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常见人格障碍与自我调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大学生常见人格障碍与自我调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时间:2023-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九)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应对方法1.解除自我中心观自我中心是自恋型人格的最主要特征,而人生中最为自我中心的阶段是婴儿时期。由此可见,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行为实际上退化到了婴儿期。因此,治疗自恋型人格障碍,必须了解那些婴儿化的行为。

大学生常见人格障碍与自我调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针对前文所述的十种大学生常见的人格障碍,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去分别克服,俗话说“对症下药”,我们可不能“吃错药”。

(一)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应对方法

第一,改善沟通,建立互信。猜疑和误解很多时候都是缘于沟通不畅,或是缺乏互信。加强沟通,遇事不要先生气、先怀疑,要尝试相信他人,减少猜疑和误解。

第二,自我分析,保持理智。经常分析和提醒自己,在怀疑他人或忌妒他人时,是不是自己的偏执心理在作怪。

第三,积极自我暗示。暗示自己别人不会为难自己,自己也要谦和待人。别人的看法也许是对的,自己也该多听听。

(二)分裂型人格障碍的应对方法

第一,走出孤独,与人交往。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有差异,相信他人能够理解自己,接纳自己。

第二,走出空想,幻想变成理想。幻想再美好也是一场空,如果能够在生活中为理想踏踏实实地努力,最后就能拥抱真真实实的美好。

第三,培养生活情趣。养一盆花、看一本书、做一些运动。培养一些爱好,最好能有几个“臭味相投”的朋友一起,才会知道幸福的滋味。

(三)冲动型人格障碍的应对方法

第一,培养自控,管住情绪。情绪犹如野马,理智就是缰绳。我们要握紧缰绳,否则野马就会把我们甩飞。

第二,积累阅历,开阔胸怀。多看书,多观察社会,我们才会知道冲动其实解决不了问题,真正解决问题的是合作、是妥协。要合作,就要放下仇恨,敞开胸怀。

第三,找个方式释放自己。年轻难免气盛,精力过多就会满溢。跑跑步、唱唱歌、去旅行,很多方法可以释放自己的能量,然后你会感到好轻松。

(四)强迫型人格障碍的应对方法

第一,相信再大的事天也不会塌下来。许多事情没有想象中的严重,就算被子没叠、手没洗,一时半会儿也没什么要紧,影响不大。就算自己偶尔有不好的念头,有就有吧,每个人的内心都很复杂,我也一样,没关系的。

第二,多做,少想,不后悔。自己计划好的事情,或做了的决定,就不要去更改、去怀疑,而要按计划去做,事后无论结果如何,也不要后悔,后悔没用。

第三,适度“放纵”。若什么事情都像条约一样,生活将会变得死板、没有情趣,适度的“放纵”,自己给自己松松绑,自由地呼吸,你能做到的。

(五)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应对方法

1.做人要有原则

没有原则的人就像脱轨的火车,是一场灾难,伤害别人,自己也跑不远。法律道德,这些都是必须遵守的原则,不容触犯。

2.尝试体验痛苦的感觉

自己不觉得自己做的事会给别人带去痛苦?那么让别人也那样对你做,体验一下痛苦的感觉。以便今后再想这样做的时候回味一下这种感觉。

3.放下仇恨,学会爱

人与人之间不只有仇恨,可以有关心和爱护。以怨报怨,伤害别人,自己也得不到幸福。以德报怨,世界会更美好。

(六)表演型人格障碍的应对方法

第一,自己的“表演”别人喜欢吗?自己总觉得自己的表现很好,很完美,很受别人欢迎,真的吗?问问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不要争辩,认真地听,好好反思。(www.xing528.com)

