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音乐听觉形成心理过程及音乐思维

音乐听觉形成心理过程及音乐思维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音乐听觉形成的心理过程音乐听觉的形成如同其他心理活动一样要经历感知、记忆、思维三个过程。音乐思维在分析作品、认识作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是思维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音乐听觉形成心理过程及音乐思维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听觉是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的五种感觉之一,是仅次于视觉的重要感觉。听觉作为重要的人体感觉器官,在学习、认识、理解和接受音乐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功能与作用。

1.音乐听觉形成的心理过程

音乐听觉的形成如同其他心理活动一样要经历感知、记忆、思维三个过程。

(1)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合称。感觉是指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人脑信息加工而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为知觉和其他更复杂的认识阶段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始材料。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综合把握,是人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直接反映。知觉具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的特征,它是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心理活动。音乐知觉主要是对音乐作品整体的感受能力,从整体上感受、体验音乐中的各要素,是认识事物的感性阶段。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二者在体验音乐作品的过程中通常是共同发挥作用。这是音乐听觉的感知阶段,是音乐感觉与知觉相结合的进一步深入和深刻。

(2)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感知的东西通过大脑加以保持,在需要时能够迅速而准确地复现出来。记忆是经验的获得、保存于恢复应用,是认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重要的心理活动。

由于音乐是通过特殊音响传播和通过听觉感知的艺术门类,因此音乐中的记忆主要是听觉记忆,是指过去积累的音乐经验在大脑中的反映,也是一种音乐心理活动过程。

在音乐听觉过程中因为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具有转瞬即逝的特点,因此音乐记忆要经历一个反复感知、保持、再认或重现三个过程,它是音乐意象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音乐形象存在、内部听觉形成的基础。音乐记忆是从事音乐实践活动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形成音乐才能的先决条件。(www.xing528.com)

(3)思维:不同于直接反映客观事物的感觉和知觉,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它对感知的东西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并运用概念进行比较、判断和推理,凭借自己的知识对事物和现象做出推断并寻求问题解决途径的过程。人们通过感知只能把握事物的个别属性,事物的整体及其外部联系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及其规律的把握,必须依靠“思维”这一高级的认知活动。

音乐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根据乐谱上的符号,来认识、理解作品,把乐谱上静态的符号转化为富有艺术内容的音乐音响。音乐思维在分析作品、认识作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音乐听觉在钢琴演奏中认知心理活动的过程

钢琴是一种键盘乐器,在键盘乐器家族中,所有的乐器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键盘。但是它们的发声方式却有着微妙的不同,如钢琴是属于击弦打击乐器类,用键拉动琴槌以敲打琴弦,琴弦振动发出声音。

音乐听觉在钢琴演奏中认知心理活动的过程为:(1)琴弦振动发出声音;(2)空气传播振动至耳膜;(3)耳膜末梢的感觉器官将振动的刺激信号传达到大脑的听觉神经;(4)大脑对信号进行分析辨认;(5)大脑把分析结果传达下去(改变或保持触键踩踏等的方式);(6)保留一部分效果共下面的听辨参照。其中,前三个过程就是音乐感知过程,后三个过程就是思维、记忆的过程。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音乐意象基本形成,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音乐听觉进一步发展产生了音乐想象。“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经过感知的客观事物在脑中再现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是思维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根据图样、图解、符号记录等,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符合或模仿的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可见构成想象的材料均来自记忆表象(意象),想象是记忆表象的进一步加工。想象作为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能力,它的创造是极大的。

综上所述,音乐听觉在经历感知、记忆、思维的认知过程后,通过人的特殊心理能力——想象,得到进一步完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