的体系。比如通过微信网红团购产品的流程,可以从一次尝试开始,逐步“立”出产品选择、价格协商、让利谈判、跟踪推广等系列网课,从而形成体系。其三,如果是全新的任务、业务、产品、流程,由于积累和探索成果有限,刚开始可能无法形成体系,需要做好标签管理与定期积累、整理,一段时间后,再逐步形成体系。比如课程内容的管理,开始只是零碎的知识与经验心得,只要做好分类和标签管理,渐渐积累就会成型。

对于网课的“立”,平台管理者应该总体上秉持开放的态度,营造百家争鸣的氛围,同时在后台做好体系和类别的管理,一方面便于学习者搜寻和获取相关内容,另一方面也避免资源的重复开发。

总之,要想让网课“破而不碎”“立而不散”,不能简单地“五马分尸”“断章取义”,而是需要在破题、选题、开发三个环节围绕“破”做好文章,在原有体系中,在全新项目内,在发展运行中“立”好文章,真正地有利于网课的整体运行和有序发展。

番外

网课存在的根基是人们对于信息内容的本能渴求,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网课学习充电。网课要有“灵魂”,所讲解的内容一定要垂直于受众需求的主题,并且植根于这个主题给受众分享更多的干货,这样才会让受众有更多的收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