第二,做一个别人喜欢的人。做别人不喜欢的事情而得到关注,是自讨没趣,不如不做。控制自己的表现欲望,不要让它为所欲为,静下心来做自己的事,不要总是影响别人。

第三,恰当地发挥自己的表演才能。清楚什么时候能表演,什么时候不能表演。在舞台上,可以尽情发挥,相信大家会喜欢你。在生活中,活得真实自然,平平淡淡才是真。

(七)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应对方法

1.走出自卑,树立自信

人人都有缺点,不用因为自己有缺点而自卑,人人都有优点,找到自己的优点,树立自信。

2.学会交往,勇敢走出第一步

怕见别人?想躲起来?不行,人应学会交往。别人不会嘲笑你,同时会理解你。只要勇敢走出第一步,就能找到温暖的双手和微笑。

(八)依赖型人格障碍的应对方法

1.相信自己“我可以”“我能行”

自己的生命自己做主,你会活得更有力量、有自由。相信自己有能力做自己的事,别人告诉你不行,你不一定不行,相信自己,尽力尝试。

2.克服依赖思想

即使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们更应该做到。小朋友能自己收拾东西,我们要做得更多,自己做决定、自己承担责任、自己做计划、自己监督自己……

(九)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应对方法

1.解除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是自恋型人格的最主要特征,而人生中最为自我中心的阶段是婴儿时期。由此可见,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行为实际上退化到了婴儿期。因此,治疗自恋型人格障碍,必须了解那些婴儿化的行为。首先,可以通过罗列自己认为不讨人喜欢的人格特征和别人对自己的批评,来看看有多少婴儿期的成分。例如,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一旦不被注意便采用偏激的行为;喜欢指使别人;对别人的好东西垂涎欲滴,对别人的成功无比嫉妒等。然后,通过回忆自己的童年,会发现以上人格特点在童年便有其原型。例如,总是渴望父母的关注与赞美,每当父母忽视这一点时,便耍无赖、捣蛋或做一些异想天开的动作以吸引父母的注意;童年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是仆人;总想占有一切,别的小朋友有的,自己也想有。当明白了自己的行为是童年幼稚行为的翻版后,以下的内容可能会有益。①我将努力工作,以取得成绩来吸引别人的关注与赞美;②我不再是孩子,许多事都要自己动手去做;③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好东西,我要争取我应得到的,但不忌妒别人应得的。同时,还可以请一位和自己亲近的人作为监督者,一旦出现自我中心的行为,便给予警告和提示,督促自己及时改正。通过这些努力,自我中心观会慢慢消除。

2.学会爱别人

对于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来讲,光抛弃自我中心观念还不够,还必须学会去爱别人。生活中最简单的爱的行为便是关心别人,尤其是当别人需要你帮助的时候。朋友生病后及时送上一份问候,朋友会真诚地感激 你;当别人在经济上有困难时,你力所能及地解囊相助,自然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只要在生活中多一份对他人的爱心,自恋症便会减轻。

(十)多重人格障碍的应对方法

第一,通过宣泄,把主体人格“诱导回来”,让其对原先无法接受的愤怒、不满、冲动等承担责任,并用更具有建设性的办法处理它们。因诱导主体人格的过程也是发泄后继人格的过程,由此置于二者之间的隔墙便会自动解体,二者的交流得以实现。

第二,人格分裂者最害怕的问题是记忆碎片,也就是遗传基因产生的紊乱会扰乱脑部,使记忆遗失。分裂出的每个人格对原先人格的记忆、性格都有一定了解,如果分离人格遗失前者记忆,患者有可能被另一人格完全占据。

第三,鼓励各分离的人格之间的内部交流,因为这种内部交流有助于“拆除”置于主体人格和后继人格之间的隔墙。

第四,分离人格的产生有些是因为未能满足正常的需要,对此应考虑需要的功能,不能轻率处置。

第五,对于人格分裂者,融情治疗应当可以治愈。融情治疗为善意欺骗与诱导宣泄,并制造物象,如人格分裂者总是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忆在潜意识中,治疗这么多的人格,可用象形的物品。

第六,饮食疗法,清淡可口为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