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优质网课:巧设情境,易理解

优质网课:巧设情境,易理解

时间:2023-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故事型的网课也只有合理设置情境才更加有利于吸收、理解,那么,应当如何设立情境呢?通过这三个生活化的场景设置,课程受众更易明白其中的道理。所谓“有效”,指情境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实效性,即情境安排科学、合理,不是为有情境而创设情境,要有实在的意义。

优质网课:巧设情境,易理解

心理学研究表明:大多数人在学习时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网课的设计也应该符合课程受众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又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网课中不断创设问题,讲述有情境的故事,引起课程受众的认识冲突,使他们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才能更好地保证网课的效果,增强关注度。

故事型的网课也只有合理设置情境才更加有利于吸收、理解,那么,应当如何设立情境呢?

创设音乐情境

音乐能启迪人的心灵,唤醒人的想象和联想,在网课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音乐来渲染情境,营造氛围;表达文本的艺术形象,调动课程受众的思想情感。例如,在学习具有震撼型、励志型的网课时,可以播放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一类的乐曲,使网课中所讲述故事的主人公在主要事件中所体现的坚持和顽强精神,与澎湃雄壮的音乐相呼应,使课程受众迅速进入网课的情境之中。代入感的增强能使网课传递的精神力量更加具象化。感受整个故事与网课中传递着的精神力量。

创设画面情境

在网课中,想要在故事中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铺展生动的故事情节,可以利用课程内容与画面的联系来呈现相应的情境,让课程内容更加具体形象。这对于“文科类”的网课的讲述,更加具有优势,例如,在讲述蒲松龄短篇小说《狼》时,就可以利用图片来预设画面情景。蒲松龄的短篇小说《狼》历来以文简意丰为人所称道,屠夫奋起杀狼的勇猛也深入人心,然而,为了能让课程受众更充分地认识到屠夫实际上是被逼迫杀狼的,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画四幅图画,请大家看屠夫杀狼四个阶段的心理变化和行动选择。第一幅:躲避恶狼。屠夫“晚归”“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夫初遇狼,大惊失色,拼命逃跑,想躲开恶狼。殊不知,这一跑正暴露了自己的软弱,此时的屠夫绝无“勇猛”可言。第二幅:想讨好恶狼。屠夫见躲避不成,便主动伸出友好的手——“投以骨”,希冀恶狼来个“投桃报李”,放过自己。岂料,“剩骨”正勾起狼的贪欲,两狼达成了共识,“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骨尽,则“并驱如故”。此时的屠夫想息事宁人,破财免灾,仍无“勇猛”可言。第三幅:想威吓恶狼。屠夫见形势危急,性命难保,便“弛担持刀”进行恐吓,可这骗不了狡猾的狼,狼自有办法:一“坐于前”,一“攻其后”。第四幅:决定刀劈恶狼。屠夫见躲避、讨好、威吓均不奏效。摆脱不了纠缠,与其坐而待毙,不如奋起抗争,拼死一搏,“暴起,以刀劈狼首”,又“自后断其股”,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狼“顷刻两毙”。原来狼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关键在于人有没有斗争的勇气。屠夫的心理和行为都是动态的、变化的,并非一开始就是“勇猛”的。从屠夫的身上也反映出人们对困难的四种态度:逃避、妥协、犹疑、斗争,作者“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人”的手法,这些在课程内容上不太容易反映出来的内容,通过在故事中预设图片情境的方式,立刻就能生动地展现出来,极大丰富了网课的思想内容,增强了表现力。

创设语言情境(www.xing528.com)

语言在传情达意、渲染情感方面具有巨大作用,采用巧妙的语言表达方式能够使课程受众快速打开心扉,也可以使他们迅速进入网课的氛围中。因此,网课的授课者可以绘声绘色将相关故事传说、人物逸事、历史背景或优美诗句讲述吟诵出来。例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节课,可以用讲评书的方式引入:“有这么一个人,他举止粗鲁,爱好喝酒,每饮必醉,横发酒疯;他又力大无穷,垂柳大树,拔来如捋草,挥起似无物;他还讲义气,缀行解官十数里,野猪林里一声断喝,救了林冲一条性命;他就是花和尚鲁智深。”这么一种情境化的表述方式,很容易使课程受众对这位人物十分好奇,也会更好奇此人物与这节网课内容的关系,自然会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创设生活情境

创设特定情境的目的,就是让课程受众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进入体验网课的境界。而生活情境是众多情境中最为常见、最为熟悉,也最容易引起“共鸣”的一种情境。因此在网课中,设计者要善于设计、创设某种生活情境,让课程受众在这种与生活彼此融合的情境中产生联想和情感共振,从而体验和领悟网课内容里只可意会的东西。例如,讲述《微生物的生长曲线》时,有一个“有关调整期的长短”的问题,可以设置这样一个生活场景。生物有相通之处。微生物像人一样,每到一个新环境,总有一定的调整期。比如每年开学季,不同的人到了新学校都会有点不适应。但性格开朗大方的同学往往调整期短点,而性格内向的同学却需要调整很长一段时间。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因为人体携带的菌种不同。接着,可以进一步讲述:“如果你们一到大学,发现校园里一花一木、一房一桥,竟然与中学校园很是相似,一去上课,竟然有位老师也长得很像你之前的老师。这样,你们的调整期自然也会缩短,这就是培养条件相同则调整期可以缩短的原因。”最后,还可以再设置一个场景,“如果去上大学的时候,新生报到时,惊喜地发现,我的同学几乎都上了同一所大学,如此你的调整期肯定会大大缩短,这就是因为接种量大的原因”。通过这三个生活化的场景设置,课程受众更易明白其中的道理。

当然,创设故事情境的方法很多,还可以利用广告、童话故事、电视剧电影、游戏、名人八卦等,这里不再一一列举。情境的创设贯穿于一堂网课的始终,其方法和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创设故事情境虽不是目的,但没有情境的故事创设,就很难激活课程受众的思维。因此,网课在设计时也必须精心创设故事情境,使之成为网课内容教学的润滑油、催化剂。

番外

何谓有效的教学情境呢?所谓“有效”,指情境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实效性,即情境安排科学、合理,不是为有情境而创设情境,要有实在的意义。有效的网课情境应当如增力剂一样,使课程受众身心愉悦且为之入迷,在听这样的网课时精神焕发,充满乐趣。一个好的网课的设计者应该像一个好的导演一样,在课程中创设有效的情境,促进教、学之间的“交流”,使课程受众在“乐”中发展自身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